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岁哥哥捐干细胞救患白血病的7岁妹妹

9月25日下午2点,医生刚为9岁的张锦文取下针头,他就迫不及待要去看望7岁妹妹张思雨。由于张锦文股动脉处安有管子,导致走路疼痛,他的父亲高文军借来轮椅把他推到移植仓外,张锦文隔着玻璃向住在移植仓内的妹妹挥手,妹妹看到哥哥,也轻轻地挥手回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5日,是哥哥张锦文捐献造血干细胞给妹妹张思雨日子。上午9点50分,张锦文在父亲的陪伴下走进四川省人民医院22楼血液科采集室,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从其血液中分离出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随后,这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输给了妹妹,以此挽救其生命。

妹妹进移植仓前,哥哥背着妹妹,想办法逗妹妹开心。

一家人在省医院病房里的合影。

正在采集张锦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时的镜头。

9月25日下午,采集够造血干细胞后,哥哥马上到移植窗外,看望住在仓内的妹妹。

7岁妹妹查出患白血病

张锦文、张思雨兄妹俩,家住芦山县清仁乡同盟村家兴组。

为了尽快归还地震后重建房屋时向银行贷的8万元建房款,张锦文、张思雨的父母高文军、文春蓉,高文军做小本生意,从雅安市区康藏路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到芦山乡镇集市场销售,赚取少数差价,文春蓉在成都务工,兄妹俩在家读书,由爷爷奶奶看管。

去年12月底的一天,张思雨出现发烧、无力、不想吃饭等症状,爷爷奶奶以为患上感冒,将其带到当地卫竽院治疗,几天后情况有所好转,张思雨返校读书,可几天后病情再次复发,带孩子到县医院做了化验。一查,白细胞很高,医生建议去市医院,在市医院,医生看了血检报告,叫送成都大医院诊治……这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不敢耽搁的他们,于今年1月12日来到省人民医院,在这里确诊为确诊患有急性早前T淋巴细胞白血病。瞬间,一家人感觉“天塌了”一样,震惊、恐惧犹如黑雾笼罩着这个家庭。

欠银行的修房款尚未归还,高昂的治疗费从哪里来?但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不能不救……无措与震惊之后是理智,痛苦只会化作更坚定的力量与决心,夫妇俩四处借钱,张思雨得以住院治疗。

然而祸不单行,第一次化疗刚开始,张思雨便患上阑尾炎,高烧持续不退,不仅中止化疗,还多次下病危通知,如果不及时做阑尾手术,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孩子生命难保,如果手术,面临出血难止的风险,面对生与死的风险,张思雨的父母同意一搏,决定为其做阑尾手术,最终,坚强勇敢的张思雨从死亡魔爪中逃了出来。

好心人帮助得以治疗

高文军说,他和妻子一直在努力挣钱,本想辛苦几年把欠款还上,再打拼几年装修房子,却因生意难做,赚钱少,2人的收入除去家庭开支,所剩无几,每年只能归还银行利息,女儿突然生病,只能靠借钱治疗。

“女儿很坚强,我们真的舍不得放手。”高文军说,医生在为她做阑尾手术时,估计孩子挺不过这一关。手术前,一家人抱头痛哭,张思雨不仅没有哭,她还为父母和哥哥擦眼泪。张思雨对大家说,她不怕痛,她受得了,等病好了她还要回家读书……张思雨成功挺过了手术关,进入化疗期间,张思雨也表现得异常坚强,即便身体不舒服,有人在她身边时,她从不表现出来;每当看到医生护士,她总是笑脸相迎,总是叔叔阿姨喊个不停,就像开心果一样逗人喜爱,这么懂事、听话的孩子,他们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为其治疗。

每天,高文军、文春蓉夫妇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为借钱为女儿化疗。高文军感慨,要不是好心人的帮助,女儿的病根本治不起——张思雨患病后,当地党委政府、民政部门也给予帮助;家乡父老乡亲和亲戚朋友伸出援手,先后给了2万多元;爱心志愿者到医院看望后,将他们一家的情况发到网络爱心平台上求助,先后在“轻松筹”上筹得9万多元善款,还得到小天使基金的帮助……爱心汇聚,孩子得以继续治疗。截至目前,除新农合报销外,他们已举债20余万元。

9岁哥哥捐干细胞救妹妹

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移植造血干细胞。

经过大半年的化疗,张思雨的病情不断好转,医生建议今年10月进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在张思雨患病没多久,高文军、文春蓉夫妇便先后与女儿进行配型,却因有其他病情均不符合要求,怎么办?他们想到9岁的儿子张锦文,却又担心儿子岁数小,会不会影响其正常发育,经过多方咨询后,打消了顾虑。

只有移植造血干细胞才能救张思雨的事传到张锦文耳朵里,开学前,他主动打电话给父母,表示要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治疗妹妹的病。随后,张锦文到医院进行配型,结果,经过配型,兄妹完全相合,这不仅使得张思雨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也意味着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出现的排异更低。

“其实,哥哥一直牵挂着妹妹的病情。”高文军说,张锦文属留守儿童,每个月有100元补助金,他一分钱都舍不得用,全部拿出来给妹妹治病,每次到医院看望妹妹,他都会掉眼泪,给妹妹加油鼓劲,他还像男子汉一样,叫父母在医院照顾好妹妹,他在家照顾爷爷奶奶。

开学前,张锦文请假前往成都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妹妹。

“爸爸,如果打针痛的时候,我能不能哭?”

“能哭,但不能乱动!”这是采集造血干细胞前父子俩的对话。高文军说,9月25日上午,医生在张锦文静脉上扎针头时,他难忍疼痛哼了几声,泪水也滚出眼眶,但他却一点都没动。

9月26日,记者连线高文军,他欣喜地说,昨天下午哥哥的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输到妹妹体内后,今天精神状态好了许多,饭量也增加了。面对病情好转的女儿,高文军很担心,因为接下来的后续治疗费用还没有着落。他希望有更多好心人给予帮助,如果有老板能提前预支工资给予帮助,等娃娃出院后,他就到这位老板处打工抵账。如有好心人愿意给予帮助,请与高文军联系。

电话:18283514797。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彭加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