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去电影院,可是有时候,有些电影其实是不太适合阖家观赏的,我们除了根据电影海报和预告片筛查以外,有时候也对于突然出现的不适镜头无能为力。就更不要说,每个孩子对于恐惧的理解也有不同,家长很难想象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害怕了,可能是电影里成人扮演的小丑,可能是某个穿着黑衣服的巫婆,可能是一棵会说话的大树,或者仅仅是某个演员微笑的时候,嘴角上扬的幅度过大了。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没有分清楚现实和电影虚构情节的能力,电影里很多神奇的景象都是真实可信的,就像他们相信每一年圣诞老人都会来给乖孩子送礼物,海底里面住着一只人鱼公主一样。所以当他们第一次从电影或者电视机里看到一些东西,其实在他们认知里,那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像坐在他们身边的家长一样真实。

所以有家长问,如果孩子被吓到了,那该怎么办呢?

1 一句“那不是真的……”是没有用的,甚至会有反效果。

七岁以下的大部分孩子,是分不清虚构和现实的,如果我们仅仅告诉他们“别怕,那不是真的……”,其实对他们而言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更严重的是,孩子会丧失对家长的信任,因为那些东西明明就在自己的眼前,看起来那么真实,而爸爸妈妈却否认了他们的认知,这难道不是让他们更加困惑和矛盾吗?

所以,别去告诉“那不是真的……”。这句话,让我们阻断了和孩子对话的机会,阻断了一次很好的亲子沟通。那么,当孩子告诉你,电影里某个画面吓到他们了,第一步是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2 理解他们的恐惧

小朋友们一直在努力的探索这个新世界,他们除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全身心的去感受等等,想象力也是他们非常重要的工具。比如害怕黑夜的小朋友,一旦把灯关上,就会想象自己的小衣柜里会不会藏着一只在电影里出现的怪兽。

这个时候,除了刚刚说过的拥抱之外,我们应该和他们一起讨论一下他们害怕的东西。问问他们为什么会害怕,是电影里面的哪些东西让他们害怕了?让他们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当他们说的时候,我们要很关心的去听。同时,可以告诉他们,我们小时候也会有害怕的东西,比如笔者自己小时候,在看《新白娘子传奇》时,都有两个星期一直觉得床下有蛇。耐心的让他们说出恐惧,给出感同身受的回应,这样会增进亲子关系,让他们明白家长时时刻刻都会关心他们,包括他们的恐惧。

这里要注意一下,不少家长可能会有一些不太合适的言语,比如:“你都几岁了,还怕……”,“你看,你的好朋友小明为什么不害怕呢?”等等,这样做,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恐惧是完全的错误,甚至有些孩子为了更好的表现给家长看,开始撒谎,开始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此一来,我们就失去了和孩子沟通的渠道,而这个渠道一旦关闭,就很难再次打开了。

3 帮助他们克服恐惧

有了上面两个步骤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付出一点耐心。

我知道有些爸爸信奉一种“直面恐惧”的方法,比如,怕黑就把孩子一个人关在黑屋里面,怕蜘蛛就抓一只蜘蛛放在他们面前直到他们说不怕才拿走,他们觉得这样做,对于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是一种训练勇气的方式。其实,这种方式,都是我们太着急的结果。给孩子一些时间,给他们一些支持,让他们在我们爱护的环境下,消化恐惧,才是更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方式。

再者,家长永远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有些孩子害怕的东西和家长如出一辙,这很正常,他们会模仿我们的行为方式,他们觉得我们害怕的东西一定很危险。所以,想要让他们更有勇气的方法,也包括我们自己做一个好的榜样。

好了,总之,我们只要坚持一个原则,让他们知道,我们永远都是爱他们的,是理解和支持他们的,这样他们害怕的东西就会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成长,渐渐的消失。

本周有些忙碌,下一期视频将在周六推送,中间会不定期的发一些给家长朋友阅读的文章,我们下期见。更多育儿文章和儿童知识小视频请在公众号搜索永梦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