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SOHO中国这几个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想到的第一个名字,只有潘石屹。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波做房地产行业的民营企业家,潘石屹的人生中充满了各种非议。当然,也有各种励志的故事。他做过搬砖工人,是现在最屌丝的励志典型。他做过砖厂老板,却在最辉煌的时候一夜破产。他曾经被逼迫的无路可走,只剩下一块钱买瓶矿泉水。但是,他也是SOHO概念的创始人,是北京万通的领导者。他找过小三,结过两次婚。凭借一人之力调侃苹果CEO库克。这些事情加起来就是潘石屹的人生。

其实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听说过潘石屹的有很多,但是知道SOHO概念的人却很少。SOHO,即Small Office,Home Office,就是住啊们用来在家办公,适合自由职业者居住、办公的地方。而潘石屹为了提出这个概念,吃了将近30年的苦。

1987年,潘石屹刚从大学毕业就因为专业对口被分到了河北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研究室,在体制内工作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潘石屹学到了不少管理和领导方面的经验。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全国上下流行“下海”,潘石屹也听到了深圳是个能“发财”的地方。想到这些,潘石屹坐不住了。他最终从管道局辞职来到深圳打拼。虽然“下海”的风气被社会上的年轻人炒的沸沸扬扬,但是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潘石屹千辛万苦来到了深圳,路上还认识了一个年轻人——李勇。初来乍到的两个“好兄弟”就吃了闭门羹,两人无奈之下只能到工地上搬砖。

搬了一个月,潘石屹带着李勇,揣着350块钱的工资离开了工地,进了深圳一家贸易公司做起了电话机销售的工作。李勇这段时间一直跟在潘石屹的身后,比起潘石屹的大胆,李勇则是一个保守派。不敢冒进的人生思想一度让他怀疑潘这样作,这样稳不下,迟早有一天会把自己玩死。二人在贸易公司又做了一段时间后,每月工资涨到了500多块钱,而潘石屹却在自己销售业绩做到最高点的时候打算辞职,把眼光看到了当时还远不如深圳的海南。

李勇当时觉得潘石屹疯了,说“潘哥,咱们去海南一个月根本赚不到六百块钱,留在这儿不是挺好的吗”。潘石屹看着自己的兄弟顿时笑了起来“兄弟,海南现在刚刚建省,机会有的是,现在不去才是损失”。李勇就这样带着怀疑的心态跟着去了海南。换了一个环境之后,二人遭遇了和深圳一样的事情,自己口袋里的钱眼看着就要花光,但是工作却迟迟找不到。海南和深圳不一样,在这边想找个生意不错的公司简直太难了。最终,两人把仅剩的一块钱买了瓶矿泉水。潘石屹先开了口“勇,我看见马路边砖厂挺多的,要不咱们去砖厂找找工作吧”。当天,他们就找到了一家砖厂,从最初的搬砖工作变成了烧砖。

后来,潘石屹因为自己独特的人生见识被砖厂老板看中做了厂长,李勇也沉浸在涨工资的喜悦中。但是随着海南的大兴土木结束后,潘石屹收购来的砖厂一夜倒闭。在安顿了员工之后,李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潘哥,我实在是没办法继续这样的生活了,我想要稳定,而你太折腾”。潘石屹见自己多年的好兄弟如此坚持,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后来,潘石屹李勇海南发展房地产的势头,从银行和亲戚朋友那里借来500万一下创业成功。之后到北京成立了“万通”。过了27年后的今天,潘石屹已经是一个拥有500亿身家的房地产行业中的佼佼者。

而李勇还是在工地打工,搬砖赚钱养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