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年后,她在武汉创建湖北首家专门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的社会组织——戎创营地,帮助上千名战友退役后找到自己新的岗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哭着创业的她想到更困难的战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5日,在戎创营地一间贴满了退役军人照片的小小办公室里,长江日报记者采访田灵芝。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fv3iuHPLwZcB\"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田灵芝 两年助上千战友就业创业\"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25日,田灵芝(左)向慕名前来的一位退役军人介绍戎创营地情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年前,因创业艰难,她蹲在路边默默哭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年后,她在武汉创建湖北首家专门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的社会组织——戎创营地,帮助上千名战友退役后找到自己新的岗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说,这样做,是为了让战友不再像她那样流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就是武汉市江岸区戎创营地服务中心主任田灵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哭着创业的她想到更困难的战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5日,在戎创营地一间贴满了退役军人照片的小小办公室里,长江日报记者采访田灵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说话声音不是很高,语速很快,言语间极富条理性,虽然已退役,在田灵芝身上仍能看到军人果敢干练的影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6年,已服役28年的空军预警学院正团职干部田灵芝,放弃安稳的计划安置与两年后的自动退休,选择了充满未知的自主择业安置。旁人不理解,田灵芝说:“我就是想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由于长期在军队工作,对地方不太了解,田灵芝的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回到家乡武汉,初创文化公司,她连办公场所都找不到。早上不到7时就出门,她头顶烈日一次次登门商谈,一次次被婉拒,一次次努力却看不到一点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盛夏的武汉酷热难当。那天,一口水没喝的她崩溃了。这个以前从不流泪的女军人蹲在路边痛哭出声,哭了十多分钟。她哭,不是因为绝望,而是因为无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屡屡碰壁,田灵芝想到了更加困难的战友。“我是武汉本地人,有亲戚朋友帮助,创业都这么困难了,那其他战友怎么办啊”。此后,她尽己所能,对困难战友进行帮助。慢慢地,找她咨询的退役军人越来越多,光靠她一个人的力量已不能满足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如建一个专门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平台。”田灵芝找到几位战友说了自己的想法。但大家都有顾虑——做这事费财、费力、费时间,退役军人们年岁都不小了,不敢折腾,也折腾不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战友们太需要帮助了,我要发挥自己在部队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优势,为他们提供服务,让他们少走弯路”。找不到帮手,田灵芝决定一个人单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倾囊创办退役军人找工作平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7月,田灵芝将自己的50多万元退役金和积蓄拿出来,创办戎创营地服务中心,根据退役军人的就业意向、特长、学历等向企业积极推荐就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创办之初,利川籍退役军人陈力(化名)找上门来求助。为了帮扶利川乡亲们脱贫致富,陈力二次创业,新开发了“山泉水”项目,但市场推广受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灵芝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帮陈力联系客户,还专门在戎创营地为其设置了一个展位,进行全方位推广。现在,专业的服务使“山泉水”在武汉已经拥有许多固定客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面对计划安置还是自主择业两难抉择,一名战友找到田灵芝。田灵芝结合自身感受及其他战友的实例,帮他剖析个人优势和劣势。经过交流,这名战友最终选择了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目前在一家民办高校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戎创营地已先后成立湖北戎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武汉戎创职业培训学校、武汉市江岸区戎创营地服务平台等3家分支机构。同时,开设了戎创营地微信公众号,上线人数超过千人,并与武汉70多家企业建立联系,为退役军人线上解答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和创业项目信息;每月定期举办戎创沙龙,组织戎创营地工作恳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扩大信息来源;数百名退役军人的简历被录入人才库。戎创营地成为湖北首家为退役军人搭建的党建教育、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公益帮扶、政策咨询的社会服务机构,上千名退役军人通过田灵芝和戎创营地就业创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昨日从戎报国志,今日创业再出发”是田灵芝创业之初写给自己的话,也是“戎创营地”名称的由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转换角色摆正位置捅破“窗户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创办之初,田灵芝花5个多月时间到两家公司学习;利用自身优势,与退役军人广泛接触,通过双向摸底,掌握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第一手资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退役军人普遍具有工作踏实、严谨、执行力强、责任感强等优点,大多数企业都需要这样的员工。供需两旺,只需有人捅破这层“窗户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灵芝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层“窗户纸”有两张,一张是帮助退役军人选择适合发挥个人特长和才干的岗位和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经有一位在后勤单位服役的战友,自主择业时觉得自己以前干的事到地方反正没用,就将应聘的目标放到待遇好、回报高的热门行业。在田灵芝组织的戎创沙龙活动中,在田灵芝和其战友帮助分析下,他终于明白了从事擅长的工作才是明智的选择。现在,他已应聘一家房地产公司物业部门,从事自己的老本行,如鱼得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年来,涌现出越来越多高知军转技术干部。这些拥有硕士学历、博士学历的军转干部,有的拥有四五项发明专利,甚至更多。他们经过几年不断研发升级,产品已日益成熟,但因不了解市场,不知如何推广,面临现实难题。针对此情况,戎创营地及时组织举行了退役军人硕博人才交流会、企业对接会,充分利用服务平台资源为他们对接资源、推广成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张“窗户纸”是帮助退役军人转变角色,摆正位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自主择业的退役干部中,有的不管自己是否懂管理和企业运营,应聘时一味强调自己过去的领导经历,非领导岗位不去;有的不管自己专业是否对口、素质是否过硬,应聘时一味强调自己在部队时的“大机关经历”,非“500强企业”不去。田灵芝认为,很多人在就业的道路上磕磕绊绊,都是因为放不下“过去”,高不成、低不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位战友自主择业前是机关一名处长,经常抱怨:“我好歹在部队也是个领导。这些岗位我怎么能去?去了这样的小企业,今后能有啥发展?”好不容易找到工作,这位战友对安排的办公场所不满意,对安排的工作总觉得大材小用,不到一个月就离职了。经过在戎创营地与田灵芝及战友的多次交流,他的“官”念慢慢转变了,现在也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政府大力支持,戎创营地成“逐梦营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戎创营地从创立之初就得到了江岸区后湖街大力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10月,戎创营地服务平台作为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入驻江岸区后湖街退役军人服务一体化服务中心,当月成立了“四队一室”——戎创老兵表演队、运动队、宣讲队、志愿者帮扶队和书画工作室,成为老兵们展示自我的平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依托后湖街道及社区,戎创营地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4月,戎创营地与江岸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首次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会,共有70多家企业和300多名退役军人参加,200余名退役军人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当月,在市、区妇联帮助下,“戎创·妇女微家”建立,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发挥“小微家,大舞台”作用,让女军人、军属、社区女居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阵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道新长城,一群逐梦人;一个大家庭,一个宿营地”,这是戎创营地微信公众号每篇文章下的“小尾巴”,也是挂在戎创营地墙上的宣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5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戎创营地看到,这里有退役军人自主研发的自动炒菜机,有军转干部为带动家乡一起富起来而创办的“山泉水”,有创业之家、心理咨询室、文化活动室、政策咨询室等各种活动室和服务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灵芝还将党建与文化服务相结合,与后湖街联手开展“寻找身边最美退役军人”活动。7月26日,10名“最美退役军人”从后湖街2000余名退役军人中脱颖而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灵芝说,她尽力为退役军人服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后湖街已与戎创营地共同组建5个社区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并将向17个社区推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当长江日报记者采写这篇稿件时,7月2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官方网站公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名单,田灵芝名列其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长江日报记者万勤 实习生万芷怡 通讯员刘文华\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967018840069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