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抖音上面牛肉哥卖的99元6瓶的餐酒,相信不少人看了之后都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尝试红酒,尤其对于小白来说,但是这里老铁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喝酒只是为了模仿外国人,喝便宜的餐酒,买这些来试试就无所谓

如果你想探索葡萄酒世界的美妙,就不用考虑买这些玩意,因为他只会让你对红酒失去兴趣!

这里简单的讲红酒两个基本的概念,你就明白了。

红酒成本

1.土地成本:葡萄酒世界讲究"风土",风土愈佳的葡萄园,地价越贵,面积也通常越小,平均分摊到每瓶酒的成本酒越高。

2.人工成本:同样采摘,平坦土地上只要采用收割机就可以,而山地上的葡萄园则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打理酒庄。而土壤顾问、种植顾问、酿酒顾问乃至酒庄管理人员,知名的业内精英收费就更别提了。

3.葡萄的产量:高产量可以降低每瓶酒所分摊的成本,但能做到"质""量"兼顾的酒庄只有凤毛麟角,大部分酒庄都只能选择其中一项。为了弥补低产量所带来的缺失,那些小而精的酒庄成本都不便宜。

4.设备成本:光谱筛检仪、反向渗透机器……各种酿酒设备也能产生巨大的开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橡木桶,一个225升的法国新橡木桶需要1000多美元,这意味着那些用好桶的高品质红葡萄酒平均每瓶又要增加至少2.5美元的成本。

5.外包装成本:橡木塞、瓶封、酒标等等,也是一项支出,再加上分销运输以及国家对葡萄酒所征收的税款,零零总总,或多或少都会决定一款酒的成本。

经老铁查证,一家普通波尔多小酒庄每瓶酒的税前成本则是1.38欧元(11元人民币)

进口商进口到国内在到渠道商、分销商最后到消费者手里加上运费包装成本等等,按最低算怎么也得50元也有,按这么算的话,那么牛肉哥是在亏本卖?

99元6瓶卖的到底是什么酒?

什么是贴牌酒?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贴牌生产)并非假酒,而是一种常见的代加工形式——由生产厂商按商家的需求与授权,代生产产品。在葡萄酒贸易里,这表现为酒厂按购买方的要求酿酒,再贴上购买方设计的酒标。

毫无疑问,自己贴牌生产好处多多:

1. 想怎么贴怎么贴

2. 想灌什么灌什么

3. 成本要多低有多低

但这种便利对奸商来说也是如鱼得水——定制业务让他们可以牺牲品质尽可能降低成本,而独占品牌也能随便标出天价;酒名自己起,可以暧昧点,多写几个"la"或者"fe",中文译名再力求和"拉菲"沾点边;最后,假如消费者觉得上当了,奸商们大可换个酒标继续销售。

老铁希望更多人能品味到红酒的美好,不要被劣质品消损了对红酒的信心,有对红酒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有任何问题可以私信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