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国庆假期圆满落下帷幕,广东省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全省高速公路出口车流量上涨,事故下降,整体通行秩序安全畅通,未发生长时间长距离道路拥堵。

高峰时段分散:10月1日达最高峰

10月4日达次高峰

统计数据显示,国庆长假期间,出行高峰出现在10月1日,全省高速公路口出口总车流超过680万车次;返程车流与预计的10月5日开始不同,较为分散。由于车主从10月4日陆续开始返程,并与出行车流叠加交织,10月4日当天出口总车流超过635万车次,同比去年增加近40%。随后几天,出口车流均在600万车次左右,且同比呈现下降趋势。

设立“1+2”指挥调度中心

制定一路一点一方案

国庆假期,广东省交通集团在广州利通广场高速公路监控中心设立集团总指挥中心,在虎门大桥和广佛沙贝设立现场指挥部,实现集团所辖路网管控一盘棋。

利用“流量预判、信息传递、图像共享、操作一致、统一指挥”的协调措施,及时全面掌握路网、路段的通行状况,搭建高效的预警指挥平台。通过利用流媒体、视频事件检测系统、应急保畅平台、移动对讲通信平台、微信、APP等多平台结合,加密路况信息播报频率,及时与各大媒体、交警、高德地图等共享信息,全面加强车流疏导和综合服务能力。

结合以往数据和实际情况,该集团64个路段提前针对重要节点制定国庆长假保畅通方案220个,全部整合进入集团指挥系统,确保有序应对。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国庆假期期间,广东省交通集团集团党委统一部署开展“联合保畅当先锋,众志成城党旗红”主题活动。集团各级党组织积极行动,纷纷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设立便民服务台、党员示范岗,广大党员、工会会员和共青团员在志愿服务、应急抢险等关键时刻发挥表率作用。据不完全统计,集团各路段投入志愿服务超万人次,为公众出行创造了温馨、安全、整洁的环境,实现了车流量上涨,服务升级。

深化路地协作、多方联动,事故车同比下降12.81%

国庆假期,针对服务区易堵点,道路交通单位采取南北区互通措施,错峰使用服务区,以应对车流高峰。交警、拯救、路政在车流高峰期统一指挥,实现联勤即时同步指挥,远端分流,有效提升路网管理的系统化和集约化水平。

国庆期间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高速公路路段,交通事故呈现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拯救车辆6218台次,其中事故车2322台次,同比下降12.81%。

广东省交通集团经营管理部部长刘小峰表示,这得益于周密组织,科学研判,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广大车主出行更理性,错时错峰出行。

与此同时,高速路网进一步完善,9月26日粤西云湛新阳二期开通,拉通云湛高速全线;9月28日广清高速和清连高速打通瓶颈互通,全省高速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前往粤西开通了动车,广深港高铁也开通,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疏导了高速公路车流,缓解了交通压力。

虎门大桥车流上涨,通行提速20分钟

备受关注的虎门大桥,国庆假期车流量一直居高不下,远超设计通行能力的8万车次。今年国庆前期车流略有下降,后半段车流上涨。数据显示,虎门大桥车流最高峰出现在10月1日,为16.29万车次,但同比下降4.7%。此后,从10月3日开始,每天车流同比都在上涨。10月4日车流为15.87万车次,同比上涨超过16%。但可喜的是,虎门大桥一直保持较为顺畅的通行。

为了确保珠江口唯一过江通道虎门大桥的安全畅通,广东省交通集团在虎门大桥设置了现场指挥部,集团领导靠前指挥。依托区域指挥系统,及时关注车流趋势,与交警联动,及时准确启动路网远端分流预案,广珠东线、江中、南环远端分流成效显著。

虎门大桥公司以“每天都是春运”的标准做好工作,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党员带头做表率冲在保畅通的一线。增设路政备勤点及路政人员,增加4名拯救人员及2辆拯救车,提高路政及拯救达到事故现场及处理事故的时间。同时,通过主线启用红绿灯、全线安装“大声公”提示等措施,有效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

与此同时,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联动,在相关时段对部分10吨及以上货车进行限行,封闭管制威远站入口和南沙站B入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虎门大桥通行能力。

在超大车流下,虎门大桥国庆期间始终保持有序通行状态,车主基本半个小时左右就能顺利通过大桥,相比去年国庆快了20分钟左右。

快处快赔,每单可提速15分钟

云梧高速路段具有隧道多的特点,全线共有18个隧道。国庆期间,车流激增,其中10月7日的车流量超过了31万车次。若在封闭的长隧道发生交通事故,不及时撤除事故现场,容易导致隧道及附近道路拥堵。在判断为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时,驻点路政人员立即采取快处快赔处理模式,引导事故车辆前往最近的收费站或服务区等待交警处理。

10月4日下午2点45分,云梧高速公路往广州方向大洞隧道内发生5车连环追尾交通事故。通过快处快赔方式处置,仅用短短20分钟便处理完毕,快速地恢复了路面的交通。据统计,从10月1日截至10月7日,云梧高速采用快处快赔模式处理隧道内事故共19宗,比平常处理手段节约了4个小时45分。每单事故与常规处理方式相比提速15分钟。

文、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李妍 通讯员粤 交集宣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刘桐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