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不小,大城不大;从“小城”走出,一路向北走向“大城”;希望通过小城故事,一起去感悟所谓我们的“小成”与“大成”。

小城:不要在乎别人抢走你的风采

小城:不要在乎别人抢走你的风采


如果一个人不在乎谁抢走他的风采,

他的成就,无可限量。

——劳伦斯·布洛克 《小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人生是怎样的,全凭自己的感受,感受快乐就是快乐人生,感受悲观就是悲观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展示自己最美的风采,自己无可限量的成就。

显然,自己的风采,源自内心的感受。因为,感受决定自己的人生。

何谓感受?生理学上,感受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心理学上,感受是外境与内心的核心介面,个体对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认知,经验的累积,都是基于感受。

感受和心灵的关系非常密切,任何的感受,都会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反之,特定的心理活动,也会产生相应的感受。比方说,听到辱骂,会不舒服(物质影响心灵);生气时,呼吸会急促,体温上升(心灵影响物质)。

感受为什么重要?生理学上,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辨别有无生命活动的重要凭据;心理学上,感受是内心修行的重要工具,透过观察感受(类似佛教上所讲的四念处,注1),可以看到贪瞋痴(佛教语言,贪欲、瞋恚与愚痴三种烦恼)如何生起,如何灭去。

颇有争议的奥修(注2)在《勇气》中写道:“只要做你自己,一点都不要在乎别人,你会在心中感到无比的轻松与深深的宁静,禅宗叫这做‘本来面目’:放松、没有紧张、没有假装、不做作,没有什么该与不该。”

“放松、没有紧张、没有假装、不做作,没有什么该与不该”,这是大城羡慕的生活,这曾经是小城真实的生活。当“小城不小,大城不大”时,这一切慢慢的原理我们。

“放松、没有紧张、没有假装、不做作,没有什么该与不该”,这不正是佛教中的“初者的心态”吗?拥有初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你一旦进入那种境界,便可以撼动大山。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我们从一种处境到另一种处境,从一种心态到另一种心态,从一种风采到另一种风采,我们会慢慢走向成熟,最重要的是心态放好,不要在乎别人抢走我们的风采。我们只需要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现,秀出自己的风采。

毋庸置疑,我们真正在乎的事情,是不会被别人抢走的。无论是成就,还是风采。

注1: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1)心念处,观察心念的无常,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为无常。(2)身念处,观察身体为不净物。身体内外,污秽充满,没有干净之处,故观身为不净。(3)法念处,观察法的无我,法为除上三者所余的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质,所以观察为无我。(4)受念处,观察感受,感受就是苦乐的感觉,快乐从痛苦的因缘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乐,世间并无实在的快乐,所以观受为苦。

注2:奥修(Osho,1931—1990),曾名为阿恰里亚·拉杰尼希。1985年曾经被美国基督教政府驱逐出境,并被美国少数官员以反诈骗法指控其企图谋杀、攻击、纵火、盗窃、窃听及鲁莽地危害安全等罪起诉,被法院勉强冠定为移民罪,曾遭到欧洲24个国家拒绝入境,1989年改名奥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