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到过一段关于阅读重要性的话,触动很深:

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太孤单;

如果你不会教孩子,请教他阅读,书会教他,只要拿起书,他就能与各路大师进行一次深度的免费对话;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终将离开孩子,不再能为他出谋划策,遮风挡雨,也请教他阅读,未来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们仍可以培养孩子阅读,让孩子永远与知识相伴。

这是笔者迄今为止读过的对阅读最好的诠释。

对于孩子而言,在这个提倡终生学习、深度学习和全民阅读的时代,学会阅读、持续阅读、享受阅读已然是一门人生必修课。

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ta阅读,因为书会陪伴其左右!

那么,对于儿童而言,为什么要去阅读呢?

虽说有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实践中明白,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那是因为一个人的直接体验是有限的。

而阅读本身却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一点。

所谓,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阅读之于成人,就好比旅途之于旅人,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而儿童阅读的意义正如孩子的特性一般,充满着不确定性。

正如李利安·H. 史密斯(Lillian H. Smith)在其儿童文学理论经典著作《欢欣岁月》(The Unreluctant Years)所言:

对于儿童来说,读到一本好书,是一种特殊的体验。愉快地享受了阅读经验的儿童在此过程中得以成长,而他个体的身份也注入了某些新的内容。现在的他将更容易接受心得理念与印象,这一切都将照亮他接下来的全新历程。他获得了某种持久永恒的东西,没有谁能将它夺走。

儿童在阅读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正如他们在生理上的成长一样。一个小孩也许会经过从起初读童话,到阅读关于维京人的书籍,再到对火星感兴趣这样的转变。但是,他永远也不会丧失从童话故事中获得的想象力……所有他心怀喜悦阅读过的书籍,都会成为他未来阅读的基础,它们会促使他萌生出一种想要阅读更多书的渴望与需求。

可见,阅读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阅读不是功利的,而是生活本身的。

那些现实抵达不了的地方,阅读可以抵达;那些开始萌芽的小小疑问,阅读可以解答。

阅读可以带给儿童无穷的想象力,让他不再需要一味地依赖成人,便能自己主动去认识世界、融入文化、找到自我。

儿童阅读关乎的,是儿童的成长。

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ta阅读,因为书会陪伴其左右!

每个孩子都是读者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我的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观念,即每个人都是读者。

《书语者》的作者唐娜琳·米勒(Donalyn Miller)根据阅读偏好和阅读水平的不同将读者分成三种类型及应对策略:

1. 发展型读者

他们并不一定排斥阅读,只是认为自己也许永远不可能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怀有自卑感。

他们需要的是:

大量的独立阅读和清晰的阅读指导。

2. 休眠型读者

既无阅读兴趣,也无阅读动力。

他们需要的是:

大量的阅读时间、自主的阅读选择和重视自主阅读的课堂环境。

3. 地下型读者

他们是阅读中的佼佼者,但认为学校或者成年人规定的阅读与他们喜欢的阅读完全是两码事。

他们需要的是:

尊重其阅读兴趣,并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

可见,即使是那些对阅读毫无兴趣的孩子,也是潜在的读者。

要想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就必须让孩子自己相信他有能力完成阅读。这里就需要大人的帮助了。

对于家长而言,不要错过孩子的任何一次阅读成长;对于老师而言,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学生的阅读成长。

一罐读书在调动孩子兴趣、增加孩子与书本的互动性上花了不少心思。通过沉浸式视听体验,更有助于激发孩子主动阅读的兴趣。

确立了上述观念,我们就要从保证充分自主的阅读选择和充足的阅读时间以及建立有效的阅读反馈着手,帮助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

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ta阅读,因为书会陪伴其左右!

充分自主的阅读选择

儿童选书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要仰赖于成年人。换言之,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对于儿童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有着错误的理解,必然会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更甚者将有悖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初衷。

那么在给孩子选择图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
  • 选择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书
  • 选择作者知名度较高的书
  • 选择出版社知名度较高的书
  • 尽量选择“原著”而非“缩印本

真正的读者都会“偷”时间来阅读

我们要为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留出时间。既然我们认可阅读的价值,就理应为阅读留出时间。

  • 对于低龄儿童,每天在孩子睡觉前花15分钟给孩子读他可能感兴趣的书,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阅读兴趣。
  • 对于那些有自主阅读能力的孩子,可以选择睡前、午后或某个安静的时刻,大人小孩各读各的书。
  • 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老师帮助孩子建立阅读兴趣的作用不可小觑。提供固定的课堂阅读时间,或者将课前的热身时间改为阅读时间,哪怕只有15分钟,既能使孩子更容易进入课堂状态,又能够帮助孩子在书本知识与课外读物之间取得平衡。

总而言之,无需等待一个完美的环境出现才开始阅读。此时即是阅读时间;此地即是阅读地点。

积极有效的阅读反馈

正如大多数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在学业上取得进步那样会采取激励政策,在读书这件小事上,同样应予以及时有效的鼓励、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有所进步,家长就要作出正向的肯定。可以和孩子分享共读一本书的感受,让孩子试着推荐自己阅读的书并说服你去阅读都是有效的反馈手段。

此外,成人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阅读兴趣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在你想尽办法让孩子爱上阅读之前,自己也要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终身阅读者哦。

记住,阅读的回报是阅读本身。

文字编辑/豆包老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