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勤背后,数百万江北人民在假装着生活

在南京,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一江隔南北。而是,在地铁3号线柳州东路站,你挤不上车头,我也挤不进车尾!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过江成了在市区上班江北人民的痛。

以为坐地铁就能不迟到?呵呵……

以为开车走纬三路就能不迟到?呵呵……

以为坐轮渡走水路就能不迟到?呵呵……

自从2015年江北成为国家级新区后,这里成了越来越多南京人和“新”南京人的定居之所。

威尼斯水城、天润城、明发滨江新城成了江北地盘的三大巨头,小区庞大,人口密集,许多宁漂聚集于此;江北地铁线路虽多,但长江大桥封闭维修后,承担主要交通压力的还是地铁三号线。

人口众多,交通线路却很单一,自然而然,通勤成了每天拖垮江北人民的第一件事。

1

相比柳州东路,住天润城要懂得知足

在南京,没有人不知道柳州东路的传说。这个地铁过江后的第一站,是江北居住最繁密的地带。

柳州东路的拥堵一度超越了新街口,在这里仿佛能看到北上广的缩影。

小J是地铁三号线的第一批受益者。2015年,这个外地姑娘买下了威尼斯水城的二室一厅,成了“新”南京人。

幸运地是,地铁三号线也在这一年开通,有了地铁,过江上班方便很多。

然而3年来,小J每天早晨6点起床,7点不到就已经赶到柳州东路站,但依旧没有一天能够坐上三号线的座位,哪怕她现在已经有孕在身。

天润城是柳州东路的前一站,虽然只有一站之隔,但明显幸福感有了提升。许多刚来南京谋生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在天润城租房,闺蜜小M就是其中一个。

“房租便宜,折腾就折腾一点吧。”是大多数租房年轻人不谋而合的想法,与此同时,他们也为便宜的房租付出了代价。

小M每天早上的上班路就是一个跟时间赛跑的过程。

7:00闹钟响起,不能赖床,坚定地一跃而起;

匆匆忙忙洗漱,根本来不及仔细化妆,得在7:45准时出门;

一路快走,7:54赶到天润城,刷卡进站;

拉着吊环,一路摇摇晃晃,稍作休息,在8:18抵达大行宫;

换乘“赛跑”开始了,摇醒懵懂的脑袋,在拥挤的人潮中挤上二号线;

这还不是终点!

9站之后到达元通站,终于……可以换成十号线啦!

8:50出中胜站,最后的冲刺开始了,一路小跑着,一定要在8:58进入公司打卡范围。

如此,历经19站地铁的清晨赛跑才算终结。

只要有一个环节有了差错,等待小M的就是50块的迟到罚款。

同样住在天润城的还有新婚的小C。小C的工作地点在新街口,“享乐型”人格是不会允许自己站10站上班的。

小C宁可和老公一同早起,往回坐4站,从始发站林场坐上座位,这样就能在地铁上互相依靠着打盹补觉。

2

开车党堵到想辞职

你在三号线上挤得胸口发慌,我在纬三路上堵到地老天荒。

2015年7月,纬三路过江隧道全线贯通。尽管纬三路通车后因为路线曲折,出入口较多(仅江南段就有3个入口,4个出口)、道路拥“堵”等原因饱受诟病,但不得不承认,它的通行极大地改善了长江大桥的通行压力。

随着长江大桥封闭维修,纬三路更加成了江北人民过江出行的首选之一。但开车族们在纬三路上感受到的“堵”也上了一个新高度。

曾经号称5分钟免费过江的纬三路,免费依旧有着强大吸引力,但5分钟恐怕早就难以实现。

小F就是深受纬三路“伤害”的有车一族。为了赶在9点前打上卡,小F除了早出门别无他法。

早晨7:25,很多人的闹铃刚刚响起,可这时候,小F已经启动了汽车发动机。只有这样,她才能保证在8:35到达公司。

虽然离上班还有25分钟,但如果小F再晚五分钟出门,就不能保证9点能打上卡了。

一旦哪天半道儿遇到事故,迟到更是在所难免。“有一回又是下雨,又遇到交通事故,我开了一个多小时都没能进隧道。”那个月的全勤奖自然而然地失之交臂。

小F曾经一度想辞掉工作,但看看房贷只能继续“搬砖”,逼迫自己习惯纬三路的拥堵。

3

不是吹牛,我每天坐船上班

2016年10月28日,长江大桥进入长达27个月的封闭维修。

从那时起,浦口码头往中山码头的宁浦线轮渡就开始承担一部分江北人民的通勤压力。

每天一早,浦口码头的电动车大军场面震撼。一边哈欠连天,一边排着队等着上船,“等待”是这些选择轮渡的上班族最为耗时的事情。

宁浦线轮渡每天早晨5:30就开航,6:30—9:00是通勤高峰期。轮渡本来20分钟一班,但在高峰期根本没有时间限制,船一满就启航。

老王是大桥封闭后跟轮渡天天见的江北人。因为每天上班得带着塑料桶和电钻,所以电动车是他不能抛弃的代步工具,因而轮渡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如果大桥不封闭,老王不过20分钟就能到工作地点。而现在,他光等候上船的时间都得花30—40分钟。

老陈是老浦口人,轮渡是他近6年的主要交通工具。老陈熟知每天早晨浦口码头电动车的拥堵,他机智地把自行车停放在中山码头。

每天老陈只需步行几分钟就能登上轮渡,避免了电动车半个多小时的排队时间。过江后,再骑个20分钟就能到单位。

4

深夜打车回江北,走高速花了160块

江北人上班各有各的苦,江北人回家又何尝不是。

说到这个,闺蜜小M又有话要讲。小M在河西做新媒体,工作年头虽不长,但在加班方面却称得上“前辈”。一周上五天班,至少有四天是9点后下班。

最晚的一次,小M到11:45才下班,而这个时间点地铁早已停运。尽管公司有给他们报销加班打车费的福利,但报销的60块并不够小M回家一趟。

深夜,司机走高速送小M从河西回到了天润城。企业支付60元,个人支付了106元!

“要不是家里还有狗子在等我,我真就在公司附近找个宾馆住下了。”

年轻人的字典里没有“容易”二字。抱怨完,大家依旧按时早起,按时出门,各自奔赴在匆忙的上下班路上。偶尔,下班路上的一束鲜花,就能慰藉疲惫的身躯。

通勤拖垮的江北人民,其中可有你的身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