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0fbf86fe-15f3-46b5-8ed1-9df06e208686\"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3\" alt=\"狮子在我国古代并不常见,却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石狮子\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这段话说明,早在上古时期,图腾崇拜在华夏大地已经形成气候,以至于在重大战争中,作战双方为了给自己增加必胜信念,会借助猛兽的力量来为自己的胜利增加砝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99fb753-81e4-4adb-a109-c835596625af\" img_width=\"1022\" img_height=\"559\" alt=\"狮子在我国古代并不常见,却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狮子\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南朝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兼历史学家范晔(398年——445年)在著作《后汉书·西域传》里有这样一句话,是中原关于狮子的最早记录,曰:\u003Cstrong\u003E章帝章和元年(公元前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文·段宏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原始社会时期,世界上几乎每个部落都在不同时间产生过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一种精神信仰,部落全体成员会将一个动物或植物,或者是自然现象,看作跟自己有某种亲缘关系,认定它们是自己的祖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常情况下,越是凶猛和强大的东西,越能得到原始人的崇拜,如,印第安人常常把巨蛇、金雕、大山、雷电作为图腾崇拜。非洲原始部落通常把狮子、鳄鱼、犀牛作为崇拜对象。古罗马人常把狼、鹰作为图腾崇拜。中华先民通常把龙、老虎、麒麟作为崇拜对象。古印度人常把大象、狮子作为崇拜对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道家经典著作《列子》里有一篇文章《列子·黄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u003Cstrong\u003E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0fbf86fe-15f3-46b5-8ed1-9df06e208686\"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3\" alt=\"狮子在我国古代并不常见,却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石狮子\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这段话说明,早在上古时期,图腾崇拜在华夏大地已经形成气候,以至于在重大战争中,作战双方为了给自己增加必胜信念,会借助猛兽的力量来为自己的胜利增加砝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们产生图腾崇拜的因素有三个,一是人们认为它们是部落的保护者,可以给整个部落带来好运和超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是因为这些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本身就是强者,以原始人的能力,想战胜它们十分困难,因为畏惧它们所以崇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是崇拜它们时要举行各种盛大的仪式,人人可以参与进来,有助于增强整个部落的凝聚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华先民的崇拜对象中,除过常见的龙、虎、麒麟、熊、豹等猛兽之外,还有一个猛兽不得不说,那就是狮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起狮子,狮子迷会眉飞色舞,道出许多关于狮子的故事。狮子原产地在非洲大陆,靠近非洲大陆的西亚和南亚也有少量分布,是一种雌雄两态的大型猫科猛兽,拥有“万兽之王”的美誉。雄狮由于脖子上长着一圈鬃毛,更增添了威武、漂亮、霸道的气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90a9277-fbb1-40ed-b950-e6e27c7e0a96\"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724\" alt=\"狮子在我国古代并不常见,却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狮子\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从地理分布来看,我国古代并不产出狮子,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亲眼见过狮子,但狮子在古人生活中,甚至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都十分常见,它常常化身为门神,以威武霸气的姿态蹲坐在大门两侧,忠诚地守护着主人的家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狮子为何能走进华夏民族的生活?这还要从我国古代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观念两个方面说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众所周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朝代,度量衡制度在全国统一推行后,非常有利于各地之间进行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流,致使我国综合国力在秦代时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以往任何朝代都无法跟秦代比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了西汉,朝廷又一次加强中央集权制,综合国力进一步上升,尤其在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时代,英明的汉武大帝通过独尊儒术,币制改革,开疆拓土,开辟丝绸之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等一系列措施,把西汉的综合国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跟西汉并峙的广袤的西域大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36个国家,如,乌孙、龟兹、楼兰、小宛、大宛、安息、大月氏,他们一直跟中原王朝玩着拉锯战的游戏,中原若是国力走向衰弱,他们会冲杀过来把中原扫荡一番,中原若强盛了,他们则乖乖呆在西域,有时担心中原来讨债,甚至会用驼队运送过来许多西域特产,进贡给中原,以示友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7b56cec-c918-448f-81e1-49e1216db315\"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900\" alt=\"狮子在我国古代并不常见,却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张骞出使西域\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汉武大帝时期,中原王朝再次笑傲群雄,国威空前浩大,因此,便有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骞分别于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并在西域各国停留数年,一方面打通了西汉与西亚以及欧洲之间的通商渠道,使汉朝与外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通过西域之行,宣扬了西汉王朝的国威,让世人知道东方有一个国强民富的大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汉在当时是世界的中心,社会各领域的技术都走在世界前列,有足够资本让周边国家对其心悦诚服,从而看作是学习和膜拜的对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类跟动物一样,弱肉强食是本性,强者总是拥有在弱者面前耀武扬威的资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汉综合国力强大后,国强民富,经济繁荣,让西域一个个商人和冒险家趋之若鹜,纷纷踏进中原寻求发财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是在这个时候,西域的特产——狮子,被作为礼品,来到了中原,中原人也第一次见到了这种既威武霸气,又漂亮憨厚的大猫。\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99fb753-81e4-4adb-a109-c835596625af\" img_width=\"1022\" img_height=\"559\" alt=\"狮子在我国古代并不常见,却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狮子\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南朝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兼历史学家范晔(398年——445年)在著作《后汉书·西域传》里有这样一句话,是中原关于狮子的最早记录,曰:\u003Cstrong\u003E章帝章和元年(公元前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么威武霸气的动物,不但身形庞大壮硕,而且吼声如闷雷,穿透力极强,令人不战而栗。西汉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猛兽,在心里自然而然就对它多了几分崇敬和畏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随着对狮子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很快发现,比起以谨慎狐疑为主要性格特征的同类型猛兽老虎,狮子的个性是那样勇猛和憨直,顽强不屈的品质一直在它的血液里涌动,即使面前的困难再大,狮子也会勇往直前,从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而老虎,缺乏应有的冒险精神,虽然凶猛,做事却畏手畏脚,缺少狮子那份势在必得的魄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比起性格多疑谨慎、冥顽不灵的老虎,狮子相对容易驯化,能变成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并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e8005afb-7531-45a2-97bf-2ea5fe108671\"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8\" alt=\"狮子在我国古代并不常见,却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桥头狮\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在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里,狮子的品性如同光明磊落的君子,完胜于老虎,因此,狮子初来乍到中原,其地位很快就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比起长期在人们心目中有神兽之称的老虎,并不差多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丝绸之路”被开通后,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和贸易的往来,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领域的交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教从古印度沿着丝绸之路穿越西域,传播到了长安城,并很快在中原大地扎下了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佛教中,狮子有尊贵、威严、坚强的象征,《地藏经》里有这样一句话:\u003Cstrong\u003E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句话是借助狮子的秉性,来传达修佛的决心,代表佛的修行要勇猛、精进,如同狮子那样,平常都是安稳地待着,不会为了一些小事(诱惑)而动心,但当狮子真正要行动时,它必定是勇猛无畏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情形就如同参禅,心如止水时,定力才足够强大,能把外界干扰一一化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佛教中通常把讲法称作“狮子吼”,是因为佛教认为,狮子吼声穿透力很强,能振聋发聩,能让心中那些邪念瞬间消失,只留下清澈澄明的境界。\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aaba6398-4fef-47c1-9c9f-fbf3cc4fb712\"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3\" alt=\"狮子在我国古代并不常见,却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文殊菩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文殊菩萨的坐骑是一只威武霸气的青色雄狮,平时,青狮静若处子,安静地卧在文殊菩萨的法场门口,守护着这里的安宁。当文殊菩萨要外出时,青狮则会温顺地走过来,匍匐在地,等待菩萨坐上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人们对狮子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时,蓦然发现,狮子不正是具有维持秩序,并能给众生带来安全感的祥瑞之兽吗?因此,经过各方面宣扬,狮子拥有了“瑞兽”的美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有了瑞兽光环,接下来,狮子就该享受人们对它的尊崇和膜拜了。不过,毕竟中原地区不产出狮子,狮子属于珍稀动物,平常很难看到它,人们只能通过其它方式来敬畏狮子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最早把狮子当做圣物和瑞兽的是寺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西汉中后期,佛教已经在国内各大城市落地生根,一些规模宏大的寺院相继建造起来,寺院大门口常常会摆放一对威风凛凛的石雕狮子,一方面为了敬畏狮子,另一方面为了表明僧侣们修佛的决心。\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72cd9963-2f2d-4894-951f-c5ed67245599\"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狮子在我国古代并不常见,却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兽\"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石狮子\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寺院佛门弟子的这种做法直接影响到普通人的审美观,最终促进狮子走向了普通人的生活。起初,一些官府衙门和大户人家开始效仿寺院的做法,把石狮子搬到自家大门口,因为这些人觉得,威武霸气的狮子蹲在大门口,是非常称职的守门神,具有很好的镇宅作用,并且,还具备突出的装饰作用,让家门口多了一道靓丽风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唐代时,我国石刻艺术和佛教文化都得到空前发展,以狮子作为题材的石刻艺术,除过常见的镇宅狮外,还有炕头狮、钱币狮、门墩狮、拴马桩狮,桥头狮,等种类丰富多彩,艺术价值很高的狮子石雕,让人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狮子”的踪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经过唐代数百年间佛教文化与石刻艺术对狮子精神的宣扬,从唐代末期开始,狮子在我国老百姓心目中真正被神化了,并确立了瑞兽、神兽的地位,一直延续到现在。\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28345833557249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