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黑焰文化传播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电影场景设计制作

包揽70%国产电影的概念设计、参与制作的电影总票房已超百亿元……位于武侯区西部智谷C区6栋的成都黑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牛气的文化企业,这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集影视概念设计培训与影视美术制作为一体的影视公司。

参与70%的国产电影概念设计

影视概念设计师,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新颖的职业。他们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负责什么工作、起到什么作用呢?设想一下,一部电影以未来为主题进行拍摄,那么未来的世界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里就需要影视概念设计师出马了。

“简单来说,比如说未来的、科幻的电影,有一幕吃饭的场景,那么这个空间应该是什么色调?人们穿什么衣服?那时候吃的东西跟现在一样吗?” 黑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资深讲师王云南表示,这一系列充满想象的问题都是影视概念设计师要去想象并且设计出来的。

“除了制作一些未来题材的电影,古代题材也很常见,这就需要去学习相关的史学资料,包括还原当时的建筑、街道、配色等。”王云南说,主要是这类题材需要更多的想象力,需要足够的想法把它表现出来。所以,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这个新兴的职业迸发出无限的前景。

一个项目的制作过程会耗时多久?“快的话,一两个月,慢的话三年都有。”王云南说,他们目前进行的项目,有一个筹备期是三年。

“算起来,国内70%的国产电影概念设计工作都是我们做的。”作为入行最早的重量级人物,企业创始人薛树柏的团队和学生们参与的这些影视剧,随便挑几个,便是国产中的大热门、口碑剧、IP剧,例如,《烈日灼心》《盗墓笔记》《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武媚娘传奇》《花千骨》《欢乐颂》《海上牧云记》……参与制作的电影总票房已超百亿元。

选择在成都进行影视人才培训

在北京、上海和横店,影视概念设计师已经不是陌生的职业,但黑焰文化选择在成都进行影视人才培训则让人好奇。

黑焰文化培训学校校长王珏这样解释落户理由,“近些年成都特别是武侯区的影视产业发展非常迅猛,成都不缺人才,缺一个平台和载体,所以我们选择了这里,希望通过黑焰和政府的重视、支持,让成都从一个在这个行业稍微落后的地位迅速发展赶上排在前面的城市,能够去输出自己的文化。”除此之外,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很多现成的历史大IP可以进行打造,三国文化和金沙文化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据了解,目前成都黑焰主要以影视美术教育为主,致力于建立由教学到项目的良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系统培训,将艺术与商业接轨,至今已为中国美术行业输送上千名人才,在目前中国的影视美术概念设计行业中,70%以上为黑焰学子。公司落户西部智谷的新办公区共有四个教室,一次可培训数百名学生。目前,在西部智谷的培训学校,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各个地区的学员。“我们希望能够孵化和培训更多的四川本地的人才,同时也让更多人才回流,把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留在四川、留在成都。” 蒲振韬 本报记者 粟新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链接

武侯今年新增国际M空间等孵化器3家

据武侯区双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参与载体建设,强化载体“市场主导”属性,先后引进“国际企业加速器—武侯新经济创新中心”“武侯区新经济产业加速平台”“中关村西部文创中心”等一批国内知名载体落地武侯;正在积极引进“天象互动—武侯区数字娱乐双创园区”“基维斯国际科技加速平台”等国内外知名载体项目,“磨子桥”周边产业层级得到进一步提升。

探索实施创新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完成创新企业库的构建,瞄准了一批发展速度快、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快速发展企业,正在积极研究配套相关政策,构建多层级、分阶段、递进式的培育扶持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准瞪羚企业,为武侯区新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多点支撑格局逐步夯实。鼓励各街道、社区利用自身特色优势资源、结合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的内生需求打造创新创业“基地”,今年新增国际M空间等孵化器3家、新入选市级科技苗圃2家,全区已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43家,载体面积达4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该区共有国家级载体9家、省级载体5家、市级载体10家,汇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3500余人,在孵企业+项目合计超过1500个。

原标题:这家成都文化传播公司:参与70%的国产电影概念设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