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1937年淞沪会战中日寇炮兵部队的照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的炮兵虽然跟欧美比起来比较菜,但是在中国战场上他们的炮兵却是一个王牌。我们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战役不管结果谁输谁赢,在人员伤亡的结果上总是中国人牺牲的更多。这个很大原因就是日寇炮兵以及飞机战舰的轰炸造成的。

(1937年8月20日,淞沪会战,进攻的日军炮兵。)

在抗日战争初期,也就是在1937年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之中,由于抗日军队大部分部队武器装备都不如日本人,所以只能采取人海战术,但是人多在现代战场上的作用并不明显,反而增加了敌人的战果。因为我军把很多士兵密集部署到战场上,所以日寇在火力压制时,他们的每发炮弹一旦落到我军阵地上,那就是会造成大批量的伤亡。

(1937年8月25日,淞沪会战,日军的炮兵阵地。)

老兵看到很多史料中有这样一个说法,意思很多抗日军人到了战场上,连日寇在哪里都不知道,就被其飞机大炮给炸死了。

(1937年9月1日,淞沪会战,朝吴淞炮台逼近的日军炮兵部队。)

这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当然,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也有大炮,但是在数量和威力上跟日本人的是没有办法比的。据史料记载,日寇当年参战炮兵部队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各师团的直属炮兵,还有一个炮兵旅团另加两个独立野战炮兵联队。

(1937年9月6日,淞沪会战,进攻上海宝山的日军炮兵部队。)

在淞沪战场上日寇的第11师团山炮部队就是用九四式75毫米山炮向抗日军队轰击的。在8月30日罗店战斗最激烈时,日寇用山炮向抗日军队后方进行火力压制,抗日军队被炸得没有办法,只好从罗店撤出。

(1937年9月6日,淞沪会战,向上海东部行进的日军炮兵部队。)

而在吴淞,防守在那里的第61师官兵还没有看到日寇,就有四分之一的官兵被日寇炮火所杀伤。

1937年9月6日,淞沪会战,沿铁路朝吴淞镇进攻的日军炮兵部队。

史料记载,仅投入到进攻吴淞镇和吴淞炮台的日寇就使用了近30门各种大炮,一共打出了几千发炮弹,将日本军队的炮弹都快打光了,松井石根方下令各个部队严格管控火炮使用炮弹数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