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郭台铭,脑海中立刻就会浮现“富士康”“苹果”“代工厂”等字眼,好像郭台铭“富士康”“苹果”已经是一体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富士康与美国苹果公司的合作究竟是多么的密切。因此,当近年苹果公司因为市场销量不好而减少富士康的订单的时候,人们不可避免的会为富士康担忧,甚至对其“代工厂”的运营方式也产生了质疑。

新形势下,郭台铭老策略还能否再续富士康辉煌?

郭台铭,195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祖籍山西晋城,著名的台湾企业家,也是台湾的首富。少年时期家境贫穷,被人看不起,是经常被人欺负的外乡人。或许正是这种艰难的处境,造就了他自立,自强的性格。

1966年,16岁的郭台铭考入了中华海事专科学校,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服完兵役之后,与朋友一起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也就是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主要生产塑料产品。

创立之初的鸿海集团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他的朋友第二年就正式的退出了。只剩他一人还在坚持着,企业刚开始生产的是当年刚刚兴起的黑白电视的旋钮。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努力,1977年,企业终于盈利了,此后公司一路平稳发展。

新形势下,郭台铭老策略还能否再续富士康辉煌?

大陆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性接触之后,鉴于大陆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人民政府制定的惠台政策,台湾企业纷纷迁入大陆,“台商”这个词也正式诞生了。那时的深圳随处可见“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这也与他自己一直坚持的理念相合,他本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十三四个小时以上。

1988年,郭台铭将企业迁往了深圳,并创立了深圳富士康精密厂,主要生产电脑配件。得益于前期积累的成熟模具技术优势,以及优越的政策环境,富士康充分发挥自己成熟的生产工艺优势,使富士康的业务迅速的铺展开来,其产品的高品质也被广泛认可,从此,富士康的发展势头一发不可收拾。在廊坊区建立了手机零部件工厂,在武汉光谷建立了生产光通信部件的工厂,在昆山建立了生产显示器的工厂等,逐渐建立起了遍及南北的工业园区。

1995年,郭台铭签订了与戴尔的合作协议,这是戴尔首次进入大陆市场。同一时期他也正式的结缘了苹果集团。随后,富士康开始了爆炸式的发展。企业规模持续扩张,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截至到2010年,仅大型厂区就有十余家,小型的更是数量庞大,“代工大王”的名号随之而起。

新形势下,郭台铭老策略还能否再续富士康辉煌?

在注重各地工厂高度分工走专业化道路的同时,郭台铭还特别重视人际关系的拓展与维护。最典型的代表事件就是2014年,郭台铭出席第二届晋商大会并致辞。在会上郑重表示鸿海集团将会向山西投入至少50亿的资金。正是因为郭台铭的这些生产和营销上的策略,才使富士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几十年来大体上顺风顺水。

今年随着苹果订单减少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加之几年前跳楼事件的余波,致使社会上产生了一些唱衰郭台铭的言词。再赶上全国性去产能大势的影响,一些学者抹黑郭台铭,抹黑“代工厂”。

新形势下,郭台铭老策略还能否再续富士康辉煌?

对于这种情形,笔者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客观的看待郭台铭所处的境遇。苹果订单的减少,固然会导致富士康的产能开工不足,但也不能因此就果断的认为富士康不行了。其实有很多路郭台铭可以选,一是可以开发自己的品牌,这样还能发挥自己的产能优势;或者走智能化生产道路,这样还能减少员工体能的消耗,这一点从郭台铭近几年的活动可以看出他已经在做了。再有就是开发新的客户,据传最近一两年,富士康已经开始生产华为的手机了,整体还算平稳的平息了苹果减少订单后带来的波动。除了这些之外,最好再提高一下员工待遇。

而对于一些学者的所谓完全去工业化,笔者比较赞同法学,经济学专家温铁军的观点,“工业化永远是国家的基石,没有工业化就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鉴于此,笔者真心希望郭台铭能够保住富士康的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完成产业的升级改造。当然这只是笔者自己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