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加班忙到窒息,心里发誓假期一定要“休养生息”。有这种想法的人,我猜——你的长假从第一天起,大概就已经“跑偏”了。

平时睡不醒的“起床困难户”,一觉睡没了上午;

平时追剧打游戏的夜猫子,变本加厉熬夜到天明;

平时早饭草草了事的上班族,在假期里“早餐是什么,我不知道”……

你在放纵自己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提醒你,是时候善待身体了!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免疫学家James P. Allison和Tasuku Honjo,他们因在肿瘤免疫领域的相关研究脱颖而出。

去年几乎同一时间,这一奖项授予了3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这个研究听起来似乎很深奥,但通俗点讲,就是如何控制生物钟转换对身体的影响。

研究称,当人的生物钟与地球旋转保持同步时,最为健康。

换句话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儿,身体才不会为你的放纵买单。

你知道诺贝尔奖金是多少钱吗?900 万瑞典克朗,在2017年相当于 700多万元人民币!所以,这份价值700万的健康提醒,请一定仔细阅读。

“生物钟”在人体内滴答作响

人体有个“生物钟”,它控制着昼夜作息。这个概念人尽皆知,但它究竟是如何控制的?

上述三位科学家成功分离出了控制昼夜节律的period基因,并发现该基因所编码的一种特殊蛋白,从而揭示出细胞控制生物钟的内在机制。

研究发现,这一基因在夜晚积累,白天降解,以24小时的循环状态波动,与昼夜节律同步发生。

所谓生物节律,是各种生物体内的诸多生理活动,因外部环境的节律变化(如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比如,昼夜更替、月圆月缺、四季轮回等。

图片来自网络

对抗“生物钟”,全身都遭殃

或许你早已深切体会,按时休息,准点吃饭,精力就会绰绰有余;一旦违背则力不从心。

生物钟长期紊乱可引发超重,抑制免疫力,诱发2型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经常熬夜

违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一切行为,都可能造成节律紊乱,睡眠障碍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晚上该睡觉时,却在打游戏;白天该清醒时,却在犯困……长期的睡眠剥夺,会导致免疫力下降、饮食障碍等问题,还易感染或加重疾病。

尤其是凌晨2~4点,这一时段血流变慢,本就容易形成血栓,若因熬夜影响了身体正常的休息机制,更易因心血管疾病发作猝死。

不按时吃饭

早上7点、中午12点、晚上6点是人体消化期,胃分泌酸和酶帮助消化。

如果这些时段不进餐,酶会加重消化和腐蚀,带来黏膜炎症甚至溃疡,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形成肥胖,还会增加患癌症和糖尿病几率。

违背体温规律健身

医学研究发现,早起后3小时内血压值会达到高峰,心脏病发作几率是其他时段的3倍多。

人的体温在凌晨3~4点时最低,傍晚时最高。

晨练时,体温较低,人体血液黏度上升,如果运动过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下午五六点钟,体力、耐力和体温达到高峰,此时运动效果最好。比较活跃,推荐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谷物,如小米粥、燕麦片等。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