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先混个大学出来,总拿农民工和大学生互掐,满足了谁的虚荣心

(当您打开这篇文章时,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网络里,姚志芸坚持正能量的写作,或许微不足道,但您的关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编的全部动力。)

文/姚志芸

耻笑大学生,成了现在的一种常态,因为大学生毕业不分配工作,推向了市场,更为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就是工资太低,收入也徘徊在3000元左右。很大程度上,大学生的工资低于农民工。

于是,很多人跳出来鄙视大学生,说不如农民工,不如技校毕业的,学历不如能力……

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自己更加迷茫,不读书吧,可能干什么?读了书吧,又能干什么?当所有人对大学生质疑的同时,北上广的大企业招人,绝对211院校优先,绝对能力和学历并行。国家的公务员考试,除了零星的大专学历,一律本科起步,研究生博士生随后。为什么?道理小编不说,大家心知肚明。

多少农民工的家庭,一心鼓励孩子读大学,没什么都不能没文化

婷婷谈恋爱时遇见了一个男孩,家里条件不错人也很帅,婷婷却不想交往了。后来才知道,第一次见面那男孩子就说,他没读书的人,像熊猫一样稀有,相了三次亲遇见的都是大学生,反正一样要生孩子,难道女大学生就可以不当妻子不生孩子?婷婷说,大学生是用来被嘲笑的,女大学生更是被贴标签的,但这些并不代表她也是,她可以拒绝。

后来婷婷努力考上了公务员,她说虽然公务员工资少,但对于一个女孩子的意义非凡,她至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在小县城过日子,也可以好好生活。

网友说,

农民工干的活大学生不会去做,大学生干的活农民工也不会做。大学生参加工作月挣三千块钱,以后有加薪空间并且工作有连续性。而农民工月薪三千块钱,基本就这些了而且工作没有连续性,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欠薪被骗家常便饭。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上怎么比较?

的确,劳动最光荣,自古以来,有体力劳动,就有脑力劳动,哪来那么多的行业歧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只是一行,人人都不可能当状元。虽然近几年国家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文凭的含金量越来越不如以前。

多少农民工的家庭,一心鼓励孩子读大学,没什么都不能没文化

但并不能说明读书无用,更不能代表大学生不如农民工,不如技校生。

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小时候妈妈教导我如果不努力学习,长大了只能去掏大粪,于是我努力学习了十几年,终于成为了一名胃肠外科医生,现在隔三差五就要在手术台上掏大粪。

有人说这只证明了一个真理:掏大粪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学习努力与否没有关系。可这的的确确是悖论,可悲的是,很多人认可这样子的悖论。因为看起来心里舒服,你外科医生只是掏粪工。谁都不会去想,掏粪工和外科医生的不同,一个体力,一个体力加脑力加技术。如果还有人说他们的工作性质差不多,小编要说的是,没有一个人在真正需要开刀动手术时,去找掏粪工,这就是区别。

大学除了911,285院校,还有三本,还有3+2本科,大专,高职,技校。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叫大学生,稀里糊涂的称呼,让所有人稀里糊涂的成了大学生。如今,国家积极推进职业技术教育,考上真正的大学会越来越难,更多的人将来会通过学技术进入社会。

多少农民工的家庭,一心鼓励孩子读大学,没什么都不能没文化

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轻视,总是源源不断,说大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真不如民工。小编只想说,现在的孩子,普遍娇生惯养,哪个家庭舍得孩子用肩挑,用手提?多少农民工的家庭,一心鼓励孩子读大学,没什么都不能没文化,不能当个睁眼的瞎子。

问问过来人,都会说多读书明理明智。

多读书,学历高是好事,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更加离不开大学生。一栋高楼建筑,需要农民工去盖,更需要有人去设计。万丈高楼,平地起,离开了谁都是白扯。所以不要拿着大学生和农民工互掐,更满足不了任何人的虚荣心。

谁没有年轻过?不妨给年轻人一些宽容,用一种坦荡理性看待。农民工的子女亲朋好友里,谁家能没有一个大学生?不是仇人,何必非要站在对立面?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理其家足矣。

看官,您说呢?

多少农民工的家庭,一心鼓励孩子读大学,没什么都不能没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