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 编辑:万芸速

幸福田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是成都市“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示范项目,核心区面积约1400亩。十年来,当地人的力量和智慧将这个纯农业村落改造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由此探索了一条新村建设道路。

十年前,幸福村地势低洼、产业单一、基建落后,当地人焦虑着:“幸福生活”的路在何方?

幸福田园一期之前,幸福村村委书记郭建平经常到都江堰等其他地方参观学习,与村民们交流着建新村、搞旅游。他们首先理清自身优势,幸福村比邻成温邛高速国色天乡出口和第二绕城高速,交通便利;东靠江安河绿道,以花木种植为主,地理位置与生态产业兼具,可以发展乡村旅游。

2008年,幸福村迎来一个难得的契机,这里被确定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域。所谓土地综合整治,就是把把布局分散、使用效率很低的农民宅基地集中起来统一复耕还田,将农村土地资源转化为农房建设资金,用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幸福村屋舍俨然,村民们比邻而居。

而当时面临的问题可不少,首先是“土地整治建什么?怎么建?”,村民集体参与讨论决定后又需要大量资金实施,“如何找到资金?整理出来的农村土地资源如何转化为资金?”面对这些问题,郭书记回忆说:“一期建设时,其实采用的是企业垫资的方法,在当时,没有哪个私营单位敢来‘接招’,还是在政府的帮助对接下,由国有企业江安公司垫资修建,但这笔账,得由我们自己来还。”

而他们的偿还方式是,农户入股组建幸福田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公司将入股农户手中的宅基地“小证”整体打包,换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大证”,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抵押融资4700万元,对一期垫资进行偿还,并拓展资金获取渠道,开始打造幸福田园二期。

建设幸福田园二期时,共自主筹集到了项目资金1.84亿元,其中农户自筹资金1040万元,集成政府各项涉农资金300余万元,吸引投资商投入1.23亿元。

在成都打造“三城三都”的背景前提下,幸福田园也有了自己更具象的定位——以“音乐艺术”为主题文化产业,将幸福田园打造成音乐艺术特色村落。

“幸福田园”新农村综合体,依托区位和生态优势,在政府引领指导下探索创造出独特的新村建设道路,推进了村民居住方式、就业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幸福田园乐享幸福生活,充分印证了那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