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俄两国媒体报道,中国和俄罗斯将于近期签署联合研发AHL重型直升机合同,计划生产200架AHL重型直升机。AHL重型直升机将由俄罗斯直升机控股公司与中航直升机公司联合研制,预计将弥补中国在重型直升机领域的短板。就相关问题,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了俄罗斯问题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伟。

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研发重型直升机,是看中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实力?中国在这一领域处在什么位置?

王晓伟:美国和俄罗斯在重型直升机领域处于垄断地位,俄罗斯的米-26曾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时立过大功。重型直升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短板,我们的直升机目前起飞重量一般在10吨以下,20吨以上的重型直升机现在还是个空白。

俄罗斯在重型直升机研究方面处在领先地位,米-26的起飞重量和载重量都是全球最大,运输能力甚至相当于美国的C-130运输机。但俄罗斯的问题是资金不足,俄方希望对米-26做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优化发动机。这就促成了中俄在重型直升机方面的合作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米-26的性能达到怎样的水平?

王晓伟:米-26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直升机,起飞重量可达56吨,曾经吊起超过50吨的重型机械,它的实际能力可能超出俄罗斯对外公布的技术参数。可以说是明显优于美国最新式的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

中俄军事合作又放大招!专家:双赢世纪大单

俄罗斯米-26重型直升机

北京日报客户端:重型直升机有哪些重要价值?

王晓伟:重型直升机可以提高前线的运输能力,特别是突击战中可以一次运输一个连的作战兵力,在诸如跨海作战中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在民用方面,重型直升机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由于震后道路堵塞不通,救援车辆无法到达唐家山堰塞湖,这时中国从俄罗斯租来的一架米-26就派上了用场。它出动数十次,将80多辆重型工程机械及车辆运到了施工地点。当时地震灾区一个村庄有230名受灾群众,米-26用了两个架次,就把230人都转移了。面对自然灾害面前,交通被切断,电也不通,重型直升机可以大显身手。

北京日报客户端:本事这么大,造价一定不低。

王晓伟:重型直升机造价比较昂贵。以美国的超级种马为例,它的单价在1.5亿美元到2亿美元之间,起飞重量接近40吨。中俄研制的这一款直升机起飞重量要比米-26小一些,可以降低成本,单机造价应该在1亿美元左右。双方这次准备订200架,合同总金额可能在200亿美元左右,有可能在普京下月访华或中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时正式签署。

虽然重型直升机非常昂贵,但在重大灾害和一些特殊情况下,它又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对重型直升机的需求度是非常高的。

中俄军事合作又放大招!专家:双赢世纪大单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米-26直升机以一刻钟一个来回的速度往返于擂鼓镇与唐家山之间,成为向堰塞湖抢险工地运送重型装备的唯一通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对中俄双方来说,这次合作的意义何在?

王晓伟:此次联合研制,可以解决俄罗斯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弥补我国的相关技术空白,有利于中国迅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重型直升机制造技术,是一个双赢的世纪大单。

北京日报客户端:目前来看,中俄这次合作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王晓伟:据了解,中俄联合研制的这款重型直升机的起飞重量是40吨,与超级种马相当,比米-26小。不过,起飞重量根据双方未来的实际需要也可能增加。对中方来说,目前的关键是要掌握相关技术。

有必要说一下发动机,目前中俄双方存在两种选择,一个是选择米-26的发动机,型号叫D-136,它是一款成熟的发动机,但是型号比较老。这款发动机是苏联时期制造的,动力也最大,但是其实属于乌克兰生产的。

俄罗斯推荐的另一个选择是俄罗斯新研制的PD-12V,这款发动机的性能比米-26现有的发动机更加强悍,可以达到14000马力,比D-136要多出接近30%,但缺点是价格昂贵。中俄在联合制造中可能会先采取这两种发动机都选择使用的办法,从长远看,俄罗斯这款新发动机经过检验如果可靠性过关的话,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中俄军事合作又放大招!专家:双赢世纪大单

3架美国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