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用车 爱卡车友圈

  跟四川人吃饭,他可以说四川的辣椒不辣,但你不行。你要说这辣椒不够意思,他会火急火燎地拿出最猛的辣椒让你从舌头到菊花都忘不了这一天。美国车也是一样,火辣够劲儿,也不用经过多么精细的料理就塞到你嘴里,然后再举着一杯冰水等着你面红耳赤。

  纯种美国车与辣椒有异曲同工之妙,吃的时候紧张专注心无旁骛,吃完了爽过了总觉得还欠一点儿精致。下一次见到美国辣椒的时候依旧将挑剔抛到脑后,甩开腮帮子挑战味蕾的极限。

  美国车的类型和取向全部取决于美国人民向往自由的个性以及地广人稀的天生优势,所以大尺寸大空间大排量高油耗的标签到现在都没有被摘掉。有些典型美国车跟随涡轮增压的脚步做出了改变,却被纯正美国车粉丝抨击成了叛徒。当辣椒牺牲辣度改善颜值注重营养的时候,它还能吸引人吗?当然了,现在的美国车辣不辣并不是我要说的,本篇文章就是简单说说这些大小辣椒都是怎么种出来的。

  因为纯种美国车国内并没有大肆销售,于是我们在天津港保税区内寻找了七辆最具代表性的美国车,我们豁出了自己的舌头和菊花去为大家品尝这不同风格的朝天椒,未来三天,我们将为您奉上总共三盘地道的美式辛辣大菜,它们分别是:林肯领航员&Jeep大切诺基&大捷龙、福特野马&道奇挑战者、福特F150&道奇公羊。

  福特野马&道奇挑战者

  美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二战结束后,作为战后最大受益国美国人民欢欣鼓舞地重新享受美好生活,恋爱结婚生小孩,婴儿潮就这么来了。当这批婴儿们成长起来之后,他们需要的车要比父辈们的皮卡更激进,不仅需要强劲的动力释放心中的荷尔蒙,还需要时尚的外观来俘获姑娘释放身体的荷尔蒙。于是,在1960年代,一家叫福特的汽车厂专门为这批年轻人推出了一款叫做野马的跑车。所以你知道被中国知名汽车品牌川汽野马一纸诉状还告赢了的福特野马是怎么来的了吧?

  小尺寸大排量、外观新颖价格便宜,福特的坚持收到了回报。初代野马引爆了美国汽车市场,仅用20个月就售出100万台。福特野马是现在所有美系肌肉车的鼻祖,挑战者和科迈罗都是跟风之作。

  初代野马的后期改款车型是最为经典的一代,首次引入了Shelby版本,在电影《极速60秒》中伴随尼古拉斯·凯奇上天入地的“伊莲诺”就是一辆1967款的Mustang Cobra GT500。

  现款野马由于2.3T小排量的引入被戏称为“野驴”,它的动力水平早已超过了老款车型的V8顶配车型。但由于排量至上的信条,美国人还是只愿意叫他“Pony Car”而不是“Muscle Car”。

  不要以为野马车型也一帆风顺,第二代野马恰逢石油危机,大排量发动机被雪藏,销量较第一代下滑严重,不过这一切和后两代野马比起来依旧是那么可爱。1978年第三代野马和其后的第四代野马就是整个家族的耻辱,照片我就不放了,这两代车型可以称之为垮掉的两代。好在第五代野马自带超强纠错功能,回归了正统肌肉车的阵营,在美国电影《霹雳游侠》中担任主演,并在《变形金刚》系列中化身“路障”惊艳登场。

  野马的历史很曲折很励志,相比起来另外一辆经典肌肉车道奇挑战者就没那么幸运了。在老对手福特野马大放异彩之后赶紧用挑战者来挑战它,于是“唐老大”的御用座驾出现了。与电影中一样,很多车主都觉得挑战者动力不够,加装凸出发动机舱盖的机械增压系统来压榨马力,三个圆形的节气门是挑战者的另一个铭牌。

  1970年代的肌肉车明显都有同一种风格,无论是野马挑战者还是卡马洛,长车头短车尾的特点到现在依旧没有丢失。挑战者车系有着极多的衍生车型,例如R/T、SRT等等很多不同动力的版本。

  1978年,与第三代野马同年推出的第二代挑战者同样是灾难!你能想象这是一辆道奇挑战者吗?石油危机过后福特和道奇都认为肌肉车已经终结,道奇便和三菱合作推出了这么个玩意儿!

  本以为顺应大环境走在对手之前的道奇挑战者一下子激怒了美国消费者,与野马一样,当本应该以辣味著称的美式肌肉车被日本理念感染之后,变得不伦不类索然无味,还能好的了?脑补一下画面,当唐老大开着这么个玩意儿追着反派跑,对面不笑场才怪呢!于是,在第二代挑战者收获无数骂声之后,道奇停产了挑战者系列。

  2008年挑战者已经停产了25年,第五代野马也推出了3年,第三代挑战者终于复出,这个造型也算是回归正道了。比野马厚道的是它搭载了大排量的V6、V8自然吸气发动机,坚持着肌肉车的底线。

  由于断档太久,挑战者的市场表现明显不及老对手,但另一个好处就是由于初代挑战者真的很符合美国民众的胃口,所以25年的断档期使得挑战者的改装在民间四处开花,保有量以及曝光率丝毫不像一款停产的车。在野马和科迈罗都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想要在中国买到唐老大座驾还只能去保税区找平行进口车商了。不过另外一辆代表美国精神的大皮卡就不用那么麻烦了,4S店和平行进口均可选择,它就是福特F150。

  福特F150&道奇RAM

  皮卡也是美国民众的一个生活缩影,除了几个大城市的核心区域见不到皮卡之外,这个有着货斗的双门小轿车的曝光率不低于美式肌肉车。皮卡不仅有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还有不俗的装载能力和拖拽能力,所以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拉着房车游艇远行都可以胜任,赋予了美国人说走就走的底气。

  诞生于1948年的F系列皮卡现在看来还有些可爱,许多漫画和动画电影中的皮卡车型都来源于福特F系列皮卡,仔细看,这个是不是像《赛车总动员》中的拖车“板牙”?

  第二代F车型以后缀数字代表载重能力来命名,F1载重0.5t、F2载重0.75t以此类推直到2t。这时候起福特F系列皮卡就增加了诸多舒适性配置,为日后豪华大皮卡的诞生夯下了坚实基础。

  1954年的F1更名为F100,外观依旧还有初代皮卡那种喜感,不过强大的民众基础和改装潜力让每一辆现存的F皮卡都不尽相同,这也能看出来美国人对这个百变小辣椒的喜爱。

  1984年,F150取代了F100的入门级皮卡地位,外观也贴近了如今的皮卡造型。第七代F150的发动机全部为V8发动机,排量从4.2L-7.5L不等,以适应不同动力需求的消费者。

  时至今日,我们所身边的F150已经是第十三代车型了,称F150为美式豪华大皮卡的鼻祖一点不为过。既能远行穿越又能下地干活,乘坐还相当宽敞舒适,这么典型的美国车,谁不爱呢?

  美国车厂众多,消费潜力也大,道奇怎么能让老对手一家独大?先不说丰田等海外品牌的入侵,就本国之内也有许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道奇祭出了RAM来狙击福特F150。

  1981年,道奇终于拿出了一辆RAM来狙击福特F150,此时的F150已经发展到了第八代。不过还好,宽容的美国人民和道奇拥趸并没有让它也停产,挑战者的悲剧并没有发生。

  第二代RAM于1994年面世,从巨大的、镀铬的、抛光的、家族化的、耀眼的十字形中网能够轻松地辨别品牌归属,如同道奇蝰蛇跑车的那种设计一样。

  到了第四代车型,已经与现款没有太大区别了。强悍的发动机与几乎用不坏的传动系统让道奇开始占领改装领域,风靡全球的大脚怪多为皮卡车壳,皮卡几乎只有福特和道奇两家。

  2008年,全新的平台带来了全新的悬挂等重要部件,但发动机只有3.7L V6与4.7L V8两款可选,全部搭配5挡自动变速箱。后期增配了车内多媒体和蓝牙等科技配置,美式豪华的头衔不能丢。

  图中的现款RAM并没有正式以官方身份进口,即便这样RAM在国内的出镜率依然不低,尤其是在越野穿越性质的集会上,道奇随处可见的身影也代表了RAM的强大。

  当然,现在在国内买美式大皮卡虽然没有了货车限制等条款,但是硕大的车身和油耗也是众人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果你说你家有地有矿不在乎盖大车库买大排量,但是别忘了,美国车一贯粗犷的装配风格和独特的设计思路,让这些皮卡的后期保养和维修都有些劳神,你还愿意接受它吗?

  Jeep大切诺基&林肯领航员&克莱斯勒大捷龙

  Jeep这个品牌在SUV界的地位无可撼动,无论是现在的牧马人还是指挥官都代表着行业内最牛X的四驱性能。除了这两款车之外,大切诺基应该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了。但是大切诺基的前身是哪款车呢?

  1963年,瓦格尼尔的面世代表着Jeep要向着豪华SUV车型发力了。有着苏联风格名字的瓦格尼尔字今天看来仿佛就是一款加高过底盘的轿车,但它的确是大切诺基的前身车型。

  1993年,大切诺基面世。Jeep曾经和北汽合作国产了一批切诺基,大批量配备给公安干警执行一线工作。还记得90年代的国产警匪电视剧《重案六组》嘛?在剧中的戏份丝毫不少于五位主演。

  第二代切诺基整体外观柔化了不少,已经能够依稀辨认出现在的样子。在那个时代,切诺基上的科技和舒适性配置一应俱全,是美国人钟爱的本土SUV车型。

  第四代切诺基变化最大的地方就在车头,保留七孔进气格栅外进行了重新设计,但是总觉得这种设计有些跳戏,失了稳重与大气。

  第五代与第六代切诺基在国内的销量节节攀升,不仅是因为Jeep的品牌效应,还因为在这个级别的SUV车型当中大切诺基的确是最舒适最能越野的车了,不过油耗嘛,哈哈。

  关于第六代大切诺基,我们也有着非常多的试驾与评测,几乎每一个版本的车型都有详细的文章。要说除了油耗稍高之外,这代大切诺基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诟病的了。或许是因为我们都被美国车的那种豪放粗犷的精神感染了?说起豪放粗犷,大切和下面这个家伙比起来就是小弟见大哥的感觉了。

  初代领航员是在福特征服者的平台上开发而来的,是一款全尺寸豪华SUV车型,它的对手就是雪佛兰萨博班一类的车型。初代领航员在豪华和配置上都做的相当出色,只是外观还有提高的空间。

  第二代领航员外观霸气程度相当爆表,内饰部分延续了老款车型的豪华,更高档的皮质也能营造出美国人钟爱的那种奢华。5.4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6AT变速箱,动力输出更加澎湃。

  第三代领航员在后期进行了大改款,符合当下消费者对于全尺寸SUV车型的期望。为了满足排放法规,使用了3.5T V6发动机代替老款车型的5.4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燃油效率更高。

  最新的林肯领航员能够通过官方渠道进口销售,算是在国内全尺寸SUV中给消费者一个新选择。这个级别的竞争其实并不激烈,领航员能不能帮助林肯在国内站稳脚跟?我们拭目以待吧!

  领航员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全尺寸SUV,在气势上有大切之流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领航员成也巨大败也巨大,试问:在中国这个各种限制各种拥堵的地方,真的适合买全尺寸SUV么?那么除了全尺寸SUV,我们还有另一个选择,既不丢失车内空间,又足够舒适豪华,那就是MPV。

  1983年,克莱斯勒公司引进了一个新的车型概念就是MPV,具有厢式货车的空间又有轿车一般的驾乘体验,Voyager(捷龙)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先河,可以说是所有MPV车型的鼻祖。

  1991年的换代产品有65项首创,增加了驾驶侧气囊等安全配置,定义了MPV车型应有的配置和素养。其他品牌见状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MPV车型,这其中就包括丰田子弹头,也就是埃尔法的前身。

  1996年的第三代大捷龙正式使用Grand Voyager(大捷龙)名称,圆润的车身奠定了MPV车系的基调,增添的滑动门也成了标杆。

  第四代大捷龙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在国内表现却远不如“神车”别克GL8,要知道GL8是因为在美国销量不佳才东渡寻找下家,没想到抢得先机在中国遍地开花,占了MPV车型的第一把交椅。

  第五代大捷龙也进入中国市场,不过需要通过平行进口的方式才能购买。外观已经符合当前MPV车型的主流造型,也足够时尚与现代,但是否能够打个翻身仗还不能过早断言。

  我对大捷龙的销量依旧不看好,因为GL8深耕中国多年,深谙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并且有着强大的口碑影响力,所以大捷龙想要在中国撼动GL8的地位,短时间之内是没有任何希望了。更别提还有丰田埃尔法和本田艾力绅虎视眈眈了,想想妄图进入中国的纳智捷大7MPV的下场吧。

  编辑点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美国车已经摘掉了许多并不怎么好的标签,当机肉车鼻祖福特野马开始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时候,还有越来越多的美国车开始注重车内工艺以及后排乘坐体验的时候,就代表着曾经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美国车开始变了。总的来说它们还都是在变得越来越好,可能会丢丢失一点点纯粹与传统,这辣椒已经没那么辣了,但依旧好吃,你还愿意吃吗?

  ▼ 更多汽车资讯,请关注爱卡汽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