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年,有个亲友家的孩子读高中,之前成绩很好,但后来不知为何特别贪玩,常常和几个同学一起跑去网吧上网,成绩一落千丈。他爸爸没办法,找到我,希望我做点思想工作,规劝他迷途知返。

我一向嘴拙,不擅长做这种工作,劝了,得罪孩子,不劝,得罪家长。

后来实在无法推却,只好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建议他们请假一周不上课,然后亲自去看一看周边每个大学的环境、老师、学生,看看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看看学校请哪些人到学校来开展讲座,有哪些企业来学校招聘,看看那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再认真考虑下,自己以后想在哪里读书。

后来听他父亲说,他们花了10天时间,不仅跑了省内的一些代表性学校,包括985、211学校,二本三本学校和高职专科学校,还去了省外他以前向往的几所大学。

回来以后,孩子没说什么,乖乖地去上课了,从此以后像换了个人似的,再也不需要家长督促,反而是父母提醒他晚上早点休息,不要熬夜。

一年多以后,这孩子给我发了一张在某所211大学校门外的照片,留言说:“谢谢您让我看清楚未来的自己。”

02

并不是说去了好大学,就一定有个好未来,毕竟这是个概率问题。

说得难听点,再牛×的大学也有傻×,再傻×的大学也有牛×。顶级名校被退学的学生大有人在,普通学校的学生逆袭成功的也不在少数。

可为什么还要鼓励很多人努力去好一点的学校呢?

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太多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孟母尚需三迁,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就算你是孙悟空,也需要名师指点,队友相扶,朋友帮助,资源支持,才能将一块璞玉雕琢成才。

别说什么出淤泥而不染,我们又不是白莲花,其实我们的意志力比自己想象得薄弱多了。

室友一句“打牌三缺一”,你就屁颠屁颠跑过去了;队友一句“抓紧来开黑”,你就火急火燎上线了;闺蜜一句“咱们逛街去”,你就着急抹口红准备出去玩了。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身边都是优秀的人时,自然被他们所感染,不断地被他们带着去升级自己,折腾自己。你想宅在宿舍玩游戏或者刷剧都很难找到队友。

03

好大学的优势太多,例如,名牌大学可以几乎每天不间断地邀请很多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高官、企业高管来做讲座,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去听听这样的分享,获取一些信息,得到一些指导,会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考力。

如果不在好大学,也没关系,还可以通过蹭讲座的形式去旁听。关键看自己是否能有效利用自己所在城市的资源。在你学校附近,总有一些优质学校和资源可以利用。

求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企业对好学校的偏爱。很多大企业的起点就是985、211。

好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好大学里的同学是非常重要的财富,因为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

和一群优秀的年轻人一起做事,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才是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04

某985高校举办求职双选会,会来300家优质单位,其他学校毕业生也想参加,但是为了保证985学校自身学生的利益,他们安排自己家的学生8点半入场,其他学校学生10点入场。这个时候,你怎么办?

有同学和我说:老师,他们搞歧视,我不去了!

你当然可以不去,但别人没有任何损失,你倒是损失了很多求职的可能性。

起点差些没关系,关键你如何看到这段距离。

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这段距离,然后继续努力,逐步赶上和超过别人,而不是因为有了这段距离,就觉得不公平。因为这段距离,也是别人过去努力得来的成果。

非重点大学的同学,需要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强的时间管理意识,才能在平台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追赶那些先行者。努力成为拔尖的毕业生,未来才能对生活有更好的挑选资格。

05

“那如果我现在去了一个非重点大学,还有反超的机会吗?”

“当然。”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假装自己在顶尖大学,然后像顶尖大学的学生一样去努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