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千里跃进贺兰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国际风云变幻,随着“珍宝岛事件”的发生,使本来已经紧张的中苏关系更加恶化,苏联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部署71个陆军师,3340架飞机,800多艘舰艇,总兵力达一百多万,不时地挑起事端,企图侵略中国,我三北地区边界吃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血肉之躯筑长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块石头支起锅,山坡挖坑当作窝,干粮蘸着盐水吃,铁锤钢钎奏凯歌”——这就是构筑贺兰山“地下长城”宏伟工程的真实写照。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孙玉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状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贺兰山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部是数百里的腾格里沙漠,北部是毛乌素大沙漠,并与蒙古国相邻,东北与阴山、狼山互为犄角,是历代中央政权经略西北的重要依托,史称“关中之屏障,河陇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600多年前,明代大学士金幼孜,随永乐皇帝西征残元蒙古贵族军队,进入宁夏境内后,勒马青铜峡谷,仰望巍巍贺兰,由衷赞叹道:“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断峰迤逦烟云阔,古塞微茫紫翠连。”《北征贺兰》这首诗虽然没有岳飞《满江红》那样振聋发聩,名扬四海,但依然可以感受到贺兰山的雄浑气势。古人云:“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贺兰山脉山势雄伟,她与昆仑携手,她与长城比肩。她是祖国的钢铁臂膀,神州的牢固防线。她雄踞北国御敌寇,一道屏障卫中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千里跃进贺兰山\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国际风云变幻,随着“珍宝岛事件”的发生,使本来已经紧张的中苏关系更加恶化,苏联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部署71个陆军师,3340架飞机,800多艘舰艇,总兵力达一百多万,不时地挑起事端,企图侵略中国,我三北地区边界吃紧。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要加强战备,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全军进入了战备状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在战略上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1969年9月25日中央军委命令,兰州军区骑兵第2师(欠7团)与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2团合编为陆军第20师。甘肃省军区独立步兵第2团改编为步兵第58团,骑兵第2师所辖第4、5、6团依次改编为步兵第59团、第60团、炮兵团。骑2师直属警卫连、喷火连、通信连、工兵连等分别改扩编为陆军第20师直属单位。师部及所属各团分别由甘肃、青海移防宁夏贺兰山一线地区。整编移防从10月开始,至11月底基本完成。全师13000多官兵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告别了心爱的战马和美丽的甘青草原,千里挺进贺兰山。58团进入宁夏石嘴山市的清水沟地区,59团开赴贺兰山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宗别立地区,60团进入四十一号地区,炮兵团进入呼鲁斯太地区,师部进入八号泉地区。担负起坚守贺兰山的神圣使命。头顶边关月,情系天下安,开始了戍国守边的艰苦岁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铁血劲旅戍贺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初到贺兰山,环境艰苦,生活艰难,任务艰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滴水贵如油,风吹沙石跑。”广大官兵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卫国之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没有水,化冰雪;没有菜,盐水泡馍馍;没有电,油灯照明。积极改变生存环境,创造坚守贺兰山的条件。他们在荒沙戈壁上,搭建帐篷,扎下营盘,战风沙斗严寒,呕心沥血锻造雄师劲旅;居深山守戈壁,无怨无悔,砥砺大国长剑。部队在进行繁重的国防施工、教育训练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自己动手建造房屋,没有砖瓦自己造,没有石灰自己烧,终于在山沟里、沙滩上建起了漂亮的营房和篮球场、影剧院、剧乐部等文化体育设施。正是:“守贺兰,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保祖国,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字里行间渗透着贺兰山卫士卫国戍边的豪迈与乐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一首兵歌中唱的那样:当兵苦,当兵乐,当兵的日子是首歌,歌中有你也有我。苦随笑声去,劲从乐中来。这就是我们军人豪迈的歌!在那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十分匮乏的年代,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部队的文化体育十分简陋单调。十天半个月,官兵才能在荒山野地看到耳熟能详的“老三战”电影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是当时的真实写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艰苦奋斗搞营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部队进山,首先要解决的是住房问题。1970年一开春,百分之六十的部队打坑道、战备执勤,百分之四十的部队搞营建。营房建设上级给的钱很少,礼堂标准最高,每平方米36元,库房每平米25元,办公用房和连队宿舍每平方16元,计算下来,连钢材、水泥、木料的钱都不够。团里决定,各营宿舍建半地窝子或窑洞,这些都不用钢筋水泥,木材用的也很少;礼堂、库房、机关办公用房,团直属连队宿舍建砖瓦房,以平衡经费,营建所需的砖自己制,石料自己打,白灰自己烧,沙子自己挖,没有机械人拉肩扛,营建官兵热情高,决心大,自觉地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高潮,一个连队一个星期建两栋房子的奇迹出现了。有两个连队两个多月建了28栋房子,一排排营房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山脚下,一座座美丽的营院展现在世人面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血肉之躯筑长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块石头支起锅,山坡挖坑当作窝,干粮蘸着盐水吃,铁锤钢钎奏凯歌”——这就是构筑贺兰山“地下长城”宏伟工程的真实写照。1970年底,部队进驻贺兰山后,军区党委要求,要把贺兰山建成能打、能藏、能生活、能机动的坚固阵地,同时要立足于长期坚守、打大仗、打恶仗、打现代核战争。全师投入29个连队,开始大规模的国防施工。特别是进山初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战天斗地,没有机械手工干,没有经验虚心学。全师仅有的几台空压机,只能保证重点工地使用,官兵不等不靠,用钢钎铁锤向大山开战。贺兰山地质结构复杂,断层和风化石较多,坑道掘进过程中,随时有塌方的危险,特别是排哑炮,更是险上加险,干部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轻伤坚持作业,重伤不下火线,石子镐磨秃了,自己建炉锻打,架子车坏了,自己维修,后来有了机械打眼,但出渣仍然是手推车。为了赶进度,洞内放炮,浓烟石尘未散,战士们就冲进去出渣,许多人虎口震裂,手磨出了血泡,还有不少人积劳成疾,因工致残,有的还得了吸肺病,但是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官兵们以苦为荣,实践着“活着干在贺兰山,死了埋在贺兰山”的豪言壮语。干部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青春年华,加速了贺兰山区建设,在贺兰山下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仅20师从1970年到1978年,先后投入了108个连队,苦战八年,打出了数万米的坑道,胜利完成了国防施工任务。守备阵地形成了以坑道暗道永备工事为骨干,以野战工事和障碍物相结合的打坦克环形防御阵地。按照物质储备标准,完成了全师主副食库、弹药库、被装库、油料库和35天备用水的建设任务。部队在长达20多年的建山守山斗争中,数以万计的官兵无私奉献,献出了青春年华;几百名官兵积劳成疾受伤致残;近百名官兵血流疆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贺兰山下练精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贺兰深处藏精兵,精兵打仗靠锤炼。从1979年开始,部队在贺兰山深处掀起了大练兵的热潮,干部战士依托阵地,夏练三伏不怕热,冬练三九不怕寒。炮、装、工、通、化,多兵种合成练,走、打、吃、住、藏,多科目精细练。以“三打三防”(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科目反复练。把部队打造成一支精锐之师,威武之师。干部战士扎实的基础训练和规模宏大、旨在实战的军事演习,在贺兰山腹地持续了20年。1982年6月,部队在贺兰山深处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坚固阵地防御演习,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贺兰山地区反突击战役演习正式开始。只见蓝军导弹、炮弹排山倒海般的向我方阵地袭来,我军依托构筑的坚固阵地和反坦克网状阵地,有效地保存了兵力,并在前沿阵地展开做好抗击敌人进攻的各项准备。突然,蓝军炮火密集成一线,象一面墙一样向我方推来,以火力破坏我设障地带,为蓝军主力突击开辟通道。此时,我集团军大口径火炮分队在压制敌火力的同时,打击、摧毁敌破障工兵分队。我工兵分队采用爆破法快速开辟反坦克战壕,用火箭布雷车补设雷区。在我炮火和雷区的打击下,敌破障分队的部分坦克被击中,剩余坦克、装甲车转向我右翼阵地进攻。我守备分队依托以暗道为骨干的网状阵地,利用82无后坐力炮、40火箭筒、反坦克手雷、炸药包等和敌坦克展开近距离搏杀。我航空兵、火箭兵对突入我阵地之敌实施密集火力突击。我集团军预备队在数面战旗的指引下,兵分多路,从坚固阵地掩体中一跃而出,直扑龟缩之敌,军号声、枪炮声、爆炸声连成一片。再现了“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的古战场雄风,展示了守卫将士“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的战斗风采。充分展现了官兵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打不垮拖不烂的坚强意志,得到了总参首长和兰州军区首长的高度赞誉。演习结束后,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题词:“奇男志戍边,卫国勇当先,强敌敢侵犯,埋葬贺兰山”。军区首长萧华称赞部队为“塞上骏马”、“贺兰雄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整编谱新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建设一直处于“盘马弯弓箭不发”的临战准备状态。历史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和平力量也日益增长,我军由应对全面战争转变为应对局部战争,军队建设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我军裁军100万,陆军20师及贺兰山驻军(包括独立师、62师)在经历20多年的建山守山后,从我军的战斗序列中消失了。这是一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立体震荡”,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手术”。贺兰山的全体官兵面对这场空前的精简整编,自觉服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舍小家为国家,服从中央军委的决定,含泪告别军营,告别战友。在即将离开贺兰山的前夕,广大指战员站好最后一班岗,他们把亲手建造的营房堵上门窗,防止风沙侵蚀,把用血汗筑就得坑道、野战工事进行了伪装,为的是在“若有战、召必回”的战斗中再立新功。许多战友顾不上整理回家的行装,而是来到八号泉烈士陵园,在埋葬战友的土地上,敬上最后一个军礼,默默道别。有的战友在离开军营前,他们不是购买第二故乡的土特产带回家乡,而是到他们曾经的战壕里、菜地旁,包上贺兰山的一捧沙,装进行囊,让贺兰山的土融入到家乡那希望的田野上。如今,他们又踏着新时代的节拍,积极投身到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用青春和生命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书写新的辉煌。\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18672155027097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