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朱卓君,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各位老师、各位校长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学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想甘阳教授刚才提出的问题,毫无疑问,中学跟大学之间的差异首先表现在人的成长阶段上,孩子就是孩子,大人就是大人。孩子在青春期期间差异也是很大的,高中生与大学生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地区差异也是存在的。天一中学在太湖边,跟人大附中是有很大差异的。例如,包括师资力量在内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等。比如一个高中生学习生活在江苏,来北京上学,能不能有效地做好准备,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地区之间的差异。\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bf0923c2b4d458a9a0a0407ca8e2c73\"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08\" alt=\"朱卓君:人才培养中学重心在育人,大学重心在成才\"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人才培养:中学重心在育人,大学重心在成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但是中学的重要任务是在人,大学的重要任务是在才。但在培养之前,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发现自己,家长发现孩子,老师发现学生。物理定理是不会自己跑出来的,孩子的个性和特长也是不会自己跑出来的,这就需要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找到了学生的亮点,由此激发他的潜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学和大学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校精神,或者说,学校有没有鲜明的教育的理念。大学的鲜明的教育理念会深刻影响我们的孩子。每年,差不多有50位大学博导、教授到天一中学做“名人课堂”讲座,当然,我们还有校友课堂、家长课堂。我经常会问教授们一个问题,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像我问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教授,他说是“梦想”;北京大学许智宏院士说“表达与沟通”;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表示是“领导力”;多伦多大学则表示更为关注“独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学校不但要有鲜明的学校精神,这种学校精神更要对学生产生影响力。曾经听说,有些孩子在北大上了三年,连入门的“门”都没找到。我们听了很揪心。天一中学有一个学生叫吴呈杰,高中的时候参加了北大的夏令营,深刻地感受到了北大的氛围,志向考北大。他很想做新闻记者,但考了省理科第一名以后,记者们都劝他不要做记者,穷、忙,写稿子还受到限制。但是在大学两年后他反思了自己的内心所向,说理科好靠的是功夫,文科好靠的是天赋,因此,他在北大光华学院的同时,还兼报了新闻专业的相关课程。本科毕业时,他在决定当记者之后,给父母打了电话,他说我30岁之前不会结婚,因为我要当记者,没钱。他现在很高兴地在当记者,我看到他写的一篇文章,虽然啃着馒头喝着矿泉水,但精神上很满足,我觉得天一就应该培养这样的学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 “三高合作”:从“备考”到“备用”,从“招分”到“招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大学在引领着中学,大学教授应该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关注什么?用天一中学的话来讲叫“三高合作”。这个“三高”不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而是“高中”跟“高校院所”合作,“高中”跟“高新企业”的合作,“高中”跟“高中”之间的合作。既有高中跟高中之间的横向合作,也有跟大学之间的纵向衔接,也有跟高新企业社会的联系,还要做到贯通融合。现在要做从“招分”到“招人”的改变,所以我们找到了七个衔接点,通过这七个衔接点来贯通。江苏进行了很多先行性探索,例如课程基地、前瞻性项目、品格提升工程、学科发展创新中心等内涵建设项目。天一中学首批加入了相关项目,并建设了18个跨学科研究中心,从“备考”转向了“备用”。因为对于学生,他最终学到的、运用的东西都是综合性的。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通过“天一科学院”等社团形式,开展跨学科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学生通过“三高合作”的方式获取丰富资源。另外,我们通过跟踪发现,参加相关科技社团的学生,在大学专业选择时,大概有80%的孩子选择的专业跟他参加科技项目关注的领域具有高度相关性。所以,在高中阶段我们寻找孩子的触角在哪里,这就意味着在培养方式上我们有太多工作要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机制上,招生应该给大学自主权,但是我们现在好多东西没有了,比如大学选修课程。其实,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选几门至十几门不等。天一有位孩子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以后,由于大学先修学分等机制,四年后,以工程产品设计学士和CS硕士学位毕业于斯坦福。这说明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苦于没有机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我们要为提升教师做点工作。我们中学老师三四十年一天到晚在学校里做题目,你们(大学教授)做题目是做不过我们的(笑),所以要让他们放开眼界,再进大学,给他们更多的灵活机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学生要刻苦,但是不能痛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学校30多年,做了18年的学校管理,经历了江苏五次高考改革,我是这样认为的:学生要刻苦,但是不能痛苦,否则孩子是走不远的。刻苦与痛苦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兴趣导向的、自主的、主动的学习,一个是受控制的、被动的学习。所以,建议我们国家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规范,我们要理直气壮,不能偷偷摸摸培养创新人才,很多国家对此专门进行了立法。因此,在条件成熟时,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们也应该研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28414768244377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