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还有两个月,汉阳这家26年的老武汉烧烤就要告别

_No.

1124

//

《人生一串》谢幕后,婳姐背起行囊,离汉北上。

或许类似的影片还会出现,但缺少婳姐穿街走巷带我吃“老味道”,估计我还得花很长时间去尝新和磨合。

武汉美食圈很早就有一批像她爱吃爱逛的年轻人,为满足口腹之欲,愿意日夜游走在活色生香的城市。

从童年的六渡桥溜冰场,到民权路小吃、民意大排档、车站路夜市。

从青石桥水水烤虾,到新桥萝卜粉、居仁门鸭子煲、西大街小俩口。

每次阵地的转移和拓展,都凸显她的个人魅力和组织能力,以及超人气小宇宙的发挥。

一直以来,武汉美食的气味浓郁而分散,婳姐这个组织委员的出现,终于将散兵游勇汇成一支精锐部队。

能想象到吗,新桥萝卜粉一晚要卖300多碗,排队两条街;居仁门炸炸店全是精神抖擞的武汉丫头……这都是婳姐的功劳,她开辟武汉美食的热头,迄今为止本人经历过的远不止这些,记忆最深,则要数西大街82号的烤一绝。

西大街82号,一个熟悉而陌生的门牌。

2个月后,将在轰隆的旧城改造浪潮里,和养刁过汉阳吃货的美食小巷告别。

烤一绝是武汉电烤圈最老道的传承者。

三十年前,西大街小巷口,就布局过很多小吃美味。小学旁边的铁板鱿鱼、巷口深处的萝卜牛杂、小俩口碳烤、婆婆藕汤、爹爹红糖蒸糕……

烤一绝也出自这里。

老板忠哥,每天清晨五点准时赶赴西大街菜市场蹲最早一班卖猪肉的嫂子,拿最新鲜的“皮筋子”。

皮筋子区别平常烧烤摊吃的肉筋,是猪护心肉上的外筋,武汉并不多见。要想烤的好吃,一定要焦嫩,采用电烤再适合不过。

份量不多,每天就大几十串,卖完为止。

从食材的选取,到腌制电烤都是动感十足,节奏感强烈。而从烧烤过度到情感,则要从20年前说起,直击内心对旧时光的迷恋。

20年前,武汉吃烧烤已经盛行,大部分还是冥火炭烤,但交通并不像现在发达,住汉阳的吖,想去汉口吃南京路的金孔雀或者凤爪王,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好在电烤不是只有这两家,藏匿西大街的烤一绝,就是电烤。

老板忠哥那会,还很带“杀”。

西大街的小混混都要给忠哥“面子”,他的店门口绝对不会发生“扯皮”,路过的人都要坐在他的店里吃点烧烤,喝点行吟阁。

他家的烧烤最好吃的是什么?

我想,必然绕不开烤鱼块、烤皮筋子、烤肉筋、烤鱼籽、烤鱼尾、烤芋头。有一些限量供应,新鲜货就那么多,卖完就没有。

鱼块主要取材鲩鱼或者草鱼,以鱼尾为主,也有鱼身。鱼尾外焦里嫩,入口时酥脆,咬开皮层,鲜嫩的鱼肉随着裂口溢出汤汁,这种感觉很少能在其它烧烤店吃到。

鱼籽,不腥不腻,虽说胆固醇略高,但偶尔吃下也很有营养。

烤肉筋是进店的必点,早上和皮筋子一同回店的新鲜猪肉筋子,多肥少瘦的配比,古法腌制后,进入电烤箱烤制。

烤制时飘香四溢,入口焦香爽脆,咬一口,肉汁飙出,完全是儿时的感觉。如同猪油渣般的咀嚼感。

闲暇时,忠哥总爱跟人聊起“烧烤文化”。

武汉最早的烧烤是以新疆烧烤为主,90年代初烧烤市场风云变幻,新疆人辗转外地,留下一堆烧烤器具。

武汉人只能自己挑土上阵,炭烤拿捏不好火候,纯靠自己摸索,而武汉最先开始的本土烧烤,其实是电烤。五颜六色的签柄,细细的圆针,串上各种食材,虽然等待的时间略长,但入味三分,唇齿留香。

记得小时候放学路过西大街,忠哥喜欢站在店门口,一脸“痞样”拿着竹扇,穿着大裤衩,白背心,“sa”到拖鞋,一口流利的武汉话吆喝道“放学鸟,过来七烧烤撒!”。

从小吃过来的人都知道,老板喜欢偶尔“开开车”,讲讲黄段子,每每讲到兴起的时候,老板娘总要冲过来吼他两句,他会背着手,悄悄说到“我不是怕老婆,我是爱老婆的!”。

今年年头,忠哥有了退隐江湖的打算。他说年纪越来越大,女儿也不可能接替他的位置继续做烧烤,他希望有个人能传承他的手艺。

我在店里亲自烤了一份皮筋子,一份鱼块端给忠哥,忠哥尝过几口,“嗯,是那个味,年轻人,一代更有一代出,我们这些老杆可以隐退了。”他笑的是那么开心和放心,他知道,他真的可以退出这片烧烤的江湖。

武汉新开的烧烤店,无论电烤、气烤还是炭烤,味道其实难分高下,但回忆的感觉已经慢慢失去……灯红酒绿的西大街,已进入拆迁的上半场,拆迁过后忠哥会搬到哪里?他自己也不知道。

烧烤撒上俗气的孜然佐料,迎接的却是武汉江湖儿女的品尝。生长在这片江湖里二十年往上走的人都知道“忠哥,烤一绝烤坊的老板,一个活在江湖的烧烤手艺人。”

码头城市,江湖气质,勒,才是武汉自己的烧烤。

店名:烤一绝烤坊

坐标:汉阳区西大街82号

推荐:皮筋子、鱼块、鱼籽、鱼尾、烤粉、掌中宝

文 //老夫子

图 // WHat君

用烧烤治愈长假综合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