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5年大学毕业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繁华的一线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偏远的玉树藏区之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选择回乡做一名骑兵战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为家族走出来的第一个军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clBoDTSlc\" img_width=\"741\" img_height=\"549\" alt=\"“骑兵连,冲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常年相伴、意气相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骑兵和军马是最亲密的战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在玉树地震发生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骑兵连为了抢救被埋群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4匹军马壮烈牺牲\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lsFJ5iXqi\" img_width=\"741\" img_height=\"549\" alt=\"“骑兵连,冲锋。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axyNqetg\" img_width=\"350\" img_height=\"564\" alt=\"“骑兵连,冲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骑兵连,进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亮剑》中骑兵连与日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拼杀至最后一人的震撼场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逢敌必亮剑的中国军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今让人难以忘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集团冲刺、控马卧倒、乘马越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双刀劈刺、马上射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海拔4200米的巴塘草原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古老的兵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依旧在守护着牧区老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青年演讲第82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听90后骑兵连连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都塔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讲述马背上滚过的热血青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青年演讲 尼都塔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好,我是新青年尼都塔生,今年26岁,是西部战区陆军某旅玉树独立骑兵连连长。玉树独立骑兵连是我军目前驻地海拔最高的骑兵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现在服役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沿袭千百户制度。我的家族就是当年清朝政府册封世袭的东坝“百户”,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康巴贵族家庭,在当地负责管辖上百户牧民和僧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0年前,新中国成立,我的曾祖父土登宫保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献马,在囊谦地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后来,我的祖父彭措旺扎成为玉树“康巴家族”里第一个共产党员。要知道,那时候“百户”入党是没有先例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0年4月,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我的父亲东坝阿宝当时正在西宁住院。听到消息后,他不顾严重的高血压,第一时间从医院跑了出来,赶赴灾区进行救援,奋战六天六夜,晕倒在救灾一线,被评为“全省抗震救灾模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家族长辈的事迹对我影响很大。大三那年,我主动申请入了党。2015年毕业时,在繁华的一线城市和偏远的玉树藏区之间,我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巴塘草原,做一名骑兵战士,成为家族走出的第一个军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电视剧《亮剑》中,骑兵连与日军拼杀至最后一人仍然坚持进攻的镜头,让很多人至今印象深刻。我们连队日常劈刺训练也是类似的场景:在广阔草原上策马奔驰,身后掀起滚滚的黄尘,我们抽出雪亮的马刀,在150米距离内,让竖起的7个高低不同的模拟假人瞬间“人头”落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练兵即备战,帅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苦训练,好的骑手都是摔出来的。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腹地,哪怕是散步,也相当于在平原地区负重20多公斤行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兵面临的第一关是颠马,就是让四马蹄交替抬起,扬着脖子前进。因为颠动大,不少新兵开始时有畏难情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记得我参加训练的第一天,连队分给我一匹叫“枣红”的军马。这匹军马是连队里最烈的马,队里不少好骑手都在它身上吃过苦头。刚领到马时,我就想尽快驯服它,就起身跳上马背,没想到它发疯似的前后两头跳,不到10秒钟,我就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满脸是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6月,我主动请缨,担任新兵训练教员,带着他们练习控马卧倒、乘马越障、双刀劈刺、马上射击等高难度动作。一天训练下来,臀部磨烂出血,甚至脱衣洗澡都很困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俗话说“好马不卧”,就拿控马卧倒来说,它们毕竟不是人,不懂得避让战场上的危险。我们必须让它们学会依照命令快速卧倒,有些军马不断试图爬起来,只有竭尽全力才能控制它们,不让它们起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在马背上训练双刀劈刺,重约4斤的战刀,劈上1000次,手指会磨出血泡,胳膊麻木到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因为训练时双手脱缰,仅靠大腿夹住马肚。我们每天有8个小时骑在器材上,甚至休息时,大腿间还夹着凳子,双腿常常肿得上不了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骑兵训练作战讲究“人马合一”,我们和军马长期相伴,是最亲密无言的战友。我们常常听长辈讲起2010年玉树地震时发生的故事。当时,我们骑兵连的马厩坍塌,现场惨烈的嘶鸣声让所有人的心揪在一起。但没有什么比群众的生命更重要,大家为了在第一时间抢救被埋群众,忍痛放弃了抢救这些“战友”的最佳时机,最终54匹军马壮烈牺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总有人问我:“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还需要骑兵这个古老的兵种吗?”如果你到过青藏高原,看到大面积高低起伏的高寒山地,你就会明白——在这里,传统步兵行动受限,骑兵能依托自身的优势,完成追击、围捕、搜剿、侦察等特殊任务,维护地区安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常年和马生活在这片草原上,连队里也有了骑兵特有的味道。我觉得,这既是军人的味道,也有牧民的味道。平时,战士们放马路过村里,会停下来喝碗茯茶、吃碗酸奶;牧民家有了牦牛肉,也会给部队送来一些;20多吨的马料送到营地,牧民还会亲自过来帮忙卸草。在这里,连队和牧民就像一家人。老乡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年,玉树上拉秀乡遭受暴风雪灾,数百名牧民被困。大雪封山,车辆无法出入,于是我们赶去救援,及时把生活物资送到了他们家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夏天,几只狼把巴塘乡的一头牦牛咬成重伤,但乡政府的兽医不在,不治的话不到一周就会死。接到电话后,我们赶去给牛缝针、打吊瓶,每三天清洗一次伤口,受伤的牛两周后就痊愈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一年,7名游客到巴塘乡旅游,出于好奇拿着小铲子在山上找虫草,被牧民阻拦,因为言语不通,差点引发冲突。我从连队马场火速赶往现场调解,最终化解了误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始终没有忘记祖辈的教诲和“一息尚存,战斗不止”的骑兵精神。无论是“高原民族团结模范连”还是“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这些荣誉对我而言,更多的是心头沉甸甸的责任。我不能给家族抹黑,也不能辜负那么多老乡对我的期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句诗写得很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虽然骑兵时代已远去,但“骑兵精神”永不磨灭。未来,我会继续发扬家族传统,扎根高原,打造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现代化骑兵连,让五星红旗继续在巴塘草原上高高飘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是新青年尼都塔生,谢谢大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cY1o5HuZ2\" img_width=\"741\" img_height=\"549\" alt=\"“骑兵连,冲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5年大学毕业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繁华的一线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偏远的玉树藏区之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选择回乡做一名骑兵战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为家族走出来的第一个军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clBoDTSlc\" img_width=\"741\" img_height=\"549\" alt=\"“骑兵连,冲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而这个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离不开家族长辈的言传身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康巴贵族家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东坝“百户”将一心向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守护人民的精神代代传承\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e61YOW3u9\" img_width=\"741\" img_height=\"549\" alt=\"“骑兵连,冲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0年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的曾祖父土登宫保在囊谦地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他的祖父彭措旺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为家族里的第一个共产党员\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eJBsMOAP4\" img_width=\"741\" img_height=\"549\" alt=\"“骑兵连,冲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2010年4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的父亲东坝阿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带病从医院跑出来赶赴灾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晕倒在救灾一线\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lcB6mTaNf\" img_width=\"741\" img_height=\"549\" alt=\"“骑兵连,冲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常年相伴、意气相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骑兵和军马是最亲密的战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在玉树地震发生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骑兵连为了抢救被埋群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4匹军马壮烈牺牲\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lsFJ5iXqi\" img_width=\"741\" img_height=\"549\" alt=\"“骑兵连,冲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如今,他的电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了牧区的“服务热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群众遇到困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军民就像一家人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ZzGm8BpRGm5g\" img_width=\"741\" img_height=\"549\" alt=\"“骑兵连,冲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青年说×康巴汉子尼都塔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访谈实录 尼都塔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为什么选择去军校读高中、读大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当时初中毕业,部队到我们玉树来招生,那还是头一次,我也是第一批。当时可能对我来说,军人也只是从长辈那听到的和自己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对军人更多的是对军装的崇拜,喜欢枪,喜欢军人,只是很朦胧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刚好那一年,我记得特别清楚,初三毕业那年在放《士兵突击》。就在那个卡车后面,那些战士就从车厢里面往外望,我们也在后面看着他们。那时候,我们就追着卡车喊“许三多”,没想到几个月后,我也到军营里去了。高中毕业,在选地方大学和军校的时候,我还是选了军校。我感觉,选择军队可能是我最重要的决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从“小鲜肉”到“糙汉子”,在高原上当兵是什么体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首先作为军人,其实我没有太在意过外在,只是说常年在高原上工作,无暇顾忌。你们眼中从什么鲜肉变成什么腊肉,反正对我来说,感觉这也算是我做的一点贡献吧!起码在高原上,我们每天都很努力地去工作、去训练,我相信,高原的风把我吹得更健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骑兵连身上有什么绝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我们连队老指导员当时发明双刀劈刺,就是两个手各持一把刀,在马背上进行劈刺的动作。这是我们连独创的一个动作,也是我们连队压箱底的动作,其他连队都不会。肯定也有人会问:“你们为什么练劈刺?”其实说实话,在现代战争中,我们拿着马刀去砍敌人的装甲车,这是不现实的,应该也是不会发生的。只是说,我们通过练骑术科目中最难的科目——劈刺,来提升我们的骑坐水平和骑术训练水平,以训练促进训练,用训练来检验我们的成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军马和骑兵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骑手的最高境界就是“人马合一”。像我们一些老同志,一匹军马已经和他搭档五年、八年、十二年、十六年的这些老班长,他们就可以做到“人马合一”。他们到训练场上去,叫自己军马的名字,马就会主动过来靠到他们身边,然后上鞍子,动作都非常迅速。训练之余,把缰绳一松开,马就跟在那个人的后面慢慢走,他走到哪马就走到哪,很有灵性的。我相信,这种东西才更能体现出马和人的默契,更多的还是情感上的一些互动,我感觉像兄弟,无言的战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现代化骑兵连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骑兵这个兵种已经在大多数国家或者说我们现代军事上,已经退出了它的历史舞台。我军现在象征性地保留我们这些骑兵连队,所在的位置也大多数是我们高寒山地这些地方。在这里,其他兵种可能会不同限度地受到地貌或者高原这些山地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也可以反过来这么想,我们下了马是步兵,而且我们也配有一些运输车辆。我们是传统步兵延伸骑兵的功能,跟普通步兵连队装备是一样的,也训练他们所有的科目。但是,到了一些车辆和人类无法通过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马匹进一步地去完成一些比较特殊的任务。我们是现代步兵和骑兵融合的延伸式的一个兵种,和以前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纯粹地靠畜力机动是不一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马上宣传队”主要干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当时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理论自学,然后想把这个事情也传递给更多的老乡。我个人有着双语的基础,也是边学习边讲。其实,当时去给老乡讲的时候,我们的收获是很大的。有些老乡确确实实因为信息闭塞不太关心,你去跟他讲的时候,他才会知道:“哦,是这样吗?”才会发现这次会议对他们的影响和改变是很大的。但也有很多老乡其实是很关注的,当他们问我们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还会发现:“哎呀,我们还需要学习,很多都不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祖辈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70年前,我的曾祖父就选择了党,选择了和人民站在一块。曾祖父在去世之前留下了“凡东坝族人必须跟党走,绝不可三心二意”的祖训,这句话对我们整个家族影响非常大,也是我们现在视为家训的一段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对你人生影响最大的人是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是我的父亲,然后还有军队对我的影响。首先还是父亲,在我们老家那小地方,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已经是一名领导干部,他给了我最好的教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新青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答:青年人肯定会老去,但是青年人永远都会在。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比起上一代人,面对社会上的、生活上的更多压力和诱惑。我感觉,各方面对我们的个人成长、三观的建立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是说,在我们这个年代,更需要信仰。反正我觉得,我身边所有的年轻人,都觉得以后会比现在好,只要现在好好努力。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好的:把握当前,心怀信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练兵就是备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缺氧不缺精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青年,团结就是力量!\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9326605231068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