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pniF1GMmPu\" img_width=\"640\" img_height=\"901\"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u003Cp\u003E《浅田弘幸作品集1 莲华》\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浅田最初是拒绝的,但毕竟是从出道以来就一直照顾着自己的编辑,而他也没强行要求浅田去画热血漫画,而是希望浅田能够按照自己的风格来画一部有趣的篮球漫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qDRCl85zXp\"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64\"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u003Cp\u003E《信蜂》集英社Comic文库版第 4 卷封面\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眠兔》的时候,担当编辑也对他说过,“你无论画什么都很奇怪,倒不如试试画画最标准的漫画。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pn68EsRN6p\"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10\"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作者:LIAR\u002FAnitama 封面来源:《信蜂》集英社Comic文库版第2卷封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眠兔》和《莲华》的连载告一段落,到了 1995 年漫画家浅田弘幸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也是他最初的“代表作”——《I’ll~梦幻篮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莲华》是在《月刊少年JUMP》的增刊《JUMP ORIGINAL》上以每年 4 回的节奏连载的作品,而在本刊《月刊少年JUMP》这的新作也正在筹备中,然而当《I’ll》的企划正有个苗头的时候,却被编辑部说到,“现在这时候还在连载这类不起眼的漫画吗?”那时的《月刊少年JUMP》是一部每月发行量超百十万部的主流杂志,从体制上来看,他们所需要的是“大热的作品”,而不是“优秀的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I’ll》一开始也和《极速坏天使》一样,并不是浅田想画的作品。理由很简单,当时正值 NBA 热潮,蹭个热度,因为《灌篮高手》火了,所以编辑就让浅田也去画篮球漫画。明摆着就是告诉浅田,“《莲华》这种不挣钱的原创时代剧已经不需要了,去画一部卖座的漫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pniF1GMmPu\" img_width=\"640\" img_height=\"901\"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u003Cp\u003E《浅田弘幸作品集1 莲华》\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浅田最初是拒绝的,但毕竟是从出道以来就一直照顾着自己的编辑,而他也没强行要求浅田去画热血漫画,而是希望浅田能够按照自己的风格来画一部有趣的篮球漫画。这让浅田陷入了沉思,“要怎样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篮球漫画呢?”逐渐,浅田找到了突破口,如果不是以比赛和特训为主的体育漫画,而是以日常生活的描写居多,将重心放在社团活动的青春群像剧,那就画得出来,浅田这才有了想要下笔的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描绘出青春期少年们的心灵归宿,就需要有个现实的舞台作为基盘,于是浅田便将故事设定在现实中神奈川县的国府津。这里也是《I’ll》的灵魂所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浅田虽然喜欢群像剧,在当时的少年杂志中却很难行得通。“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人最终聚在一起这个过程,不是很让人怦然心动吗?”就像黑泽明的《七武士》那样,最让人兴奋的场面不是最后的战斗,而是当七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在创作《I’ll》时,浅田最初的印象也是一群性格扭曲的少年们,最终朝着篮球这个目标而聚在了一起。\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po98zfLdts\" img_width=\"640\" img_height=\"925\"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u003Cp\u003E《I’ll》集英社Comic文库版第9卷封面\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其实因为与当时的编辑长喜好不和,《I’ll》还险些惨遭“腰斩”。浅田当时问到,“这个杂志还需要我吗?”编辑长只给了个“嗯?”的回答。虽然《I’ll》在《月刊少年JUMP》的连载作品中是属于单行本销量能够卖到第 1、2 位的,但在杂志调查问卷上的排位只能说是勉强能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此,浅田决定背水一战,抱着即使在这完结了也绝不后悔的心情,在合宿篇里让两位主人公进行对决。可庆幸的是,调查问卷的排位上去了,当时的编辑长不久后转到了其他公司,连载也和过去一样正常继续。那会儿角色们的行动已经由不得浅田了,他也希望能把这个故事画到最后。因此到了故事的最高潮,浅田给了主人公立花茜最严酷的试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 2002 年年末和 2003 年春季末,《I’ll》也以《I’ll\u002FCKBC》为题改编为全 2 卷的 OVA 作品。对编辑部来说,动画化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在这气氛上,故事也该改拉下帷幕,为下一部作品做准备。浅田也认可这一决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浅田很久以前就想好了故事的结局。他们将如何跨过这道在同一屋檐下的伙伴们的痛苦。无论发生了什么也绝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浅田也希望每一位看着《I’ll》的读者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poYIrhXO9\" img_width=\"640\" img_height=\"888\"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u003Cp\u003EOVA 《I’ll\u002FCKBC》第 2 卷封面\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2004 年,《I’ll》的连载宣告结束。最终话以“立花他们的青春仍在继续”为《I’ll》画上句号,这句话也同样表达了浅田的漫画家人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了 2006 年,真正意义上让浅田弘幸声名大噪的代表作《信蜂》开始连载。在《信蜂》连载前,杂志整体的销量都开始回落,《月刊少年JUMP》也不例外。包括《I’ll》在内,浅田过去完全没有过让自己的作品带动杂志销量的意识。因此,如果《月刊少年JUMP》还继续让他在那进行下一部作品连载的话,就必须对杂志有所回报,他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念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长年画着少年漫画的他,过去却没有画一部让小朋友也能喜欢的作品,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这时已经快要 40 岁的他,决定回归初心,哪怕这是自己“最后一部少年漫画”,也一定要让它动画化,成为一部家人们在茶余饭后也能够享受的作品。《信蜂》可以说是他唯一一部希望能够“一炮而红”的作品,因此才加入了他非常不拿手的“战斗”。另外,信是最能够表现人们内心的事物,而送信的少年少女也是浅田笔下最为普遍的角色。这样的题材对浅田来说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pp1B0t1wCv\"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719\"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u003Cp\u003E《信蜂》集英社Comic文库版第 1 卷封面\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主人公拉格·辛谷,是一名信蜂,在这人工太阳照射不到的危险地域——“琥珀之地”上,国民把他们的“心”寄托于重要的“信”中,而传递信件就是信蜂的工作。拉格是个活泼开朗的少年,他那直爽的性格和他的努力也吸引了许多的读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当时的少年漫画中,像拉格那样“率真的男孩子”已经不常见了,因此浅田刻意将这最正派的好孩子作为漫画的主人公。在这个时期,浅田深刻感受到其实编辑和读者们更需要的是作品的“毒性”。然而,浅田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希望拉格是个光明磊落、心地善良的角色,一直到最后也不会改变。还有,当时特别是在《月刊少年JUMP》上,开始流行以强势的女孩子作为主人公,这点也是浅田与之反抗的部分。目标是王道漫画,与现实中的各种进行抗争而诞生的漫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qDRCl85zXp\"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64\"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u003Cp\u003E《信蜂》集英社Comic文库版第 4 卷封面\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眠兔》的时候,担当编辑也对他说过,“你无论画什么都很奇怪,倒不如试试画画最标准的漫画。”然而当时还是 20 岁出头的浅田对编辑当时的这句话毫无感触,直到开始连载《信蜂》的时候,他才反复回想起这句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信蜂》第 1 话的连载就在杂志的调查问卷上取得了第 1 位的成绩,这也是浅田第一次取得调查问卷第 1 位,连《I’ll》都没拿过,浅田当时和担当编辑通完电话后,就一个人默默地在作画桌上哭了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发行量上苦战的那会儿,《月刊少年JUMP》上的作品第 1 话如果没进 3 位以内就有可能直接被斩了。原本就抱着要让这部漫画成为大热作品的浅田为这结果感到甚是高兴。“自己终于有希望回报杂志了。”然而已经晚了,没过多久《月刊少年JUMP》就宣布休刊,约半年后,集英社又创办了《月刊少年JUMP》的后继杂志——《JUMP SQ.》,《信蜂》也幸运地搬迁到了《JUMP SQ.》上。很顺利,《信蜂》如浅田当初所预料的最终被改编成 TV 动画,不仅是漫画的忠实读者,也吸引到了一些小学生的目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些年,逐渐与漫画连载有些疏远的浅田表示在《信蜂》的时候仍有未完成的心愿,对少年漫画也还有些留念,不过下一部作品应该不是少年漫画。少年漫画是从自己的脑海中诞生出的,之后必须要成长到几十倍、甚至何百倍。浅田说到,这样的工作强度从年龄上来说已经很难支撑下去了。往后的作品不会是将自己所构思的扩大下去,而是反过来去更加精细地打磨。角色塑造方面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浅田一直希望能让那些没能成为主角的角色们也能受到青睐。就拿《I’ll》的两位主人公来说,其实他们就很没有主人公的特色。拉格身边的信蜂们也是。正因为有他们在,当聚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体现出强大。\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qE47EdbWSu\"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64\"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u003Cp\u003E《信蜂》集英社Comic文库版第 3 卷封面\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在漫画业界摸爬滚打了 30 余年的浅田更多考虑的是更符合现代、更为现实的工作方式,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请几位助手像合宿一样整整一个月拼命工作。对于出版界不济的现在,杂志和单行本等纸上媒体在今后也会逐渐缩小。但还是想要画的时候该如何是好呢?浅田回应到,当下需要摸索的是,比起经济条件上,更应当考虑为了将来自己的表现,现在所能做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习惯用纸上作画的人换成数码设备后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如果能有自己满意的形式,那就必须去发现。浅田现在又是开原画展,又是接手动画的角色原案,又或者自己来制作周边商品,这些与他的漫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同样是“创作表现”。\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kVqEb73rVj8N\" img_width=\"975\" img_height=\"695\" alt=\"生活就是在创作 - 浅田弘幸的漫画家之道(下)\" inline=\"0\"\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 \u003Cp\u003E浅田弘幸担当角色原案的《男子啦啦队!!》应援图\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所以,漫画家在没有漫画连载的时候还是漫画家。即使没有在进行漫画连载,浅田自己一直在想着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事转化为更加美好的事,将眼前的人、建筑、眼里映出的一切在自己的笔下该如何表现,买东西的时候尽量让左手提着重物,不让用来画画的右手感到疲惫……这些早已习以为常。当看到患上了癌症的大林宣彦监督还一如既往地从早到晚都待在拍摄现场那一刻,浅田更加确信“生活就是在创作”。总之,创作不会停息。坚持画自己认为好的事物,创作没有可以抄的近路,自己拨动琴弦比什么都重要,磨练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份技术转换为“表现”,否则谁也不会注意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I’ll》中有句这样的台词,“花ひとつ咲いてねぇ道なんてつまんなくて歩けねーぜ”(一朵花也不开的路也未必太无趣了吧,我才不走这样的路……)浅田认为,坚信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探究自己所认为的开心的事、有趣的事,无论多大年纪也不让步,哪怕被人瞧不起,哪怕不被人放在眼里,也不能看不起自己,总会有想走的路。相信还有想见的、没见过的景色在等着自己。这就是创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5\u003E【参考资料】\u003C\u002Fh5\u003E\u003Cul\u003E \u003Cli\u003E1UP:漫画を描いていない時も漫画家は漫画家(後編)| クリエイターズ・サバイバル アーティストの戦略教科書 第1回 浅田弘幸\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官方网站:http:\u002F\u002Fwww.anitama.c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公众号:Anitama081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文: m.anitama.cn\u002Farticle\u002Faf614cbd643d905f?utm_source=toutiao\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58823257872846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