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美丽乡村 改善人居环境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是生态山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态幸福感的重要方法。为此,我省各个县市均在此上下了大功夫,希望能有效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9月下旬,记者来到吕梁市中阳县,对该县的人居环境整治进行了采访。

猛药去沉疴 铁腕治理脏、乱、差

  中阳县是吕梁山上的一个山区小县,原属贫困县,2017年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全县国土面积1441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辖5镇2乡,100个村居委。“城乡环境治理曾经是一个难题,一直没有能有效解决。”中阳县住建局局长高志伟对记者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换届以来,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突破传统、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路,积极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实施了“环境大清理、秩序大整治”,解决了中阳县长久以来存在的环境方面的顽疾。“为切实改善城区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部署了以‘清扫干净、摆放整齐、形成常态’为主题的环境大清理、秩序大整治工作和环境保护、城乡卫生、交通秩序‘三大整治’,用铁腕治理城乡的脏、乱、差现象,向不文明开战。”高志伟表示,大整治时,县委书记、政府县长多次走街串巷调查研究,书记亲自研究方案、亲自部署督查,县长全力给予人、财、物支持,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全县干部大会动员,显示了县委、县政府彻底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的决心和意志。在工作中,坚持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营造浓郁氛围。通过正面引导,反面曝光,从小事做起,形成全社会参与宣教的工作氛围。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应改必改,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在大整治期间,中阳县各个单位和部门共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印发门前三包责任书2350份,电视曝光卫生问题26起。清理乱摆乱放720余起,清除小广告4620处,整治车辆乱停乱放350余起,新建公厕3处,硬化道路5600平方米。出动劳力1.7万人次、大型机械384台次,清理陈年垃圾1.5万方,平整河道83公里。取缔土小乱污企业18户,查处环境信访案件28起,处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8213起。“县委、县政府铁腕整治,不仅改善了中阳县城乡生态文明的面貌,更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高志伟表示,每月的第二个星期二被确定为集中清理整治日后,全县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小区居民和商家店铺都主动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同时,还出台了中阳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卫生责任区制度、“门前三包”责任制等一整套长效机制。目前,整治效果初步显现,城区店外摊点基本绝迹,卫生保洁程度明显提高,车辆行驶相对畅通快捷,沿川空气水体质量大为改观,居民普遍反映良好。
  除此以外,中阳县还计划实施若干重大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正在启动中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阳县南川河滨水生态走廊建设、中阳县城区道路网管综合改造提升项目三个PPP项目。中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分别为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垃圾处理体系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中阳县南川河滨水生态走廊由“一河一路两山”和配套污水处理厂组成。中阳县城区道路网管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滨河西路和凤城大街、北环路节点改造工程、滨河路南延工程和中阳广场及地库工程。项目已纳入省财政厅PPP项目库,并由财政部公开发布。

政府购买服务 城乡环卫一体化

  市容环境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中阳县作为山区县市容环卫工作任务重,管理难,传统环卫工作机制已无法跟进城市发展的需要,改革环卫工作机制显得十分紧迫,为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新突破,中阳县引入市场竞争,以政府付费购买服务的形式完成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一举解决农村环卫保洁三个老大难问题。一是明确了由中标公司负责村庄公共区域的环卫保洁和农村生活垃圾(包含零星建筑垃圾)收集清运,解决了环卫保洁延伸不到村的问题。二是与环卫公司签约明确了乡村环卫保洁作业要求和服务质量标准,对保洁结果实行月度百分制考核,并按考核得分支付服务费用,倒逼保洁公司提高保洁质量和管理水平,解决了乡村保洁质量差的问题。三是进一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和运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将服务标准指标化,目标考核制度化,确保政府和市场长期良性互动,确保改革成果全民共享,确保城乡环境卫生有质的提高,解决了环卫保洁制度缺失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 城乡环境大提升

  “中阳县委、县政府紧跟党中央的脚步,投资1.8亿元,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城乡环境提升行动。”高志伟表示,中阳将以3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为重点,在全县所有100个村居委陆续铺开陈年垃圾清理、残垣断壁修缮、家庭院落整洁、臭水沟渠治理、破损道路修补、院墙住房粉刷、重要节点景观打造、村名标识制作、墙面彩绘、绿化量化等工作,村容村貌大幅提高。
  为做好此项工作,中阳县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针对村庄整治行动,印发了《中阳县城乡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关于城乡环境提升行动村庄整治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阳县城乡环境提升行动村庄整治指导单价》,组织编制了《中阳县城乡环境提升行动村庄整治文件汇编》,现已下发至各乡镇及所有质量监督员提供参考规范。”高志伟表示,中阳县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专业,科学有效的工作体制。从八月初开始建立了由县级领导包片、住建局领导班子包乡镇、股长包村庄的工作体制和住建局监管、乡镇组织协调、村委具体实施的实施办法。完成了一批有特色、有风格、有文化内涵的项目。
  住建局包村人员配合设计院到乡镇各村庄进行实地走访、摸底考察,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和各乡镇村委共同研究确定了整治项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既侧重体现了晋西民居建筑特点和中阳剪纸文化的元素,又做到了利用现状,依托现有资源进行整治,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投资,高质量完成了各乡镇整体规划设计。”高志伟表示为保证乡村整治工作质量,在现有包村干部巡察的基础上,又聘请21位城乡环境整治质量监督员,按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对村庄环境整治范围内所有项目进行工程质量监管、进度监管和隐蔽工程签证、工程计量、验收等工作。确保了整治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全程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乡村整治顺利推进。“就拿我们的特色小镇金罗镇来举例说明吧。”高志伟告诉记者,县政府出台了“特色小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水峪、道棠、益家村、朱家店等四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重点建设,现已完成了部分基础设施配套和各村整体风貌打造。对镇区内建筑立面、挡墙、河道进行统一着色,并对公路沿线林带全部涂白,做到镇区垃圾“日产日清”。水峪村九曲黄河阵已建好,镇区主街道箱式宣传牌及文化宣传墙全部实施完成,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发扬。并完成了金罗-港里、金罗-岔上3公里道路建设工程;投资1200万元的尧峪-郝家畔-沟底-西合村西循环窄路加宽、提质改造工程完工。水峪村正在借助朝阳寺等10座庙宇的文化优势,与后沟水库形成垂钓、休闲、采摘为一体的旅游优势,重点发展实施村民俗文化+农家乐旅游带。
  “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阳县的城乡生态建设一定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符合生态环保发展理念的优质样板,为生态山西建设助力。”高志伟最后总结道。

赵全磊 赵玉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