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对于清朝来说是个多事之秋,当南方太平天国的战事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场遍及河南、山东等地的捻军起义又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陕西、甘肃又爆发了回民起义。一时间,清王朝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此时,一个名为阿古柏的浩罕军官(今乌兹别克斯坦)趁清朝内乱,越过天山山脉来到了新疆喀什。作为伊斯兰教的忠诚信徒,阿古柏利用新疆地区回民众多的优势很快就将势力发展起来,并快速向东扩张。

1867年,阿古柏建立“洪福汗国”,并一统南疆。1870年,阿古柏又发兵攻占了达坂城、吐鲁番、乌鲁木齐、玛纳斯,切断了北疆和河西走廊之间的联系,并收降了以白彦虎为首的陕甘回军残部,实力进一步增强。同年,俄国出兵占领了伊犁。清朝军队一退再退,仅能守住哈密、塔城等少数据点。一时间,新疆大局岌岌可危!这时,已经平定捻军起义与陕甘回乱的清朝内部却对是否用兵收复新疆展开了辩论,这就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论”与左宗棠为首的“塞防论”之争。

李鸿章认为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况且自乾隆平定新疆一百多年以来,每年都要花费数百万两打理这个无底洞。如今,又要竭天下的财力去赡养大军西征,实在是得不偿失。反之,若依从英国人为阿古柏提出的条件,允许阿古柏政权独立,只要其答应年年进贡即可。如此,一则不为西征而劳师动众,二则又可全力防守海疆。深谙地缘政治的左宗棠反驳道,”如果丢失新疆,那么这块土地不是被英国势力控制,就是被沙皇俄国鲸吞,中国也会失去西北边防的关卡要塞和重镇,使西北边防无以屏障。到时,中国边防的兵力不但不能削减,反而会大大增加。从全局来看,将新疆拱手让人的后果,对内会丧失民心;对外也必将助长列强的侵略气焰,更不利于海防!“

面对二人不同的政见,清朝皇室成员,时任军机大臣的文祥亲自过问了这件事。他赞同左宗棠的见解,并亲自去向慈禧太后陈述了利害关系。于是,清廷遂下诏,“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国事而自任,只要边地安宁,朝廷何惜千万金,可从国库拨款五百万,并敕令允其自借外国债五百万。”随后,一场历时一年半的收复战拉开了帷幕。

新疆,自古被称为西域,亦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虽然新疆很大,但却荒漠居多。用一句话来描述新疆的地域特点就是“三山夹两盆”。三山指的是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两盆指的是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当然,准噶尔盆地腹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塔里木盆地腹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占去了新疆大部分地域。所以,时至今日,生活在新疆的居民也多聚集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带。

清朝时,以天山为界,新疆被分为南北两路。北路以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巴里坤为四大支撑点。南路则相对繁盛,有东、西各四城。西四城为喀什喀尔(今喀什疏勒)、叶尔羌(今喀什莎车)、英吉沙(今英吉沙县)、和阗(今和田);东四城为阿克苏、库什、库车、喀拉沙尔(焉耆县)。当然,在塔里木河及其分支的滋润下,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还有很多,但此八城却是控制新疆南路的关键。

此外,若中央王朝进入新疆,多会经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瓜州。随后,行人会来到进入新疆的第一道大门——哈密。所以,欲进入新疆必先控制哈密。这一点,从汉朝与匈奴争夺西域,必以先控制哈密为关键一步便可看出。同时,作为天山南路第一道大门的哈密北侧的巴里坤又是进入天山北路的第一站。前文已述,清军虽然被叛军不断压缩,但还是牢牢地守住了塔城、巴里坤和哈密一线,这也为后来左宗棠的大军进入新疆奠定了基础。同时,虽然沙俄已经占领了伊犁,并将触角伸向了准噶尔盆地,但却被硕果仅存的精河县民团首领徐学功击退。

面对新疆纷乱的局势,左宗棠考虑到,“关内关外用兵虽有次第,然谋篇布局须一气为之。以大局论,关内肃清,总督应移驻肃州,调度军食以规乌鲁木齐。乌鲁克复,总督应进驻巴里坤,以规伊犁。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如果乌鲁木齐城克服,“我威维扬”,再大兴屯田以保证长期后勤供应,安抚新疆各部族耕牧如常。如此,“即不遽索伊犁,而已稳然不可犯矣。乌城形势既固,然后明示以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所以,在通盘考虑后,左宗棠立刻抓住了收复新疆的要害,“不在先索伊犁,而在急取乌鲁木齐。”于是,左宗棠便定下了八字方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大意是先联合精河县等地的民团底定北疆,断绝沙俄北窥之心,并将阿古柏封死在南疆中。然后集中兵力攻破盘踞在南疆的叛军。同时,鉴于新疆地区调兵运粮的不便,左宗棠屡屡告诫部下一定要各部配合,缓缓地齐头并进,使敌人无可乘之机,最后再收紧包围圈。但是,当包围圈一旦成形,那么大军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攻灭敌军。

1876年,左宗棠自兰州进入肃州(今酒泉),随后清军分三部分进入新疆。当时,左宗棠做了如下部署。清军一部防守巴里坤,一部驻守哈密。同时,左宗棠又率步兵、马军共29营分别驻守在酒泉、玉门、敦煌之间,并告知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塔城等地清军加强警戒,以防叛军北逃。1876年,刘锦棠收复乌鲁木齐,精河县的徐学功又配合清军扫清了北疆的叛军。随后,清军自乌鲁木齐开始陆续南下,与驻守哈密的清军东西合攻收复了吐鲁番。阿古柏屡战屡败之下绝望自杀,其残部逃窜喀什,并于途中内讧,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杀弟掌权。清军一路追击,于1877年冬季来临前接连收复南疆东四城。

此时,阿古柏集团驻守在和田的军队头目见伯克胡里即将败亡,遂起兵配合清军攻打叛军,却反被杀败。1878年1月,清军趁机再度进兵,直扑敌军喀什老巢。身在和田的伯克胡里见局势不利,遂弃守和田,窜入俄国。此时,经过一年半的作战,除伊犁之外,清军将新疆全部收复。其后,清庭一面派员与沙俄谈判,利用先前的相关协议据理力争,一面又让左宗棠起三路大军兵临伊犁城下。此时的沙俄因与土耳其征战,消耗了国力,在各方的压力下最后不得不撒出伊犁,至此,新疆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土重归清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