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这里的法规是指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不包含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行政规定),且未能与企业达成一致的,则不能擅自解除或变更合同,需要按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请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合同效力,并予以撤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4年,区政府向甲公司发出《关于终止履行﹤土地整理项目招商投资协议书﹥等事宜的函》,称上述协议主要条款内容违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1]36号)文件精神,违背国家强制性规定,不能继续履行。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编辑 | 七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作者 | 槐城 江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政府和企业签订合同后,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履行的过程中,政府以合同违反当地或上级政府颁布的管理规定或文件精神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终止履行。此时企业该怎么办呢?合同真的轻易就能被解除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个问题对部分政府机关来说习以为常,屡屡发生,讼争不断。为此,最高院确定了一则典型案例进行了评析和规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履行协议过程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政府发函解除合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8年,某区政府通过公开招商,与甲公司订立一系列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协议,约定由甲公司对该区两块土地实施土地整理。协议订立后,甲公司陆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该项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4年,区政府向甲公司发出《关于终止履行﹤土地整理项目招商投资协议书﹥等事宜的函》,称上述协议主要条款内容违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1]36号)文件精神,违背国家强制性规定,不能继续履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经协商,双方未能达成终止履行协议的一致意见。现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终止履行协议相关事项函告如下:“1.协议终止履行。约定权利义务立即全部终止履行。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往来函件、通知等法律文书、文件的效力终止,不再履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嗣后,甲公司将区政府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区政府通知解除协议的函无效,并要求区政府继续履行协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违反省政府文件规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并不导致合同无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该案的争议焦点为政府发出的函件是否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庭审中,政府称该函是解除合同的通知,但双方签订的相关协议中并没有关于解除协议的约定,故该函是否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应当依据《合同法》第94条规定的法定解除条件予以审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政府称解除协议是因为协议违反国务院办公厅和四川省政府的文件精神,但这些文件并非法律、行政法规,且其也不能证明有关文件对本案所涉协议明令禁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虽然区政府认为因政策变化,协议已不能履行,但其举示的证据不足以证明相关协议履行存在事实和法律上的障碍,故以政策变化解除协议的理由不能成立。因此,区政府发出的终止履行协议的函件不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相关协议应继续履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高院将此案作为典型案例,是因为实践中,个别地方政府与企业签订合同后,以各种借口否认合同效力或者解除合同,达到不履行合同的目的,影响正常市场交易秩序,侵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最高院通过该案,针对此类案件确定了如下裁判规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认定合同是否解除,首先看合同中是否对解除事宜有约定,如果有则按照合同约定,如果没有则适用《合同法》第94条的法定解除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此处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如刑法、民法总则等;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如我国税收征管、外汇管理的法规,不能任意扩大范围,地方政府颁布的文件不在此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3、如果协议签订后,国家或政府出台新政策或者政策发生变化,但并没有导致履行协议面临事实障碍或者法律障碍,那么以此为由主张解除协议的,法院不予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槐城律师建议\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与政府履行协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槐城律师结合实务经验,提供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08a3adc5b8d4ea99c2a885d72f4c4cb\" img_width=\"1046\" img_height=\"697\" alt=\"企业与政府签订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政府“无奈毁约”可以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作为企业,与政府签订合同时应当进行事前论证,充分调研。签订合同前,需查明是否存在与协议内容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政策性规定等。如果存在且与协议内容相冲突,或者有相应的强制性规定或禁止性规定,即使一方为政府,也需要严格遵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委托专业律师,进行风险评估。在签订合同前,委托专业律师,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具体评估风险种类、风险值系数、出现风险的原因、相应的防范方案等,由律师出具风险评估报告。这样即使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能有条不紊的解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3、发生意外情况,寻求司法救济。如果政府因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原因违约、毁约的,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起诉请求解除合同,并返还已经支付投资款、租金或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4、作为政府,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属于与企业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同样需要遵守法律规定。如果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解除或者变更合同,且合同未违反相应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那么可以与企业协商解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这里的法规是指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不包含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行政规定),且未能与企业达成一致的,则不能擅自解除或变更合同,需要按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请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合同效力,并予以撤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其后果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则需要按过错原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所以,政府与企业签订合同前应当和企业一样,请律师进行合同审查,出具法律意见书,以确保合同合法有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法律依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第93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第9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三、依法保护诚实守信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妥善认定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效力,对有关政府违反承诺,特别是仅因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原因违约、毁约的,依法支持企业的合理诉求。妥善审理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引发的民商事、行政纠纷案件,对于确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导致当事人签订的民商事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法支持当事人解除合同的请求。对于当事人请求返还已经支付的国有土体使用权出让金、投资款、租金或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依法予以支持。对企业家财产被征收征用的,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公平合理的补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案件来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重庆融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泸州市江阳区江南轻工业集中发展区管理委员会合同纠纷,(2014)渝高法民初字第00070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注“我律社”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问律师~\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797921112233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