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燕郊二手房价今年3月份略有反弹至22605元/平米后,再次一路走低,9月再次破新低...

9月燕郊房价一览

房价一路走低北三县喜讯:9月燕郊楼市跌回“解放前”!

环比上月下跌 2.11% ↓,同比去年同期下跌 18.39% ↓

星河皓月9月均价20614元

北三县喜讯:9月燕郊楼市跌回“解放前”!

美林湾9月均价22358元

北三县喜讯:9月燕郊楼市跌回“解放前”!

燕京航城9月均价19943元

北三县喜讯:9月燕郊楼市跌回“解放前”!

天洋城9月均价21933元

北三县喜讯:9月燕郊楼市跌回“解放前”!

上上城五期9月房价16421元

北三县喜讯:9月燕郊楼市跌回“解放前”!燕郊有区域利好,但调控严格

事实上,除了限购没有放松以外,对于燕郊楼市来说,北三县与通州统一规划管控、北京14条市郊铁路中有3条经过燕郊等都是区域利好。不过,这两年入市的投资客数量过于庞大,其中有些房主已经在腰斩的房价中赔掉了首付,无力再投资。而且相对于越调越涨的三亚等地,燕郊的调控较为严格,补缴社保买房仍然不能网签,令许多人望而却步。

北三县喜讯:9月燕郊楼市跌回“解放前”!燕郊房产中介人去楼空北三县喜讯:9月燕郊楼市跌回“解放前”!

曾经的链家变为奶茶店

号称燕郊“售楼一条街”的京榆大街上,在学校东边100米处新开的一家奶茶店里喝饮料。一眼望去,这家店很难被发现,因为它的门面是深绿色的,仍然挂着“链家”标志性的中英文商标。而匆匆开业的奶茶店只能用红底黄字的贴纸把店名贴在窗户上,在门口立了几个促销易拉宝,才吸引来几个顾客。

中介门庭萧条,24家中介不再营业

在此范围内因倒闭、出租难而关门落锁不再营业的有24家之多,数量超过仍然营业的各类房地产公司的总和。许多门店即使营业,也是门庭冷落,“以前这屋里有几百个人,现在就几十人了。”在一家三四百平米的空旷门店中,廊坊本地房地产公司兴达置业的中介佟先生说。记者进入的六七家店中,仅有一家尚有其他顾客在咨询房地产相关业务。

只有半数有其他房地产公司接手

已经关店的店铺中,出租出去的并不多,而且只有接近半数由其他的房地产公司接手。除了链家门店成了奶茶店以外,一家曾经名为“时间海”的旅游地产公司目前已经变身超市。更多的是没有租出去的店面,燕灵路口的汇福悦榕湾售楼处停摆超过1年半时间,原本挂着巨幅楼盘广告的门面,现在已经被当地有关部门挂上了“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新方略”等宣传标语。

众多中介相继关门

从去年年底开始,链家就已经将全面铺开的门店收缩到仅在部分社区设店,京榆大街的店铺撤掉的就有3家以上,我爱我家的几家门店也都相继关店。目前营业的中介公司主力是当地企业兴达房产,及其旗下的兴越、富地、夏威夷二手房等公司。

有些中介门店撤店后无人接盘

就已经看到这间确定要被裁撤的链家门店贴出了“出租”告示,然而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最近才刚刚成功转手。不过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学校,这家店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更有甚者,一家距离燕灵路口不到50米的武清房源中介门店,自去年8月撤店出租后,到现在仍然无人接盘。

房价接近2015年的水平

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在楼市冰封一年半的燕郊,曾经门庭若市的中介门店随着房价回落而失去更新换代的活力。记者实地采访得知,当前燕郊二手住宅单价比年初又跌了1000元左右,均价在1.7万/平米左右,已经接近2015年的水平。

曾经的4万天价已经低于1.9万

具体楼盘的报价也能反映出市场的悲观。曾经在2017年初叫出过4万天价的首尔甜城,最近二手房也低价频出。原先,这一小区二手住宅的价格在2.2万-1.9万/平米之间,但《华夏时报》记者查阅贝壳二手房挂牌数据发现,最近出现了近10个低于1.9万/平米的二手住宅,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最近1个月左右挂牌的。

某楼盘错过房价最高点

新房方面,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7月燕郊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为20640元/平米,同比下降20%。记者在燕郊看到一个在售的一手住宅,价格在14730元/平米,是两限房。据销售介绍,该楼盘2016年前曾经出售过,但后来由于手续不全,到今年5月份才办完手续再行加推,却已经错过了房价的高点。

北三县喜讯:9月燕郊楼市跌回“解放前”!环京楼市也呈下跌趋势

廊坊房价同样下跌严重

住房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最新大数据房价指数(BHPI)显示,与上个月相比,2018年8月廊坊房价环比大跌5.59%,同1月份的价格相比下降了8.9%。

成交量萎缩

成交量也在萎缩。根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的统计,8月燕郊整体市场成交238套,成交面积2.52万m2,同比上涨20%,涨幅最大;香河成交207套,成交面积1.9万m2,降幅最大,同比下降45%。

开发商为了维持资金链而大幅降价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邹琳华对记者表示,此次降价主要是因为环京开发商为了维持资金链不断裂而选择大幅降价,这表明掌握定价权的当地几大开发企业寄予厚望的调控放松幻想破灭,只能接受现实继续降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