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学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西瓜皮、橘子皮等垃圾,可以做环保酵素吗?”“过程复杂吗?”7月30日,在许昌市魏都区大同社区,环保志愿者乔军红的环保酵素制作演示刚结束,居民们便纷纷聚拢到她身旁,问东问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像大同社区一样,许昌市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许昌市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无废城市”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许昌市城管局局长刘静介绍,到2019年年底前,许昌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100%,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备达到100%,试点小区群众知晓率、参与率不低于90%,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达到3万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重要一环,许昌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建成投用,年可处理生活垃圾近80万吨,年上网电量1.9亿千瓦时,最大供热能力150吨\u002F小时,为许昌“无废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编辑:刘薇\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961267649590118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