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不止一个人在宣告纸质书籍的式微、文学的终结、小说的衰亡。语言符号在更加直观的多媒体与信息量极大的网络面前陷入窘境了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获取信息的便捷化与舒适化,究竟是在发展我们的精神能力还是相反呢?听听“好声音”,看看肥皂剧,果真能代替反复默诵与咀嚼、温习消化那些花朵般、金子般、火焰般、匕首与针刺般的言语、章节与名篇巨著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所说的信息,究竟只是一个数量的概念呢,还是具有深度与品质的追求?视听信息能取代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那是不可能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语言学家与生理学家都已经判定,没有发达的语言系统,是不可能有深刻缜密的思想的。恰恰是语言符号,激活思维与想象能力,取得融会贯通,最大限度地调动精神资源,能够发展、延伸、突破已有的知识见解。\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S6X0EN2MMl9wD\" img_width=\"700\" img_height=\"466\" alt=\"别让手机肤浅的浏览,毁了你本该深度的阅读\"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英谚云: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不能失去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文化是存在的根基与理由,有这种文化,就有这种凝聚力,就有追求与生活方式,就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爱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人们日益以触屏浏览取代苦读攻读的今天,我们还有没有深度的与认真的阅读呢?仅仅浏览,是视觉与听觉的瞬间刺激,容易停留在相对浅薄破碎的层面上。在急于求成的社会氛围中,已经出现了一批万事通、万事晓、不查核、不分辨、不概括、不回溯、无推敲斟酌、绝无任何解析能力更无创意的平面信息性能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的能人有的还一身戾气,出口成脏。他们的出现,对于中华民族“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深处意气平”的传统,是一个灾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多的人以为只要有手机,就能知道哪个名人的家庭成员犯了事,还有哪样食品吃死了人。当然也知道了哪个人成了世界第一的舞蹈明星,还有哪个五岁的孩子出版了他或她的第一本诗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vlGc4EVPorO\"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60\" alt=\"别让手机肤浅的浏览,毁了你本该深度的阅读\"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甚至越来越多的人没有认真读过、只不过是看了一眼视听节目,觉得一般乃至乏味,便大大败坏了对于经典作品的观感与胃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自己呢,不能忘记九岁时候到“民众教育馆”借阅雨果《悲惨世界》的情景:我沉浸在以德报怨的主教对冉阿让的灵魂冲击里,我相信着,人们本来应该有多么好,而我们硬是把自己做坏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能忘记十来岁时我对于《大学》《孝经》《唐诗三百首》《苏辛词》等的狂热阅读与高声朗读背诵,那也是一种体验:人可以变得更雅训,道理可以变成人格,规范可以变成尊严与骄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能忘记十一二岁时从地下党员那里借来的华岗著《社会发展史纲》、艾思奇著《大众哲学》,新知书店的社会科学丛书如杜民著《论社会主义革命》、黄炎培的《延安归来》和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那是盗来的火种,那是真理之树上的禁果,那是吹开雾霾的强风,读了这些书,像是吃饱添了力气,像是冲浪登上了波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能忘记十八九岁时对于中外文学经典的沉潜:鲁迅使我严峻,巴金使我燃烧,托尔斯泰使我赞美,巴尔扎克使我警悚,歌德使我敬佩,契诃夫使我温柔忧郁,法捷耶夫使我敬仰感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QvlGwI9geFQR\" img_width=\"552\" img_height=\"383\" alt=\"别让手机肤浅的浏览,毁了你本该深度的阅读\"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而在艰难的时刻,是狄更斯陪伴了我,使我知道人必须经受风雨雷电、惊涛骇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读书使我充实,阅读使我开阔,阅读使我成长,阅读使我聪明而且坚强,阅读使我绝处逢生,阅读使我在困惑中保持快乐地前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干脆说,离开了阅读,只有浏览与便捷舒适的扫描,以微博代替书籍,以段子代替文章,以传播技巧代替真才实学,以吹嘘表演代替讲解探讨,将会逐渐造成精神懒惰。使人们惯于平面地、肤浅地接受数量巨大、品质低下、包含了大量垃圾赝品毒素的所谓信息,丧失研读能力、切磋能力、求真求深的使命与勇气,以致连掂量追究的习惯也不见了,苦思冥想的能力与乐趣也没有了,连智力游戏的空间也龟缩到屏幕前的一角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想强调:坚持阅读,受益无穷。在触屏时代,不要做网络的奴隶。(作者 王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责任编辑 王姗姗 刘珩\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T52s45BC9IVGF\" img_width=\"750\" img_height=\"350\" alt=\"别让手机肤浅的浏览,毁了你本该深度的阅读\" inline=\"0\"\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34701386953575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