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惊梦/文

《超凡魔术师》节目播出日程过半,继选拔赛和踢馆赛之后,节目也迎来了国际赛的全新阶段。作为肩负推广魔术影响力的节目,《超凡魔术师》加入国际赛也是意料之中,让观众见证这项无国界的表演艺术的魅力,才能够真正将节目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全民审美和情感共鸣的节目形态;同时,将视线放在更高远的平台,对于播出方而言是意义非凡的,尤其是如今国内卫视普遍都放眼“走出去”的大环境下,以小众细分的领域作为突破口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而国际赛首场即以CSM35城1.07%拿同时段第一的成绩,亦证明了观众对于国际赛的期待。

在国际赛正式揭开谜底之前,有关于竞技规则等内容也有着许多猜测。诚然,“一致对外”的荣誉感和自尊心无疑是调动观众热情的重要手段,但如何提升作为一档魔术竞技节目的观赏性和竞演性,则是《超凡魔术师》这档魔术竞技节目更加需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从节目的竞技规则来看,《超凡魔术师》将规则设计成了“双重竞技”。即在国际赛中,中国之队不再是如同《最强大脑》中类似于车轮大战,每一期挑战一支国家战队,而是将中国战队和其他四支国际战队放在同一期节目之中竞争。这样的赛制形成了更加混乱也更加刺激的竞争关系:四支国际战队首先要互相之间竞争,为自己本国战队争取足够的分数进入最后的总决赛;同时国际战队还要跟中国战队竞争,挑战成功即可以减少中国战队进入总决赛的名额,等于变相削弱中国战队的变阵可能和表演实力。“五国之战”的双重竞争模式,保证了节目从第一个节目开始就事关胜负,客观上杜绝了靠“田忌赛马”式布阵赢取全局胜利,而是需要在每一个节目中都竭尽全力保证舞台的效果。这使得节目在竞技规则上形成了被戏称为“孪生节目”《最强大脑》之间的差异性。

魔术表演的风格化也是《超凡魔术师》国际赛中的一大特点,由于同场竞技的国际魔术师来自于各个魔术强国,如果凸显出各自国家的魔术风格也是具有考验难度。就像之前节目中,带有强烈中国风的魔术表演也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样。让国内电视观众能够领略不同国家魔术表现的风格,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所以在第一场的国际赛中,四支战队的表演风格可谓是呈现出各自国家魔术表演的风格:美国队代表沃特表演的魔术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互动性,这也是他为何需要突进学习简单的中文,并且为沟通设计了不少的道具。有意思的是,他以类似滑稽默剧的诙谐方式,化解了语言沟通这个原本的劣势;德国队的鲁克二重奏,兼具了杂耍和魔术表演两种形式,在现场也引发了包括魔唤师之间,以及中国魔术师之间的观念交锋。其实这也代表了现代魔术发展历史中必然会出现的探讨,尤其是在包括裸眼3D,全息视觉技术等高科技的手段加入之中,如何平衡魔术和其他技术之间的关系,将会是个长久争论下去的话题。日本队的麻友子的表演更加偏视觉化和舞台表演,唯美的舞台背景,萌萌哒魔术师造型以及灵动的手法,也能够在其中窥见日本魔术的表演风格;代表X战队的帕特里克库恩更像是个正统魔术的捍卫者,全过程并没有语言的交流,而完全是靠手法和控场取胜,近景魔术的一招一式干净利落。

毋庸讳言的是,《超凡魔术师》国际赛中也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即语言问题。尤其在现今魔术表演越来越注重现场互动的情况下,语言障碍可能会是制约国际魔术师发挥自身特点的桎梏。像无论是沃特还是帕特里克库恩都在自己的表演结束之后,还与现场的魔唤师发生互动小露一手,自然是非常不错的加分项。尤其对于现在的综艺节目来说,如果嘉宾之间不能形成有趣或者有冲突的互动,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

当然,在没有叨叨魏的叨叨以后,理顺了魔唤师的定位《超凡魔术师》总体呈现出较高的节目品质。而国际赛中几位国际大师的表演,确实也有不少不可思议的地方,也让观众期待在接下来的国际赛中,中国战队和国际战队之间还能碰撞出何种火花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