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收藏或关注,不然以后找不到哦! 本文供稿人:中华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

对于造假账的诸多方式与方法,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有不同的表象与不同的特点。尽管有的造假手法甚为精妙,做假的形式甚为隐蔽,不易被人察觉,但还是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留下蛛丝马迹,这为我们查处假账提供了线索和痕迹,也为假账监控和检测系统捕捉目标提供了对象和观测点。

尽管造假手法甚为精妙、形式甚为隐蔽,但假账具有这些特征:

中华第一财税网头条专栏:假账手法大曝光及反假账技法

假账的主要特征如下:

(1)与正常生产经营和管理业务的非对称

做了‌"手脚"或发生了造假的会计核算数据不能正常反映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业务,会计核算数据与业务活动不能一一对应、相互印证,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在会计核算中没有反映或没有全面、准确地反映,而会计核算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相悖或相互矛盾。

(2)会计资料之间的勾稽关系被破坏

出现了原始凭证与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与会计账簿、总账与明细账、明细账与序时账、序时账与总账、账簿与实物资产、账薄与报表、报表与报表、主报表与附表之间的不相符和非对称,账簿与账簿和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证账表物之间正常的勾稽关系遭到损坏,不能相互查验和追溯,不能协调与沟通。

(3)正常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发生倾斜

账务体系中既存的比例关系出现倾斜,正常的对比关系难以维系。例如,某企业正常情况下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2%,但造假行为使之(没有相关业务背景地)较大幅度提升为24%。又如,某公司没有出色的经营业绩,销售利润率却长期高于在业同行14%以上,等等。这种倾斜有的是低级错误,人为痕迹明显,较容易被发现。容易出现倾斜的比例关系在账簿体系中甚多,如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与工资总额、盈余公积与税后利润、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原值、利息与本金、折合资金与外汇汇率、存货原值与减值准备等等。

{!-- PGC_COLUMN --}

(4)会计资料出现不可解释的账项、数据,明显违背常理或自然规律

造假后的会计资料未及时修正、弥补,外露出异常;所列会计资料数据不能正常解释,无法自圆其说,找不到事实和证据进行验证;有的假数据、假业务明显违背自然规律,与常理不符。例如,有的建筑工程高工冒算,建筑工程人员出工日数超过其日历工作时数。又如,在冬天发放防暑降温费,夏天发放烤火费,修理工具的成本超过新购成本,等等。

(5)会计核算的程序发生异常,有关会计核算数据缺乏

造假的会计数据当其失去作用后,当事人可能将其消除,以除后患,因此导致某些会计资料的缺失。这种缺失可能是整体缺失,也可能是部分缺失;可能是借正常手段消除(如利用重组、整理、重置等手段),也可能用非正常手段(如借口丢失、发生火灾、损毁等)消除;可能是人为销毁,也可能借外力销毁(如计算机会计核算发生病毒、利用停电等)。由于会计资料缺失,使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结果不能得到全面正常的反映。这种缺失在计算机会计核算环境下较容易实现。

(6)存在修改和掩饰痕迹

为了掩人耳目,造假行为人往往对原会计核算资料进行修改或掩饰,这是模糊故意造假与工作失误的界限的常用手法之一,旨在应对审计监督和会计查账,转移和阻挡检查、监督人员的视线,将水搅浑,使财务造假行为蒙混过关。修改和掩饰的方法很多,有抠、挖、撕、刮等物理方法,也有药水退色、变色、变造等化学方法。修改和掩饰手法是丢卒保车的方法。它将某些异常的痕迹和线索突出表现出来,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工作闪失,掩饰的是财务造假和经济领域违法乱纪活动的实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