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gzNZyIp4R7Gp\" img_width=\"550\" img_height=\"413\" alt=\"我省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破解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gzNaR7wYNm3K\" img_width=\"338\" img_height=\"450\" alt=\"我省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破解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报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县域医共体每天约1800个住院病床,没有一个窗口有排队现象……基本没有逃费现象,外诊率由改革前的42%,降低到2018年年底的不到11%,老百姓满意了,病人留住了。”7月30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息县县委书记金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作为全省28个县(市)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之一的息县,113万老百姓已经享受到“先诊疗,后付费”的模式,在医院“看病不交钱、出门再交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悉,今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列为“2019年推进的重大改革事项”,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列入“2019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要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省卫健委主任阚全程介绍,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县域治理理念,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同时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力举措。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60-70%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的人口多,但资源不足、人才短缺、综合服务能力不强,老百姓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任度不高。解决县域内居民医疗卫生问题,必须做强县级医院、做活乡镇卫生院、做稳村卫生室,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让群众享受更高水准的诊疗服务,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我省28个试点县(市)已全部出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息县、郸城县、长垣县、巩义市、睢县等地推进较快。据郸城县县委书记罗文阁介绍,郸城县已投资9.9亿元,建设县人民医院新区和中医院新区,建强脑卒中、胸痛、肿瘤微创等医疗救治中心, 高标准建设488个村级卫生室,农村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今年1-5月份,县域就诊率达到87.13%,较去年同比上升2.58个百分点。同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基础包”“个性包”两种模式,签约医生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提高了签约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打通了服务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阚全程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力争到2020年底,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 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3645895170135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