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4+7"集采中标品种监管工作调度会,研究部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特别是"4+7" 集采中标品种的监管工作,全力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出席会议并讲话。

大招已经准备好了!

何为4+7带量采购

2018年11月15日,《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在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公布,采购目录共31个品种,多为慢病用药和常见用药。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的范围包括了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7个省会城市——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共11个城市,因此简称为"4+7"。带量采购是指一种新的招标方式,从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即仿制药须与原研药疗效及质量一致)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筛选试点品种入手,国家组织开展药品集中采购试点,以此降低药价,减少企业交易成本,引导医院规范用药。带量采购,重点在于控制医保费用。

大招已经准备好了!

采购品种及数量:

大招已经准备好了!

4+7带量采购给咱老百姓带来的影响深远

大招已经准备好了!

1、 仿制药价格将大幅下降

目前,4+7带量采购预中标结果已经公布,部分产品如恩替卡韦降价90%,恒瑞厄贝沙坦降价60%。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本次11个试点城市在采购中,药品拟中选价平均降幅为52%。集中采购促使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进口药品有大幅度下降,其中两种进口药在同国产仿制药竞价中,以低价拟中标,降价幅度分别是76%和68%,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低25%以上。

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药品价格虚高。"虚高"的原因有多方面,现行招标采购中,普遍只招价格不带量,企业缺乏销量预期,销售成本居高不下。同时,采购主体层级低,力量分散,议价能力弱。药品采购、使用、医保支付、货款结算等措施衔接配合不够,难以协同发挥作用。

2、 未来带量采购品种更多和城市覆盖更全

受限于目前一致性评价进展,第一批带量采购的品种只有31个,未来肯定会扩大范围。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完成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仅有34个,占市场总量相当有限。

试点范围方面,目前虽然仅仅是11个城市,但都是大城市,也是以往医疗改革最难的地区。这些城市一但完成试点,向全国推广将更加迅速。

此次招标的总金额约60 亿元,约占全国的市场规模0.5%,招标量占相应品种在11 个城市的30-50%份额,占全国约10-15%。

3、 医保控费,支出结构更合理

以前医保大部分的支出都用在了药品上,相当一部分是给到了辅助用药以及过期的专利药、国内的仿制药,如果这块不加以调整,创新药、进口药就进不去医保,有着亟需解决的不合理性。

带量采购是一个实现手段——压缩整个药品占医药服务的支出占比,快刀斩乱麻好过慢慢的拖,毕竟人命等不起。

4、 药品质量将大幅提升

此次参加集中采购的药品,必须通过一致性评价,也就是说中国部分仿制药,要达到和有专利的进口药质量疗效一致的水平。集中招采也给严格抓药品质量的制药企业更广阔的销售空间。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 钟东波:对竞争秩序的改变,战略性购买作用,跟我们一致性评价形成互动和配合。

目前,中国规模以上的制药企业7000多家,小而散的情况非常突出,而要通过中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必须要从药品质量和制药规模上有大的提升,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