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从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第一手资料却消失了。

郑和下西洋前后历时二十八年时间,曾经留下大量珍贵而繁复的文献资料。然而,这些资料,竟然在几十年后的明朝档 案库中不翼而飞,并且从发现档案丢失的那一刻开始,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五百多年,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依然石沉大海、不见踪影。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宪宗朱见深要再次组织船队下西洋。这时候距离郑和最后下西洋过去只44年。这时候就需要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作为参考,《航海日志》就更为重要。这些资料当时应该藏在兵部档案库里,但当宪宗皇帝派人去找的时候,这些资料却不翼而飞了。

到明万历年间,有了一本书面世,即刻本的《殊域周咨録》。记录明代周边国家情况,其中就包括这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情况。它的作者是当时的职业外 交官严从简。这也是郑和下西洋一百年后有人第一次提到那批资料的下落:被当时兵部一个郎中刘大夏销毁了。原因是他觉得下西洋耗费巨大,于国无益。销毁资料避免以后再有类似的行动。

很多人坚信这种说法,也有人提出质疑:

《大明律》严厉处罚销毁档案者;该记载有“移花接木”之嫌(《明史》中记载过刘大夏一个藏匿了文牍的事,注意,只是藏匿不是销毁);刘大夏墓志铭中没有记载(藏匿文牍被记载了,而销毁文件没有)。

结论:刘大夏根本没有销毁郑和下西洋档案。

又有人提出可能因为管理不善,(来自于万历时期一名宦官写的书,记载了因为楼宇、书虫、霉变,甚至火灾等原因),至大量档案损失。

总之,巨大的档案如何消失的,至今没有定论。郑和下西洋的文字都是来自间接记载,第一手的资料已经不在了。

目前中国唯一一件,可以确凿证明是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物品就是湖北梁庄王墓出土的一枚金锭。如今,它在湖北省博物馆“梁庄王墓”展厅中展出。

明代藩王娶亲,一般朝廷会赏赐金锭作为聘礼。梁庄王前后有过两个王妃,所以在墓中出土两枚金锭。在众多的金银器中,这枚金锭本来并不显眼,直到考古人员发现上面的文字: “永乐十七年四月,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 金壹锭 伍拾两重”。

这块金锭上铭文记载的时间,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完全相吻合。按照《明实录》记载,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时间正好是永乐十五年五月至永乐十七年七月之间。而这块金锭的文字表明,购买的时间正好是郑和回国前的3个月内,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还没回来。这个金锭的金料是在东南亚那里买的。

这枚金锭目前中国唯一一件,可以确凿证明是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物品

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确定为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实物

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金料做成的金锭

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确定为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实物

另一枚永乐十四年记文的金锭

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确定为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实物

湖北省博物馆所藏明梁庄王墓出土的两枚金锭

推荐相关阅读:

爱上博物馆之明朝王妃的首饰有多精美

你好2019,金如意组团来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