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上塑造最成功的鬼子是谁?——松井!相信所有人都会这样说,可以说这个角色是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的所有帝国主义分子的代表。

可算遇到汉奸了,心中甚为欢喜

汉奸在鬼子口中的代号都是畜生,看回应速度他们还挺开心

明知故问呀!遇到硬茬了!

这就是松井的扮演者 方化

方化

1994年,《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方化的最后一部片子,他在其中演了老军人。他是姜文的偶像,姜文说见着他就紧张,拍摄之初,有的演员跟姜文要价22万元,他却分文不取,然而可惜的是没等片子正式上映就因病去世了。方化在病危的时候,拒绝使用好药,而且谁也说服不了他;他曾多次在昏迷中醒来将针头拔掉,理由只有一个:“我不行了,不要再浪费国家的钱……”这就是一个老艺术家在弥留之际,留给我们最后的精神财富。

那个年代最火的反派人物 鬼子的工兵头 “杜边”

他回头啦

他终于回头了

我很快乐

做傻事我是有经验的

我不快乐

渡边的扮演者 隋鸿祺,1934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48年,他14岁时参军,在山东军区文工团工作,演的第一个角色是在秧歌剧中扮演地主,从那时起,扮演了许多反派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小就没演过好人”。

令人尊敬的老人家,在生活中也充满了喜感

地雷战里的中野

我本将心向明月

偷偷摸摸地看,我们小时候那啥.......

喝个酒也这么多戏

看的东西有点出乎意料

演员是董元夫,可惜这位老艺术家公开的资料几乎没有,我们只能从他的艺术作品中慢慢去回味。

8年抗战给我们带来的是无以复加的伤痛,而我们的人民却从未在恐惧中倒下,这些反派形象的塑造,正是从侧面反映出人民那种对帝国主义的藐视,

人民的铮铮铁骨

在艺术加工上,用一种看似调侃的手法描绘了一个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的铁蹄的态度,正应了毛主席的一段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感谢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给我们几代人灌输了一个巍峨屹立的价值观:“你可恨、可憎、但并不可怕,你可以逞一时之强,但终归要倒在我的脚下”

中华民族的大树岂是蝼蚁可撼!

硬汉不分男女 “我看你汉奸一眼就算我输”

最后再来一个彩蛋

视频加载中...

还有哪些角色是大家难以忘怀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