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自己没有做到,却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不在少数,比如:我当年就是学习成绩不好才中学辍学的,所以现在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好好读书,能够考上大学。做为高知识份子的父母,他们可以理所当然的要求自己的孩子:“不管怎么样也要考一个大学本科,你总不能连我们都比不上吧。

相信,有很多人说:“我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只能希望我的孩子多读点书,帮我争口气了。”

好像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只要教给孩子,他们就一定能够完成似的。这种自己没有做到,却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不在少数,比如:我当年就是学习成绩不好才中学辍学的,所以现在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好好读书,能够考上大学。

有一句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话糙理不糙,很多人都知道读书读得好,有时候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发现自己读书不行,就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一定要读书读出头,却很少人注意到——如果连你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你的孩子一定要做到?

01、《2007-2016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数据:父母学霸,子女不差

早两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那句特别扎心的话: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乍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虽然有点微微惊讶,但细细分析,确实发现很多学霸的父母本身很有可能就受过高等教育,属于高知识份子。

根据《2007-2016年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数据显示,高考状元中,父母本科以上高学历占大多数,高中以下很少。

好吧,或许有人要说,我自己读书都不行,所以我没指望我的孩子做高考状元,但让他考一个大学本科总行吧?

考一个大学本科,难吗?

难。

(1)中考的普高升学率为50%

做为初中生,想要考上普高就必须参加中考,其中只有一半的孩子能够考上普高。只有考上普高,才有资格参加高考,考大学本科。

虽然也有其他途径拿到大学本科学历,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在学生走的高考这条路子。

(2)高考升学率70%

中考已经淘汰了50%,而这部分参加高考,考上大学本科的比例有多大呢?

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高考升学率为70%,而这包括的不仅是考上大学本科的高中生,还包括考上大专的高中生。

仅仅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发现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被淘汰在大学校门以外。做为高知识份子的父母,他们可以理所当然的要求自己的孩子:“不管怎么样也要考一个大学本科,你总不能连我们都比不上吧?”

自己是大学本科毕业,所以他们可以对孩子的最低要求就是——你的学低不能低于你的父母。

而如果是那部分中学辍学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则不一样了,同样是希望孩子考上大学本科,但他们的说法却不一样:“我们是过来人,吃了没学历的亏,所以你一定要考上大学,争口气,不能落得跟我们一样。”

前者是要求不能比自己差,而后者则要求一定要比自己好才行,同样一条基准线,一个已经达到,所以做为底线来要求孩子;一个未曾达到,只能逼着孩子超越自己。相较于不要比自己差,让孩子超越自己更有难度,因为一旦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他们会觉得——我大概是继承了我爸妈不会读书的基因,所以才成绩不好的吧。

02、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给孩子选择老师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学历更高,或者有“名师”美誉的老师,总觉得只要老师越优秀,那么我的孩子就能够受到更好的熏陶,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有的时候,连孩子交了什么样的朋友,是爱读书的,还是不爱读书的,家长也会干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我们都知道老师、朋友对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影响,却常常忽略一个问题——做为父母,我们自己合格吗?

虽然高学历不一定等于高素质、高人才,但比概率上来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高素质、高人才。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会成为孩子的第一个模仿对象,也就是说,孩子会天然的认为——我的父母是什么样子,那么未来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因为父母是高等学历,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会自然而然的要求是高等学历,再怎么也不能比爸妈差了。但如果父母的学历比较低,高中或者高中以下,他们的标准也随之降低——跟父母差不多就行了。

同样是跟父母差不多,前者和后者的区别可就大了,简直是天壤之别。

03、孩子的起跑线,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根据2017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出身“寒门”的状元大都很自信,他们承认“贵门”比普通家庭机会多,但坚信差距通过努力可以弥补。

这种“贵”并不是家里有多少钱,而是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的经济支持、教育环境、父母本身的学历。

相信某一些人可能听说过,某某私立学校在招收新生的时候,不仅要面试学生,同时还要面试家长。为什么连家长都要包含在内?有网友解释:因为高学历父母和全职妈妈通常能够更好的配合教学。

孩子的起跑线,往往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所以一位清华教授对学生说:家庭背景决定了接触资源、学习环境、眼界和见识……

(1)学习方法: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他们掌控更多的学习经验,可以传授给孩子的孩子;(2)自律能力:想要获得一定成功,必须拥有一定的自律能力,能够经过重重考试拿到高等学历,足以证明其父母在自律方面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孩子;(3)教育资源:相同的起跑线,因为对方比你的孩子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那么对方就有可能跑到你的孩子前面;(4)努力程度:努力可以弥补“寒门”与“贵门”之间的差距,但若后者也在努力的话……

做为普通人,我们并不害怕天才,怕的是正在努力的天才。因为前者,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追上去,但想要追上后者却很难——你在前进,他也在前进,只要你迈的步子比他小,你就无法追上他。

那种觉得自己没有指望了,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其实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连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你的孩子去做?

就像那位弱智妈妈冠达露泊·昆塔尼拉一样,她13岁被判定弱智,惨遭学校退学,嫁人生子。她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希望以后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实现她没有实现的愿望。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在她27岁那年,当她的儿子入学的时候,学校再次以“弱智”为由,让她的儿子退学。

校方说:读书这种事儿,努力是没用的,要看遗传!你读书时,智力测试是弱智,被迫休学,对不?现在你的儿子,遗传了你的弱智,也没通过智力测试。昆塔尼拉很伤心:老师,能不能别让我孩子退学,帮帮他吧。校方失笑:别开玩笑啦,快把弱智孩子领走吧。

这位弱智妈妈是怎么做的?她没有再将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她决定用行动告诉她的儿女——即使我是弱智,我也可以读书。

弱智妈妈昆塔尼拉,开始读书。

3年,取得理学学士学位,继而拿下个文学硕士,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会员资格,成为豪斯登大学的教务长助理。获得提名,到全美司法顾问委员会研究所工作,专职给总统做教育咨询。报纸设立了以她为名的奖学金,大学授予她杰出教育家奖。她低调而谦虚,每逢有人问她做什么工作时,她回答:姐姐我弱智,脑子不够用。只能在大学里,教教书、搞搞科研,再就是为总统提供个咨询什么滴。——她的弱智大儿子马里欧,大学毕业后成为内科医生。——弱智二儿子维克多,大学毕业成为律师。女儿玛莎,入读大学法律专业。孩子们说:我们始于弱智,却没有止于弱智,那是因为——妈妈给了我们爱、自信与勇气。妈妈行,我们也可以!“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爱学习,要不然……”真聪明与假聪明有人说:初中生读五年制大专不好,因为它管得不严,那寄成绩单吧做为初中生的你知道吗,这个专业是被幼儿园争抢的“宝藏男孩”自律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里,终点都只有一个:成功“我不是读的料,想……”连弱智都可以读的书,你凭什么辍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