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械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弹药的发展史,早期枪械所使用的火药,并不是今天的无烟火药,而是黑火药,就是在电影例如加勒比海盗中看到,打一枪之后枪口冒出很浓的烟的那种火药,同时,最早的弹丸是这样的: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如同羊粪蛋一样的小丸子,然后欧洲的火门枪是这样的: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火门枪几乎可以说是手铳的同义词,而 欧洲的火门枪出现于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

后来为了方便点火和携带,然后15世纪某个奥地利钟表匠造出了带有点火装置的火门枪,叫火绳枪: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火绳枪待机的时候是拖着一个很长的冒着烟的火绳,然后等到扣下扳机发射的时候火绳就会点燃火药池里的火药,然后通过传火孔引燃枪膛里的火药把枪膛里的一颗羊粪蛋崩到敌人的身体里。但是火绳枪不耐天候,风吹雨打容易熄灭,而且火绳需要火源点燃,需要时时调整长度(火绳燃烧速度每小时约30公分),所以人们改进了火绳枪的点火装置,把原来的火绳夹子改装为一个夹一块燧石的夹子,在火药池上面加一个盖子,随着扳机的扣动,盖子被撑开,火石被擦出火的一瞬间点燃火药池里的火药,再通过穿火孔引燃枪膛里的火药。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真正意义上的燧发枪则是由法国于17世纪早期发明,而具体的发明者和发明年份则不得而知。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燧发枪是法国诺曼底艺术家、枪匠、琴师以及发明家马哈·雷·布吉艾斯(Marin le Bourgeoys)于1620年发明的,在19世纪早期,随着雷管枪(击发枪)的发明,燧发枪才彻底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雷管枪大大提高了枪械在各自环境下的适用性。子弹更易于装填、枪支更能适应天气等等。雷管中装有非常不稳定的雷汞,雷汞稍受冲击就会爆炸。射击时由扳机敲击雷管,雷管中的雷汞爆炸而引火点燃推进药,子弹再受推进药的爆风推出。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火帽

在19世纪初还没有通透转轮和金属弹壳定装弹技术的时候,早期的柯尔特转轮手枪就采用了后方装填这种火帽、前方塞入火药和弹丸的结构。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为了介绍19世纪的大杀器米尼弹丸,还要在这里提一下膛线。

“由于弹丸必须嵌入膛线才能随着膛线旋转,所以弹丸的直径必须大于膛线的阳线直径,这就使得前装线膛枪的装填非常费力,士兵往往需要用锤子敲击送弹棍才能将弹丸装进枪膛。射击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枪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这么低的射速,对于军队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虽然膛线在15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用羊粪蛋一样的小弹丸把子弹捅进去在战场上是在太要命了,因为子弹发射的过程并不是顺顺利利的排出去,子弹的口径比枪管的口径要大一些,所以子弹发射的过程其实是火药把子弹挤(崩)出枪膛的过程。因为这个原因,子弹就有可能崩不出去,卡在枪膛里,甚至有士兵开了十几枪之后,弹丸把枪膛从上倒下都堵满的情况。

为了解决羊粪蛋杀伤力不足,精度低和装填困难的缺点,1849年,法国米尼设计出一种威力可怕的米尼式弹丸。米尼弹丸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

米尼弹丸是个大杀器,是枪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为以后定装弹的发明做了很好的铺垫。米尼弹丸首先应用在了纸壳定装弹上,而定装弹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枪机的结构,各种为了提升射速而发明的枪机踊跃而出,其中在后世应用最广泛的当属旋转后拉式枪机。1841年,普鲁士军队应用了德莱赛针发枪,虽然这种枪只能单发装填,但是由于其强大的可靠性,对后世的步枪影响深远。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德莱赛针发枪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的冶金工业得到大跨步的发展,大家终于富裕到可以做金属弹壳定装弹了,第一支大规模应用金属弹壳定装弹到是德国毛瑟1871式步枪。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毛瑟1871式步枪

1845年,法国化学家发明了无烟火药,这种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不发生烟雾或只发生少量烟雾。使用无烟火药可认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

无烟火药促进了金属弹壳定装弹的发展,1886年,法国率先装备了由无烟火药装填的金属弹壳定装弹,称之为勒贝尔1886式步枪,勒贝尔步枪的出现意味着使用黑火药全面退出了枪械发展史的舞台。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勒贝尔步枪

定装弹的出现也改变了手枪的供弹结构,史密斯威森公司创造性的发明了通透转轮技术并申请了专利,力压柯尔特转轮手枪一头,但是由于美国相关专利法案的保护,柯尔特公司只能看着史密斯威森公司的转轮手枪一步步抢夺市场。

19世纪70年代,在史密斯威森公司的通透转轮专利失效之后,柯尔特公司马上就跟进了通透转轮手枪的制造,从而促成了转轮手枪的一代经典,柯尔特M1873手枪。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Colt M1873

虽然转轮手枪的威力强大,可靠性较好,但是载弹量不足和装弹速度满是转轮手枪天生的缺点。在转轮手枪发展的同时,1893年,德国工程师雨果.博查特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支投产的半自动手枪,该枪使用肘节式起落闭锁的机制,弹匣供弹,提供了强大的火力,较高的精度及射速。博查特C93影响了后世一些列半自动手枪的发展,在鲁格P08,瓦尔特P38两支经典手枪上,都能看到博查特C93的影子,自博查特C93之后,半自动手枪登上了历史舞台。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1898年,军工业上的大师,约翰勃朗宁为比利时军火公司赫尔斯塔尔国营工厂(FN)提交了一份手枪的设计方案,便是日后名声大振的勃朗宁M1900手枪,该枪采用弹匣供弹,短后坐力式枪机,亦是史上第一款使用套筒设计的手枪。值得一提的是,和一般手枪发射管在上的结构不同,勃朗宁M1900手枪的发射管被设计在下方。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勃朗宁M1900

在1906年美军的一次制式手枪招标评选中,由约翰勃朗宁设计,柯尔特公司提供的样枪在严苛的测验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美军新一代的制式手枪,命名为柯尔特M1911。

M1911的基本操作原理是利用后座力。子弹内的发射药的燃烧气体将弹头推出枪管,此时锁在一起的枪管与套筒受后座力开始向后滑。弹头射出后,枪管与套筒继续一起向后滑一小段距离。然后枪管尾端以绞链为轴向下摆动。

此时套筒内的闭锁凹槽与枪管尾端凸筋分离,不再锁在一起,套筒继续后退,抓子爪抓住弹壳退出枪膛,退子钩弹出弹壳,套筒后退到底。此时复进簧把套筒反弹向前。套筒带动弹匣内下一颗子弹上膛,继续向前,套筒内的闭锁凹槽与枪管尾端凸筋对准,枪管尾端以绞链为轴向上摆动,枪管与套筒再度锁在一起。套筒与枪管继续向前滑一小段距离,枪管回复水平线。

同时,M1911所采用的.45口径子弹具备强大的停止作业和杀伤力。M1911成为美军的制式手枪并一直维持达74年(1911年至1985年)。M1911曾经是美军在战场上常见的武器,经历了一战,二战,韩战,以及波斯湾战争,并极大影响了后世手枪的设计和制造。柯尔特M1911之后,手枪工业在设计领域上几乎已经达到了顶峰。

从最早火门枪到当代轻武器的发展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