撰文/江泓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古风词人方文山先生一首《青花瓷》,让中华陶瓷的这种烧制工艺品变得再次生动。而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瓷器作品之中,青花瓷绝对是巅峰之作,它将瓷器的制作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不知道你观察过没有,其实我们常见的青花瓷器上的青花是“蓝色”的,看似“清新”的风格背后蕴藏着大学问。

为什么青花是蓝色的?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其制作工序繁琐,工艺严格。青花瓷给人最深刻的视觉感受就是那一抹透亮纯色的蓝,蓝色是青花瓷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到底青花瓷上的蓝色是怎么来的呢?其中的秘密就在绘画中使用的青料上。

青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钴,其在高温烘烤之下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变成蓝色。其实青料的成分不仅有氧化钴,还有氧化锰、氧化铁等。青料中钴的含量越高,颜色越蓝,锰的含量高则蓝色中就会泛出红色或紫色,铁含量高则发黑。同一种青料表现出来的颜色也受烧制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颜色发黑,温度过低颜色发绿,只有刚刚好的温度才能烧出色泽最正的青花瓷。

除了青料本身的特征,影响色泽的因素还有许多,比如胎骨、釉、画功等:胎骨其实就是瓷胎,其颜色、质地和硬度都会影响颜色的呈现;釉就是釉料,以透明、均匀、黏稠度适中为最佳;画功则是绘画工匠的技艺了,只有在瓷胎表面均匀绘出图案才能烧出漂亮的青花,否则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

青花瓷器是怎么烧制出来的?

青花瓷烧制工艺中最关键的有三步:制胎——上釉——烧制。

第一步:制胎胎以瓷石和高岭土为原料,将两者粉碎、淘洗、去杂质之后制成极为细致的白色泥块,将其放在转轮上,随着轮子快速旋转,泥块便在工匠的手中变成千变万化的外形,这一步称为制坯。

工匠在用传统技法制坯

第二步:上釉外形完成的胎在晾干之后,画工就可以用青料在瓷胎上绘出花鸟鱼虫、神仙名人等各种图案,然后再进行上釉处理,工匠会采用不同的手法将白色透明的釉料均匀地涂抹在胎体内外。

画工在瓷胎表面绘制图案

第三步:烧制经过前面一系列的加工,瓷胎就可以放入窑内进行烧制,此时窑炉内的温度要保持在1300℃左右。在一次性烧制之后,精美的青花瓷就诞生了。

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先祖们智慧的结晶,其优雅多变的造型、精美绝伦的色泽是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正是因为瓷器的存在,中国与这类器物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正是“瓷器”的意思。

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

加入“知力中小学生科学群”

青少年科普内容与活动、粉丝福利!

在这里抢先获得!

少年科学粉每日一题

上线啦!

知力君根据科普文章的主题和中小学生的学业拓展,形成每日一题,帮助青少年课内课外有效结合!

结合本期的这篇科普文章,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初中历史】知识点。

点击“阅读原文”赶紧参与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