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健康校园建设 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学校卫生监督“监帮促”指导中小学校创造优质视觉环境

7月23日,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位居世界首位,近视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预防青少年近视已刻不容缓。8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不要再让下一代与眼镜为伴》的评论文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习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各级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责任书,并将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方案》中特别强调要求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调整。

照明是否达标、课桌椅如何调整?学校卫生监督员带您一起了解一下教学环境中影响视力健康的关键指标有哪些:

一、教室采光

科学研究表明,人眼对天然光有更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采光能为健康的视觉环境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学校在新改扩建时与卫生部门积极配合,卫生监督员依申请开展新改扩建学校的预防性监督检查,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卫生标准对学校教学用房的朝向、主采光窗方向、窗地比、室内棚壁色调等采光指标进行卫生学评价,协助学校创造较好的视觉基础环境。如果未经卫生学评价就直接设计施工,很有可能不符合相关卫生要求,造成无法挽回的问题。

二、教室照明

凡教室均应安装人工照明,照明是对教室采光的有益补充。照明灯具的数量、性能和布置方式都直接影响学生视觉环境。普通教室要求40W荧光灯不少于9支,为减少眩光,所有灯具应配有灯罩或灯伞,且应按照灯管长轴垂直于黑板纵向布置;黑板前应加装2支40W荧光灯作为黑板照明,当其照度超过自然光照度时,可以减少黑板眩光。专业人员通过照度计可以检测出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平均照度,我国新版《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提高了标准限值,规定教室课桌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 3001x,教室黑板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5001x。照度大小对儿童视觉功能有直接影响,调查表明,200Lx的照度是视觉功能变化速度快慢的转折点,照度低于100Lx时感到很暗,长时间阅读易致视疲劳。

三、课桌椅

儿童少年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时间在课桌椅上度过,课桌椅是培养学生良好坐姿、保护视力健康的重要外环境,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课桌椅,都应符合卫生要求。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而言,学校预置课桌椅时,应参照《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73976-2002)中规定的11种型号课桌椅及每种型号的身高范围,确定各种型号课桌椅的数量。在此基础上,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应做好课桌椅卫生管理,确保每间教室课桌椅≧2种型号,使课桌椅与学生身高符合率达到卫生标准,还可在教室门后张贴课桌椅身高对照尺,方便课桌椅的动态调整。此外,课桌椅的布置也需符合卫生要求,如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m、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等,这些指标也对视力健康有直接影响。

除了以上几方面内容,书籍、教具卫生要求和用眼卫生宣传教育等也与学生视觉健康联系密切,应同样予以重视。

总之,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学校卫生监督员将立足本职,继续发挥技术优势,指导帮助学校创造优质的视觉环境,为健康校园、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