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来学习《道德经》的第三十一章。老子前边讲了“铦袭为上,勿美之”,锋利的兵器要把它给遮盖上,给它封藏起来,你不要赞美兵器,这地方讲的很清楚,老子说不要赞美兵器。

老子接着说“若美之,是乐杀人也。”你要赞美这兵器,你就是乐于杀人。“夫乐杀人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这样的人他不能“得志于天下”,让他当领导是不行的。老子接着讲“是以吉事尚左,丧事尚右”,古时的礼节办吉事喜事的时候,人要站在左边,排在左边。办悲哀的丧事的时候,办要往右边排,要站在右边,这左右是有区分的。我们前边讲了,古人认为左边属阳、右边属阴,左边是阳升、右边是阴降,所以有这么一个排列的方法。

老子接着讲“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古时部队站排的时候,大小官站排的时候,正常的情况下,左边是吉利的,右边是不吉利的,左边是吉事,右边是丧事,可是部队站排的时候,官越大越往右边站。“偏将军”就是传令,让在下边执行,所以“偏将军”地位低。地位低的人在部队里站排,他靠左边。“上将军”,决定战争命运的,这场战争杀多少人的,他站在右边,那种丧事的位置上,所以老子说“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也就是说部队打仗排位的方式,完全是按照办丧事的方式来排列的,所以说“言以丧礼居之也”。

老子接着讲“杀人众则以悲哀泣之”,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打仗时如果杀人多了,这杀人包括杀了对方的人,也包括杀了自己的人,因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您杀了一千个敌人,自己也会损失掉八百人的,因为要拿刀对砍。当战争时杀人杀多了以后,虽然你战胜了,还要“以悲哀泣之”,要以悲哀的状态去哭泣他,觉得伤害了众生,伤害了生命,这事不是好事,“以悲哀泣之”。

老子接着讲“战胜以丧礼处之”,真正有德行的人战胜了要知道是我的德行不足,没有靠德行来让对方归属或者是顺从等等,我靠争夺来解决问题、靠战争解决问题,结果杀了这么多人,所以要以丧礼来办这个事,就是办庆功要以丧礼的这种模式来办,要以这种心态去做事去。

到这儿第三十一章就全部结束了。这章说整个打仗按照丧礼来办,老子告诉大家,争端、武力争执、冲突是不得已才用的,用了以后你要知道是因为我的德行不够,我没有做好前期工作,结果最后用到了冲突。老子告诉大家一个理念,就是尽量不要去用冲突,不要去用武力来解决,一定要先做好自己,把自己实力增强,把德行提升,靠这些真正的实力去解决冲突,真正没办法了才去用战争、冲突,这是老子的思想。

实际老子讲了,在生活中有两部分内容:主要内容是过好生活,建设好生活的本质,这是建设这部分的内容;另外一部分是边际有点冲突,你的范围和别人的范围有点冲突,没有协调好,这是占生活不到1%的内容,但是如果您看不清整个的整体,您把1%当作全部了,整天跟人斗,而忘记我们生活是要过好自己的日子,结果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人生主要精力要放在建设上,冲突是其中很小很小的部分,能用建设、用实力提升,用德行感召大家,取得和谐,那是最高境界。实在不行了,才有冲突,但冲突是不得已才用的,要很悲伤的,用完了很悲哀的,因为我们何至于到这种地步呢?所以我们的人生应该把精力放到建设上,不要因为一点点小冲突,就认为它是世界的全部,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到那上去了,那你的人生会不幸福的。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古法育儿心经

部分内容来自 I 罗大伦博士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