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贾平凹曾说:“给母亲写文章是不能轻易动笔的,它不得有一点假,不得有一点夸张和矫情。”季羡林、胡适、老舍、史铁生、莫言、贾平凹、邹韬奋、严歌苓、肖复兴、梁晓声、何江都曾用挚诚的笔触写过自己的母亲,以亲身经历讲述母亲对其人生的影响。自10月8日起,每天十分钟,央视《读书》连续呈现母爱的力量。

01

我的农民母亲

△虚拟演播室

李潘分享贾平凹的《写给母亲》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生于陕西棣花镇,代表作有《废都》《秦腔》等。

【我的农民母亲】

△贾平凹的母亲周小娥

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选自贾平凹的《写给母亲》

02

我后来的母亲

△ 虚拟演播室

李潘分享肖复兴的《我后来的母亲》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1947年,成长于北京。代表作品:《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等。

【我后来的母亲】

△肖复兴的继母

爸爸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姐姐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我偷偷打量她:缠着小脚,没有我妈漂亮、个高,而且年龄显得也大。现在算一算,那一年,她已经49岁。她有两个闺女,老大已经出嫁,小的带在身边,一起住进了我们拥挤的家。

在我的印象中,她进我家一直很少说话,像个扎嘴的葫芦。出出进进大院,对街坊总是和和气气,从不对街坊们投来的芒刺般好奇或挑剔的目光表示任何不快。“唉!后娘呀……”隐隐听到街坊们传来的感叹,我心里系着沉沉的石头。我真恨爸爸,为什么非要给我和弟弟找一个后娘来!

——选自肖复兴的《我的父亲母亲》

△虚拟演播室

李潘分享肖复兴的《我的父亲母亲》

继母去世是在1989年的8月,那年底42岁的肖复兴为母亲写下了长达两万字的文章《母亲》。电话采访肖先生时,已经70岁的肖复兴说,母亲离去28年来,还会常常梦到她,往事仍然清晰。

一个人回忆母亲,就是不断回头看地上的脚印,才能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一个好孩子是善于吸收母爱的孩子。

03

我为母亲写作

△虚拟演播室

李潘分享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史铁生,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一个坚强的母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幼年史铁生和母亲

母亲陪我一起去劳动局申请……那是什么申请呀,简直就像去赔礼道歉,一进门母亲先就满脸堆笑,战战兢兢,然后不管抓住一个什么人,就把她的儿子介绍一遍,保证说这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其实仍可胜任很多工作。那些人自然是满口官腔,母亲跑了前院跑后院,从这屋被支使到那屋。我那时年轻气盛,没那么多好听的话献给他们。最后出来一位负责同志,有理有据地给了我们回答:“慢慢再等一等吧,全须儿全尾儿的我们这还分配不过来呢!”此后我不再去找他们了。再也不去了。但是母亲,直到她去世之前还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儿跑……

△ 虚拟演播室

张宏分享史铁生笔下的母亲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史铁生获奖时刻

在一次与朋友的聊天中,史铁生惊讶地意识到,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很大比重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是母亲使他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04

我那留守的母亲

△ 虚拟演播室

李潘分享季羡林的《怀念母亲》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虚拟演播室

主播崔志刚分享季羡林笔下的母亲

我由小学而初中,而初中而高中,由高中而到北京来上大学,在长达八年的过程中,我由一个混混沌沌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青年人,知识增加了一些,对人生了解得也多了不少。对母亲当然仍然是不断想念的。但在暗中饮泣的次数少了,想的是一些切切实实的问题和办法。我梦想,再过两年,我大学一毕业,由于出身一个名牌大学,抢一只饭碗是不成问题的。到了那时候,自己手头有了钱,我将首先把母亲迎至济南。她才四十来岁,今后享福的日子多着哩。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选自季羡林的《怀念母亲》

△季羡林

求学十四年,季羡林总共回老家三次,每次只在母亲身边呆几天。最长八年没回去看母亲。幼年离家,到济南、到北京、到德国求学……从游子长成为学问大家,这荣耀的学术光环背后有多少对母亲的亏欠与怀念。

05

母亲希望我“莫言”

△虚拟演播室

李潘分享莫言笔下的母亲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蛙》等。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心存善良,多做好事,

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莫言的父母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 莫言母亲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 虚拟演播室

崔志刚分享莫言的“心中之最”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选自莫言的《讲故事的人》

06

母亲的气量

△青年胡适

胡适,安徽绩溪人,20世界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领袖。

【我的严师 我的慈母】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

冯顺弟,17岁嫁给47岁的胡传做第三任妻子,23岁就做了一个有许多成年儿女的大家庭的家长。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甚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是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时,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是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她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真是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选自胡适的《我的母亲》

△李潘分享胡适笔下的母亲

多年后胡适写道: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我。如果说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得感谢我的慈母。

07

爱得笨拙而真透的母亲

△严歌苓与母亲

严歌苓,华人作家,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是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代表作品:《陆犯焉识》《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赴宴者》《扶桑》《穗子物语》《天浴》《寄居者》《金陵十三钗》等等。

【母亲与小鱼】

十八岁的母亲,眼睛骄傲天真,却是有了一个人。这人就是我的父亲。一天,在抄得工整的书稿中,夹了一张小纸签:“我要嫁给你!”她就真的嫁给了他。

我还是个小小姑娘时,发现母亲爱父亲爱得像个小姑娘,胆怯,又有点拙劣。她无时无刻不从父亲那里邀来注重、认同。她大声朗读普希金,把泡在阅读中的父亲惊得全身一紧,抬头去找这个声音,然后在厌烦和压制的矛盾中,对她一笑。

她拿这一笑去维持后来的几天、几年,抑或半辈子的生活,维持那些没有钱,也没有尊严的日子。

一天,哥哥收到爸爸一封信,从北京寄来的。他对我说:“是写给我们俩的,完了,他要和妈妈离婚了。”他说,他一天也没有真正爱过妈妈。这点我们早就看出来了。而这个呕心沥血爱了大半辈子的妈妈呢?

△严歌苓与父亲

父亲再婚后很幸福。妈妈见我就问:“她会做菜吧?”我当然明白“她”指谁,我说:“做得很好。爸爸也戒烟了……”她赶紧垂下头走开,不敢再听。

临回北京,我见她又把那竹凳搬到厨房,还是一堆小鱼儿。她已经架起老花眼镜来做这桩事了。我将一篓子烘熟的小鱼捎到爸爸那里。正是高朋满座的时候,满桌是继母的国宴手艺。我对爸爸使了个眼色,将他熟识的竹篓搁在了一边。他瞪了它一会儿,似乎也愁苦了一会儿。

这天父亲醉倒,当着七八个客人的面,突然叫了几声母亲的名字。客人都问被叫的这个名字是谁,我自然吞声。继母美丽的眼睛里,全是理解……全是理解……

——选自严歌苓的《母亲与小鱼》

△李潘分享严歌苓笔下的母亲

严歌苓说:“母亲对爱的态度已经渗透到了她的生活里。因为无论在爱情中如何被辜负,也要找一个自己真正爱的人,做爱的给予者,而不是爱的接受体。也许这就是母亲活在我身上的部分吧。”

08

一位欣赏孩子读书的母亲

△何江在哈佛演讲

何江,是首位登上哈佛大学毕业演讲台的中国人。2017年,何江又入选了福布斯全球30位30岁以下的医疗健康领域青年俊杰,获得世界顶尖智库阿斯彭研究院学者荣誉。

【织渔网的母亲】

△何江的母亲

我们家太穷了。父亲靠打鱼,母亲靠织渔网维持生计。

母亲织网的时候有个小目标:不论她织的是什么网,她都希望每天能织出一万个网眼。不同类型的渔网,做工、耗时都不同,但全是以网眼数来算工钱的。织出一万个网眼大概能赚四块钱左右。

在最忙的日子里,她的动作变得机械化,以至能在黑暗中以同等的速度织网。父亲说,有时候半夜醒来,他仍会看到熟睡的母亲不停地晃动着手,好像在打结织网。

母亲喜欢读书,任何写有文字的东西,她都看得津津有味:村里杂货店里裹东西的报纸,药瓶上的说明书,老黄历……她都喜欢读。

或许是因为自己没有机会上学,母亲才会特别喜欢看两个儿子读书的模样。放学回家,我和弟弟便会在母亲面前朗诵当天学的课文。她坐在我们旁边,手里一边织着渔网,一边静静地听我们朗诵,听得入神了,便朝我们这边看一看。等到我们读完了,她会倒上一杯茶水,递过来,对我们说:“儿子啊,你们嗓子干了,喝点水,再读些课文给我听。反正蜡烛还有很多,你们也不困。”

就这样,我和弟弟的许多个童年夜晚,都是在母亲这样的渴望和要求下度过的。我常常想,在那些漫长的夜晚里,母亲打了多少渔网结?又燃尽了多少根蜡烛呢?

——选自何江《 走出自己的天空 》

△李潘分享何江笔下的母亲

09

苦苦守候儿子的母亲

△写作中的老舍

老舍,本名舒庆春(1899年-1966年),字舍予,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

【有母亲的人心是安定的】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当我由师范学校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一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李潘分享老舍笔下的母亲

老舍说,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是安定的。

10

最温暖的母亲

△邹韬奋

邹韬奋(1895.11.5—1944.7.24),我国近代著名记者和出版家。《生活周刊》主编,三联书店创始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韬奋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2009 年邹韬奋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最温暖的母亲】

△李潘分享邹韬奋笔下的母亲

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选自邹韬奋《我的母亲》

11

母亲守护我的精神故乡

△李潘分享梁晓声的《母亲》

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生于哈尔滨,在北大荒当过知青,以知青文学代表作《雪城》《年轮》《今夜有暴风雪》蜚声文坛。

【维护儿子“特权”的母亲】

当年小人书便宜,厚的三毛几一本,薄的才一毛几一本。母亲从不反对我买小人书。我还经常去租小人书。在电影院门口、公园里、火车站。有一次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年轻的警察,没收了我全部的小人书。说我影响了站内秩序。

我一回到家就嚎啕大哭。我用头撞墙。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我觉得我破产了。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我绝望得不想活,想死。我那种可怜的样子,使母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还我的小人书。

——选自梁晓声的《母亲》

△ 李潘分享《母亲》

后来,面对老母亲收藏破烂的习惯。梁晓声说:“我必庄重。对于我的母亲所做的这一切似乎没有意义的事情,我必庄重。我认为那是母亲的一种权利,一种特权。我必服从。我必虔诚。”

一个家庭,无论是贫是富,母亲的爱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读书

《名人笔下的母亲》

播出时间:10月8日至10月18日 11:53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田楚韵 宋瑞云 曹晶晶(实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