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图志|四代传承:彝乡石林的摔跤高手

秋雨中,石林布宜村的圆形跤场透露着一丝清爽之意,岁月更迭,跤场内的祭台仍巍然屹立。在这片充满敬畏感与神秘感的彝族跤场,挥洒了数代摔跤人的汗水。

村里举办民俗摔跤比赛时,祈福的队伍都要从村子穿过。

“彝族摔跤代代相传,从我老祖那一辈传给我爷爷,我爷爷又传给我父亲,到我这一代又传给儿子,已传承了4代人。”今年58岁,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李有贵,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他的曾祖父李毕氏、祖父李高有、父亲李普生都是活跃在石林彝族山寨有名的大力士摔跤高手。4代人传承摔跤,这让李有贵家成为石林县目前唯一的摔跤世家。

赛前抓阄。

翻、背、揣、扛,在祖父的精心指点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李有贵迅速成长为摔跤能手,15岁就开始在石林彝家山寨以及周边宜良、泸西、弥勒、师宗、陆良一带的大小摔跤场拔头杆、挂大红(意为在摔跤比赛中夺魁的大力士,由长者将当天最长的大红布挂在其身上,敲锣打鼓举行挂大红仪式)。

为荣誉而战。

二三十年来,摔跤场上的李有贵难逢对手。

“有些摔法是家里祖传的,如今更多是传统摔跤与现代摔跤的结合。”李有贵说。与现代摔跤类似,彝族传统摔跤约定俗成的禁止规则是不准咬对手、揪头发、掐身体、反掰手腕以及攻击身体要害部位。与其他民族如蒙古摔跤单膝盖落地或手杵地来判定输赢不同,石林彝族撒尼传统摔跤可以抱腿,以背脊或双肩落地判定输赢,采取三局两胜制。

李有贵亲自示范动作技巧。

摔跤场上红土飞扬,龙争虎斗,欢呼声惊叫声响彻四方。以摔跤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带徒传艺,李有贵带领的摔跤队一直活跃在邻村寨间,徒弟已有数十名。他还经常带领徒弟参加各类传统摔跤比赛活动,向各族观众展示、宣传彝族摔跤的传统技艺,为传承、推广“彝族摔跤”奉献自己的力量。

村里的孩子从小就参加摔跤比赛。

传承的精髓在于坚持。李有贵的两个儿子李忠明、李自雄如今都是摔跤好手,都有着典型石林彝族撒尼人五官棱角分明的相貌,皮肤黝黑且健壮魁梧的身材。其中,38岁的大儿子李忠明自小就随父亲一同练习摔跤,每当系上红腰带站到村里的摔跤场,他都满怀志气与责任感。摔跤对于他来说,已经是生命和精神的一部分,“从小我就在这块跤场滚大,都不记得摔过多少回合了。”由于常年激烈且频繁的摔跤训练,李忠明的右耳已在一次次身体交锋中磨成了“摔跤耳”,耳周的骨肉向内包起,没有了耳郭之形,这或许是最具勇气与毅力的彝族摔跤印记了。

李有贵的大儿子因为摔跤的激烈对抗,导致耳朵变形,也就是常说的“摔跤耳”。

每逢节庆喜事,摔跤都是彝族撒尼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比赛不分体重、不限时间,只要脱掉上衣蹲在场边、腰系红布带,就是请求参赛的表示。在撒尼村寨最为特别的是,女子摔跤也是一股主力军。开朗强健的撒尼女子也许前一天还在田间劳作或家中刺绣,第二天腰带一系就成了跤场上的女汉子。彝族撒尼人常说,“没有一个彝族男人不会摔跤,没有一个彝族女人不喜欢摔跤。”

李有贵和他的徒弟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人世代相承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历史发展的见证。目前,石林共拥有4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撒尼)刺绣”“彝族大三弦舞”“彝族摔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

李有贵时常在父亲的遗像前,整理非遗传人的证书和奖状,以此方式缅怀父亲。

一代接一代地保护以阿诗玛文化为代表的彝族撒尼传统文化,保留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字、美丽动人的诗文传说、淳朴迷人的民俗风情,这是石林彝族撒尼人毕生不忘的民族责任。

昆明发布编辑

来源:昆明日报

编辑:袁金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