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沙漠中的马蹄莲|她是奥巴马的偶像艺术家,传奇背后其实就是一个终其一生热爱绘画的女人

Diana的试验田,艺术自然生活都是教育的资源

著有畅销书《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

一直东看西看美术史、看画、看不同角度的艺术解读。我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女性艺术家,不仅仅是她们的作品,更是她们如何度过一生,那些高峰和低谷,那些生命中的爱与痛。

想把我喜欢的女性艺术家和作品介绍给你,如果能坚持会写一写。今天这位艺术家,她的影响力大到我们一定都接触过她的视觉语言(原作或借鉴风格),她的作品影响深远,尤其感召了很多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要知道她背后的人生其实更精彩。

“我在哪里出生,住在哪里,过怎样的生活,一点都不重要。你只需看画,从中看出你想看的。你只有权看那么多,我也只允许你看到那么多,就这样。”

前阵子看了一部艺术家的传记电影,在第一个长镜头里就是一位满脸皱褶的女士,穿着修女般的深色长袍,严肃地面对着画布,抿着嘴用力地画着、画着。背景音里就在一字一句地坚定地说出这句话。就这样。

她是奥巴马的偶像,在《奥巴马心中的十三位美国英雄里》她赫然和林肯、爱因斯坦、华盛顿并列在封面,她就是把绘画看得超过生命的——

乔治亚·奥基弗

奥巴马说“这一位名叫乔治亚·奥基弗的女士,她栖居荒漠,画出花瓣、骨骼和树皮。她指引我们,于细微之处领略磅礴之美:坚若磐石,柔若羽毛”。

乔治亚 奥基弗的同名传记电影,不仅仅是关于她的人生传奇,更是从她籍籍无名开始直到如何成为“美国现代艺术的塑造者”的过程。

电影里的奥基弗扮演者已经是很优秀的演员,但是看到奥基弗的照片,就会知道,电影里表演的还只是皮毛。挑战扮演艺术家真是不讨好的行为,深厚的感情和内敛看似单调的创作过程要么演得索然无味流于表面,要么过于夸张戏剧化显得轻浮。总之已经是一部还不错的片子,却随着对奥基弗理解的加深,对表演者不耐烦起来。

奥基弗生在威斯康星州,从小就喜欢画,十四岁时举家迁移到维吉尼亚州,进了纽约艺术学校,又去维吉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系攻读。她天生敏锐有着无法掩饰的艺术天分。

乔治亚 奥基弗28岁受到邀请和极度欣赏她后来成为丈夫的摄影大师斯蒂格利茨一起合作,斯蒂格利茨也是精明老道的画廊经营者,对于如何配合市场的潮流和节奏以及影响舆论方向有相当多的经验。(看到他拿出开幕前提前请著名评论家写好的稿子,真是佩服他的公关统筹能力啊)

斯蒂格利茨用拍摄有乔治亚 奥基弗私密照片的摄影展外,他说服乔治亚,这是为了她的艺术,她不应该难为情,而应该去迎接和享受受到的关注,这是她的胜利。

斯蒂格利茨用一针见血的方式指出,没人买的作品就不能叫做艺术!这让我想起在读MBA跑去听艺术史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在一起逛美术馆的时候坦陈,艺术就是Social agreement,一个社会契约,通过学术的、市场的各种方式来签下约来,达成一定的统一的认同标准,形成共识。

乔治亚 奥基弗希望自己因为才华和艺术获得荣誉,而不是在展示身体私密的摄影作品里让大家认识她。斯蒂格利茨成功说服了她,第一波战役打响,走红。

上面电影中插播的这段,真实地说明了,追捧买画的收藏者们未必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但如果大家知道一个艺术家的名字,那么就有了购买需求,有了市场的demand。所以通过摄影展名声大噪的这个女艺术家流行起来。

知名艺术家们把精力花在交际应酬上也是必须的工作内容,尤其是起步阶段,谁让靠谱的经纪人那么稀缺呢。才华和经营并重,比如毕加索除了才华横溢和努力,更是经营的天才,和名流结婚引领潮流之先。首先要被人知道。

他们的一段争吵非常有意思,斯蒂格利茨认为是自己成就了乔治亚 奥基弗,而奥基弗则认为是自己的才华才有了这一切。其实二者缺一不可,这才是珠联璧合的合作,没有市场没有认同的艺术家或许也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但没有欣赏者购买者收藏者便无法证明艺术价值(至少是市场层面的价值)。

斯蒂格利茨去世的时候已经在摄影界没有了影响力,而轮到乔治亚奥基弗用余生去恢复他的声望。她雇佣助理花近三年时间整理斯蒂格利茨留下的数千张照片和底片,复制其中最好的作品,捐给美国最负盛名的美术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费城美术馆、芝加哥美术馆和波士顿美术馆等。斯蒂格利茨的声誉在离世后越来越高,被尊为“美国现代摄影之父”就主要得益于奥基弗的奔走努力。

无论如何借助了老公的推力,都无法阻挡乔治亚 奥基弗的艺术成就,因为毕竟潮流来了又去,没有谁能象她一样风糜美国画坛大半个世纪,她的光环远超过了其它同年代的画家。

传记电影的这一幕让人动容,乔治亚 奥基弗第一次不顾反对基于自己的意志接了一项工作,她舞蹈般地在巨大的墙面上画下自己标志性的花朵。

她说:「如果画只是拷贝自然,永远也不比自然更美,还有什么好画呢?」她用直觉绘画,用抽象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捉捕自己的感觉。

就像在写生中,不仅画下目光所见,更是画出“意象”,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技巧和材料都为创作者服务和支配。

「我们总是没时间也没花时间去看待一朵花如同对待朋友一般。」她说的这句话被人一再提起。如果说人们常常诧异为什么纯净的画面又如此充满着张力,她已经在告诉我们,用全部的热情去观察去刻画,把生命投注其中。

她简单而大胆的构图,往往比一般描述详细的画作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她的画作中经常只能见到几种色调,但是奥基弗却能够巧妙地将它们混合融入画面中,成为自然的一部份,就好像这样的色彩在自然界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一般。

生命中,经常会被过多的媒材扰乱了我们原来的视听,奥基弗的画作,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沉淀掉炫丽的外表,筛选出最单纯的动机,将最初的想法表达出来,将是最能够取得观众共鸣的作品。

如果喜欢她的画,你会爱上,如果不喜欢,也永难忘记。」这是马莎 温〈Marcia Winn〉在一九四三年对奥基弗〈Georgia O'Keeffe〉芝加哥画展的评语。

男性视角的艺评界大都以她的画作其代表着女性器官来阐释,乔治亚奥基弗则认为自己所要表现的「女性的感情」并不需要经由这样的认知来传达。即便艺术界普便认为:「她的作品表现着女性的光辉. . . 那些花朵像是会说话一般,女性的强烈感觉都来自子宫。」

评论家翻云覆雨,1955年,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艺术评论家克莱蒙·格林堡在《国家》杂志上公然宣称,奥基弗已经过时了,“她的画,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她的一次联展上甚至只卖出一幅作品。

沉寂了一段时间,1958年大都会美术馆举办“十四位美国大师”画展,她的作品被单独陈列在一间展示厅里,这是她12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展出。接着,1960年,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美术馆也邀请她举办个人画展。之后,是一连串回顾展和巡展,参观人数创下纪录。

此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奥基弗的作品其实一直走在时代之先。她于1960年创作的《白色内院的那道红门》和《曾经是蓝与绿》等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当代艺术气息,绝不亚于新一代抽象派艺术代表人物,甚至她早在20年代创作的一些旧作,就已经显露“当代艺术风”。

于是,这位生于19世纪的老牌“现代派艺术家”成了“跨时代”明星,堂而皇之地被列入“当代艺术家”的名册。1962年,她入选“50名全美艺术及文学学院成员”,这是美国授予艺术界人士的最高荣誉。70年代,她被好几所著名学府授予荣誉学位,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

著名艺术批评家希尔顿·克莱默1976年在《纽约时报》上如此评价她创造的传奇:“她贯穿了整部美国现代艺术史,从最早斯蒂格利茨展出她的新艺术轰动纽约,到最终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进入耄耋之年,她依然以惊人的创作力活跃在艺术前沿,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代现代艺术家的杰出代表。

年逾古稀的奥基弗再次在美国大地掀起“奥基弗热”。此时的她,名气甚至超过了全盛时期。几乎人人都知道——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住着“本世纪最杰出的女画家”,她的名字叫乔治亚·奥基弗。不少人慕名前去拜访。坊间盛传这样一则故事:某日,一群年轻的仰慕者千里迢迢来到阿比丘。他们敲开奥基弗的房门,兴奋地说:“奥基弗小姐,我们是专程远道而来看你的。”奥基弗却冷冷地说:“好吧,这是我的正面,”转身之后,又说:“这是我的背面。”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把门关上。她甚至还拒绝过毕加索与她见面的请求。

她早已经不在意是否举办画展和评论界的飞短流长。隐居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高原区山塔菲,她回归出道前的状态:只为自己而画,并且乐在其中。她开始尝试运用中国水墨画的方式作画,练习朗读日本俳句,画风也随之越来越单纯,情绪的减少使画面呈现一种平静、安宁的东方气质和神秘的禅意,《黑鸟飞过白雪覆盖的红山》《内院里的那道黑门》《冬之路》《通往月亮之梯》等无不如此。

沙漠空旷辽阔,阳光特别白,空气特别清薄,一切都简单干净又无比丰富,一如奥基弗和她的画面。

迫不及待的地一起看吧:

由于长期暴晒于沙漠烈日之下,奥基弗的脸上刻满了细密的皱纹,颇具雕塑感。她的腰板依然挺直,总是高昂着头,目光坚毅,独来独往。如果说,她的前半生充满了挣扎和争议,那么她的后半生则清淡如水,行云如诗。

1971年,她右眼里的一条血管破裂,导致她只能依稀辨认物体的轮廓。从此,她不得不放下心爱的画笔。面对混沌的世界,奥基弗仍旧尽量保持生命的优雅,但这非常艰难。她用嗅觉和触觉感受万物,和清风对话,与花香为伴。

晚年步履坚定穿越沙漠,“当我想到死亡,我只对再也看不到这片美丽的土地而感到遗憾 假如印第安人说的没错,我的灵魂将依然在这里漫步。”

在芝加哥住的时候每两三周必定要去一次美术馆,和奥基弗的作品并不陌生。那幅她生平最大的作品《云彩上的苍穹(四)》就陈列在二楼楼梯口。看了她的传记电影才更了解她的“轴”,对艺术的执着。

这个才华难以被湮没的艺术家,其实就是一个终其一生都要画画的女人。遇到了对的人,她们互相造就彼此的传奇。

所谓偶像,就是让我们感受到力量。而普通人,哪怕一丢丢的才情,只要喜欢画画,也可以和她一样画下去、画下去。

纯净的心和炙热的爱,有艺术加持,一切都不在话下。

就这样。

后记:在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弟弟看到说好喜欢这些作品,青春前期的哥哥看到电影的截图,说不太喜欢这样的画,他认为这个艺术家更不能和林肯华盛顿并列为美国英雄。其实这些“知识”和“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不同阶段解读也不尽相同。尽管和孩子一起看看画,把更丰富的视觉资源“输入”他们的储备。所谓家庭美育就是随时随地地这样看看、聊聊,每个父母都可以做到。

小长假里,嫌美术馆人太多,不妨花一点时间和孩子看看喜欢的艺术家,可以用VPN的话用Google Gallery最好,图片清晰效果好。看完之后可以用这个艺术家的语言一起创作你们自己版本的作品。

各位假期愉快,我也开启休假模式。(感觉每天都在休假,每天也都在工作,界限已经不清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