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山东,你想起什么了?

“孔孟之乡”?

“五岳之尊”泰山?

“大明湖畔的容嬷嬷”?

还是“煎饼卷大葱”“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这些都是山东的元素,但并不全是!

现在什么都说“网红”

多少地方特色美食带火了整个城市

而说起咱山东美食

除了馒头

像油旋甜沫菜煎饼这些

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吧

其实除去常见小吃

咱山东还有不少“网红”小吃呢

不知道各位吃货宝宝有没有抖过呢

油炸螺丝糕

油炸螺丝糕是济南的一种特色糕类小吃,皮脆内嫩,葱香浓郁。

传说这种螺丝糕是一百多年前,由三位徐氏兄弟从南京传来为了满足济南当地人民口味,将糕的原材料进行了改良,咸香的口味立刻受到了济南人民的喜爱。

从此生意兴隆,人们甚至将此糕叫为“徐氏螺丝糕”。

锅塌蒲菜

蒲菜为济南名产。它是香蒲的嫩根部,色白质细,脆嫩味美。

蒲菜具有清凉解毒、凉血、利水和消肿的功效,《济南快览》载:“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菱,其味似笋,遍植湖中,为北方数省植物菜类之珍品”。

“锅塌”即是先煎后塌,将味汁收入菜中。质品色黄质嫩,味鲜醇厚;蒲菜锅塌,济南游客无不争先品尝。

挎包火烧

[page]

我国久有“南米北面”之说,山东面食又以火烧为多。挎包火烧即为微山湖区特有的面食。

因其形为正方形,颇似挎包,因而得名;另一说,为便于携带,这种火烧做得与挎包大小相似,内中夹层可夹上鱼肉、菜肴,便于外出携带,所以称为“挎包火烧”。

其当地多以熟猪头肉夹食,其肉香而不腻,吃时外酥内韧,别有一番特色。

除了夹各种美味的肉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夹上鱼肉、蔬菜甚至夹流着油的微山湖咸鸭蛋,味道都是杠杠滴。

金钱酥柑

金钱酥是一道名点,色金黄,形如古代钱币,四味各异,别具风格,采用的烹制方法是炸。用花生仁、芝麻茸、什锦果料、豆沙分别制成四种馅心。

油水面加食用柠檬黄少许揉匀,包入油酥面擀裹成圆筒,用刀将圆筒切成每个重3克的圆片,分别包入四种馅心,每个都对叠成半圆形。

用四个不同馅心的半圆形将头子搭稳,锁上花边,人猪油锅炸制即成。

梨丸子

梨丸子是山东平阴县的特色传统名吃之一,平阴梨丸子为正宗,口感最为纯正。梨丸子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梨丸子采用本地的大青梨为主要原料,以平阴特产的玫魂花制成的糖馅作辅料,加上青红丝、核桃仁、芝麻、白糖精制而成。

味道纯正,香甜可口,备受食者赞誉。制做好的梨丸子,其外形似毛栗子状,呈金黄色,外皮酥脆,内里软嫩,梨味浓郁,并有浓郁的玫魂香味。

沂蒙小豆沫

[page]

沂蒙小豆沫 ,小豆沫是将黄豆用水泡至发涨,上石磨磨成细糊;将小白菜、大白菜或山中苦菜,先用热水烫,或用盐沥其水,剁为细沫;豆糊上锅,用木柴火烧开,放入菜沫,再烧开,放入适量盐,即成。

吃时辅以辣椒酱等,香而开胃。小豆沫也叫豆沫菜或小豆腐。

《舌尖上的中国》让临沂的煎饼风靡大江南北,殊不知临沂的小豆沫作为临沂煎饼的绝佳搭档,也是来临沂的小伙伴们不可错过的一道美食。

临清烧卖

临清烧卖是聊城临清的地方传统名吃,是一种介于包子和饺子两者之间,经特殊方法蒸制而成的包馅面食。

临清烧麦以王家烧麦为最佳,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临清面食业四大名吃之一的临清烧卖,有羊肉、牛肉、肉三鲜、素三鲜、蟹肉之分外形如石榴嘴形,皮薄柔软,隔皮见馅,馅香鲜嫩,咬一口就能感觉它的爽滑。

博山春卷

这是一道博山本土时令菜。博山春季盛产香椿芽,清香扑鼻,远销海外。

此菜春天放椿芽,其他季节放韭菜,外皮要炸酥、炸透,内里又要保持香椿芽的真味。所谓“淡中求美、清中求鲜、清鲜者即能脱俗超尘而真味出也。”

上菜时带碗高汤,一来可使春卷酥软,二来可去掉油炸的异味。

吃的时候沾上特制的面糊用油炸成金黄色,上桌时切成一段一段的,再蘸上高汤食用。这炸春卷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大餐。

谢集罐子汤

[page]

谢集罐子汤是鲁西南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小吃,先后被载入鲁西南名吃、山东名吃,2004年又被命名为中华名吃。

谢集正宗罐子汤第六代传人谢经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改进了罐子汤制作的流程,其原料全部采用鲁西南特有的散养青白山羊。

取羊骨、羊头肉、羊肝、羊心、羊肚等原料长时间熬汤。

配花椒、生姜为佐料,再放入优质粉条,做好的罐子汤香气袭人,汤鲜肉嫩久喝不腻,而且辛香暖胃特别适合早餐来一碗,配上鲁西南的吊炉烧饼就能满足味蕾和营养的双重需求。

威海鲅鱼煎包

鲅鱼煎包以其色泽金黄、皮薄馅大,鲜嫩可口而出名,在威海属于本地特色名吃,也是威海家喻户晓的美食之一。

而这道鲅鱼煎包则融合了北方的咸鲜口味与南方的清秀外表,内外兼修,让人垂涎。

为了让这煎包味道鲜香,师傅先将包子底部煎至金黄而后加少许水煎熟,这样出来的鲅鱼煎包底部金黄,色泽鲜亮,顶部松软,柔嫩诱人。

鸡鸭和乐

山东潍坊特色传统名吃,据说起源于山西、陕西,后经北京传至潍坊,由历史上的“河漏”演变而来。

“河漏”是用 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本是农家日常食品。

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期谐音取名“和乐”,因卤子以鸡鸭为主,遂名“鸡鸭和乐”。

大家看完饿了吗?

山东还有哪些小吃?

欢迎补充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