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路立交桥32岁了 每天车流量超10万辆 今起南上匝道施工一个月 该处8年前曾修过

    文化路立交桥,这条架设在青年大街和文化路交会处的立交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已经成为沈阳的枢纽立交桥。特别是它标志性的四层设计深深地刻在老沈阳人的心中。10月9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公布,这座今年已经32岁的沈阳标志性建筑即将再次迎来一次修缮施工。那么,这座沈阳地标性立交桥为什么要进行维修?对沈阳的交通有多大影响?维修期间如何进行交通调流?当天,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对交通有啥影响?对由南向西方向车辆影响较大

    市城建部门在10月10日22时开始,组织实施文化路立交桥三层转盘南上匝道挡土墙拆除重建施工,预计11月9日结束,工期1个月。本次施工将占用三层转盘南上匝道3米宽道路,剩余4.65米一排机动车道,占用二层地面路2.5米宽道路,剩余3.5米宽机非混行路。

    施工开始后,立交桥三层南上匝道及二层地面路南入口道路变窄,通行能力降低,将对青年大街的车辆通行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由南向西驶入文化路,向铁西区、和平区方向行驶的车辆。虽然依然可以选择文化路三层或二层通行,但是由于通行能力有限,通行速度会大幅下降。

    32岁立交桥:每天车流量超过10万辆

    沈阳文化路立交桥于1986年10月28日建成,该桥长1157米,宽7.5—16米,为四层双环式立交桥,是架设在金廊青年大街和文化路两条城市主干道路口上的枢纽立交桥,多年来一直是沈城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立交桥东西方向为文化路,南北方向为青年大街,每天车流量超过10万辆,承担着沈阳的重大交通任务。

    为啥维修?三层转盘南上匝道挡土墙倾斜严重

    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交通处相关交警介绍,此次对文化路立交桥的修缮工作,原因在于维护单位发现该桥三层转盘南上匝道挡土墙向外倾斜较为严重,同时出现了桥体破损的现象,因此进行维修。

    此外,这次施工将共计140米的三层转盘南上匝道挡土墙拆除重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8年前曾修过:原因是长期冻融循环导致墙体倾斜

    这次交管部门公布的对文化路立交桥进行维修的位置,8年前曾经修缮过。

    2010年3月,也是在文化路立交桥三层桥上工作人员发现,此桥的南口东侧的100多米长的桥栏发生了严重的倾斜,引桥和桥台连接处出现的裂缝最宽,足有20厘米左右,并造成南口东侧的6个路灯灯杆已经向外倒,对车辆和行人造成一定危险。相关专家现场勘察后认为,立交桥挡土墙出现病害的原因是,积水由桥面裂缝处渗入挡土墙后的土体,当天气降温时,土体内积水冻胀对挡土墙形成侧压力。在长期冻融循环下,墙体在冻胀力的作用下逐渐倾斜。

    同年7月,施工单位对文化路立交桥进行了封闭维修,当时那次维修是近年来对文化路立交桥整修规模最大的一次,主要对第四层高架桥的桥面铺装和南北两侧引道倾斜的挡土墙进行加固维修,工期共进行了16天。据介绍,上一次维修采用的是新工艺,对第四层进行桥面的旧铺装凿除,同时对已经外露的钢筋进行除锈,对桥梁的挡土墙进行翻建。

    五点提醒:尽量选择五爱街、三好街绕行

    沈阳公安交警建议日常行经此路的市民,尽量选择五爱街、三好街绕行。同时提示您:

    1.施工期间,通行压力增加,建议有条件的市民尽量选择远端绕行或错峰出行的方式,避开车流量高峰。

    2.请行经施工路段的驾驶人耐心等待、保持车距,依次通过。请勿在车流中左右穿插,以免发生交通事故对路段通行造成更大影响。

    3.公安交管部门将组织专门警力对施工路段沿线及周边路段进行监控和疏导,请严格服从现场交警指挥,文明、守法通行。

    4.发生责任明显的轻微交通事故时,双方当事人应在对现场拍照取证后立即撤离现场,将事故车辆移至不妨碍通行的地点,再协商解决,以免车辆长时间在现场停留造成交通拥堵及二次事故。

    5.请勿将车辆随意停放于施工路段及周边绕行线路,以免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  (图片由警方提供)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杨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