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几个月后,贾跃亭再次站上风口浪尖,被万千人"口诛笔伐"。

  昨天(10月7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让我们知道了恒大和FF之间的合作出现了巨大困难。

  核心的问题是,恒大和FF之间闹翻了,贾跃亭想提前拿到资金,但因为没有达到恒大所称的支付条件,没有拿到7亿美元资金。

  于是,贾跃亭方就在10月3号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提起诉讼,要求:1)剥夺时颖作为股东享有的有关融资同意权;2)解除所有协议,剥夺时颖在相关协议下权利。

  用恒大的话就是,"贾跃亭欲撕毁合约踢恒大出局。"

  今天,FF对此进行了回应。声明中提到恒大多次违约,恒大未能向FF支付任何资金反倒想获得对FF中国和FF所有IP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恒大在这一期间也阻止FF接受任何来自其他来源的直接融资。

  FF声明中最关键的一段话,我认为是这段:虽然FF和公司创始人贾跃亭先生已经如期完成了2018年7月投资方提出签署的三方协议中要求的全部支付条件,除了首笔8亿美元投资之外,恒大未能兑现向FF支付任何额外资金的承诺,反而试图获得对FF中国和FF所有IP的控制权及所有权。在这期间,恒大也阻止FF接受任何来自其他来源的直接融资。

  FF的声明称贾跃亭如期完成了恒大方面提出的支付条件,但是昨天恒大方面称并没有完成。这就是此次矛盾的关键所在。

  两方的声明可以说是完全相左,在仲裁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只能凭借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谁对谁错。网络上的一切评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对两方之前表现的得来的。

  相信贾跃亭还许家印?

  从这件事来看,我觉得贾跃亭的表述疑点更多。

  贾跃亭说自己完成了双方的约定,应该拿到钱,但是没拿到。如果真是这样,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恒大没钱了

  这个可能吗?9月底,恒大还刚刚投资广汇集团近145亿元,而双方的纠纷从7月就开始了,所以不存在恒大没钱的问题。

  第二:恒大没有履约

  在结果出来之前,理论上来讲双方都有一半的几率犯错。到底是谁犯错,目前也只能去猜测。

  从双方的信用记录上看,那就无需多言了,一个是老赖,一个是国内地产老大。双方在合作之前,其实各方面差距挺大的。所以,信用分上,许家印完爆贾跃亭,没有任何可比性。

  从管理能力和执行力上,许家印甩贾跃亭N条街。

  履约这件事,事关信用,许家印从来都是极其看重的。许家印做任何事都是给人非常踏实的感觉。

  反观贾跃亭,"下周回国"这个梗就非常好的说明了执行力的问题。再联系之前贾做的种种不靠谱事情,PPT之王,真的是实至名归。

  很可惜的是,贾跃亭是如此自负的人,躲去美国进行反思,还被媒体采访,回顾乐视生涯,倒是也说出了他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能力问题。但是,这世上真的有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的问题,却没有改变的任何想法。

  在FF上,不仅仅是资金问题,管理问题依旧。尽管知道管理不行,但是在FF香港公司董事会里,只有2名恒大董事,这足以说明问题。

  贾跃亭仍旧喜欢控制,而非他所描述的伟大梦想。他不会因为梦想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直到梦想破灭。

  在此之前,我多次写过贾跃亭的相关文章,贾跃亭长处是造梦,战略,短处是管理,执行,其实他非常明白这一点。但是,他却从未想过弥补他的短处。这样的人,距离伟大的企业家,真的还有十万八千里。

  不少人至今坚信贾跃亭会翻身,我也相信,如果他能扬长避短,他真的有机会翻身。可惜的是,现在旧病重犯,在管理方面又出了篓子,这对他并没有任何好处。

  而对恒大而言,最差的结果,无非是双方不再合作。那后果就是两个,一个是贾跃亭或许能够凭借目前预量产车的下线再找到投资方,这样的话,恒大就可以实现退出了,不存在损失。另一个是找不到新的投资方,恒大计提数十亿元损失,贾跃亭彻底完蛋。而他所谓的FF所有权,也会一文不值。

  怎么看,结果都是对贾跃亭不利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贾跃亭弥补自己的管理短板,和恒大精诚合作,真正的做件伟大的事。

  好自为之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