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iweekly周末画报

巴西大选即将于当地时间10月7日开始首轮投票,从巴西民调机构ibope 2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支持率排在第一位的依旧是社会自由党(PSL)候选人雅伊尔·博尔索纳罗(Jair Bolsonaro),这位极右派候选人收获了28%的意向投票率,和上一次民调结果基本持平。但看似胜券在握的博尔索纳罗却有一个致命的“招黑点”——口无遮拦。正因如此,他被冠以“巴西特朗普”的名号,而一项抵制博尔索纳罗的活动也正在巴西社交网络上兴起。

“敢说敢做”的极右翼候选人

现年63岁的博尔索纳罗曾是巴西的一名陆军上尉,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国会中担任众议员,虽然职位无足轻重,但他的一张嘴一直小有名气。而随着近4年来席卷整个巴西的反腐浪潮,博尔索纳罗逐渐走向台前,成为竞选热门。

近年内,博尔索纳罗将打击官员腐败和剿灭犯罪团伙作为他竞选活动的基石,比如他曾在竞选演说上承诺抽干腐败的泥潭、给予警察自由射杀罪犯的权利,并让民众能够更轻易地拥有武器。这些大胆言论让他获得了一大批民众的支持,民调结果遥遥领先。博尔索纳罗的许多支持者认为他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他不害怕说什么、做什么,这一点对于政治家而言非常重要”。

而9月6日的一场意外也帮助博尔索纳罗获得更多人气。当天,博尔索纳罗在竞选集会上遇刺,险些丧命。但他的团队并没有大受打击,而是拍摄下了治疗的全程视频,用一手“感情牌”激励博尔索纳罗的支持者。而博尔索纳罗本人也坚持在病床上持续进行宣传,一下子获得了不少宣传曝光量,当然也有不少好感度。

臭嘴惹怒女性,是否会功亏一篑?

博尔索纳罗疯狂“吸粉”靠的是他的一张快嘴,然而让部分选民“粉转黑”的,也是他的嘴。据悉,博尔索纳罗曾经在公开场合称女性都是“无知的、不配拥有和男性同等的薪水”;嘲笑一位女议员“长得太丑,不配被强奸”;作为四个儿子一个女儿的父亲,他在演讲中直言自己一生“最软弱的时刻”就是有一个女儿。不仅如此,他还在公开场合有过冒犯黑人的言论,并且暗示自己宁愿儿子死也不接受他是一名同性恋者。

作为总统候选人,博尔索纳罗这番肆无忌惮的言论引发了巴西民众的愤怒,并举行了名为#EleNão[葡萄牙语,英语翻译为#NotHim(#不是他)]的抗议活动。抗议的主力军是巴西女性,她们自发动员,在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发帖声讨博尔索纳罗。巴西著名女歌手艾拉•梅古丽(Daniela Mercury)就在Instagram上发布视频,敦促全国的民众反对博尔索纳罗参选。巴西足球俱乐部也陆续发声,抨击博尔索纳罗的极端言论,“#NotHim,我们抗议博尔索纳罗,因为他反同恐同、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狂妄自大,一旦他当选总统,那将是巴西民主的倒退”。

如果博尔索纳罗顺利进入决选,那么女性选民会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但目前有一半的女选民称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投票给博尔索纳罗。实际上,博尔索纳罗一直试图与女性建立联系,但结果并不如人意。2016年,当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许多女性对特朗普的粗俗言论感到震惊,于是她们聚集在街头,戴上粉色帽子表示抗议。美国的这一幕会否在巴西“昨日重现”目前还未可知。

左右相争,分析人士提示小心两败俱伤

博尔索纳罗不仅需要头疼女性选民问题,还要担心另一个竞争对手。据路透社报道,巴西左翼劳工党(PT)的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多·阿达(Fernando Haddad)其实正在缩小与博尔索纳罗之间的支持率差距,很有可能在首轮投票中击败博尔索纳罗。

两人的党派针锋相对,也自然成为了竞选“死敌”。社会自由党的博尔索纳罗曾声称将扫除政治腐败,阻止劳工党的死灰复燃——在他看来,巴西近年经济的持续低迷,执政党劳工党难辞其咎,必须通过激进手段打击镇压。而自称温和派的劳工党人阿达,则借着前总统卢拉的名声拉拢更多支持者,当选呼声日益高涨。卢拉虽然因腐败和洗钱锒铛入狱,但他仍是巴西最受欢迎的政治家,在卢拉群众基础最好的东北部地区,超过半数(53%)选民称一定会投票给卢拉支持的阿达。

不过,左右两党斗争的结局也许并非是巴西大选想要的。对于巴西民众而言,过去的16年并不好过,总统接连因牵涉入贪腐丑闻被弹劾、甚至锒铛入狱,还有上百位高级官员或被赶下台或被调查。面对政坛尤其是政府领导层的一片乱局,巴西民众尤为希望迎来一名清廉的总统,以及稳定的政府——但无论是博尔索纳罗还是阿达,可能都很难真正服众。在民调中,博尔索纳罗的抵制率最高,为46%;阿达的抵制率占30%。两人都有着大批的反对者。

风险咨询机构化险集团(Control Risk)的分析师托马斯·法瓦罗(Thomaz Favaro)说:“博尔索纳罗和阿达两人的抵制率很高,这会给国家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无论获胜者是谁,在国会都很难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在国会中的阻力也让改革方案很难被批准。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网国际智库立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