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

關注

“我剛到美國南猶他大學孔子學院的時候,不太適應那裏的生活和工作,每做完一件事,都像在遊戲裏費盡周折終於打通了一關。”漢語教師志願者李璐這樣回顧在美教漢語的最初日子。

換個視角看世界

去年2月,李璐如願成了南猶他大學孔子學院的一名漢語教師志願者,開始了爲期1年的工作。

談到和孔院的緣分,李璐說,在本科階段學習漢語國際教育課程讓她對國際漢語教學工作產生了極大興趣。考上研究生後,李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行動的願望更加強烈。

李璐介紹中國武術

她想,如能實現,不僅可以訓練提高自身教學能力,而且還可感受文化差異,豐富閱歷、增長見識。入學後不久,李璐便在學校國際交流處報名參加了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願者項目。“我想換個角度看看世界。”李璐說。

茫無頭緒到迎難而上

在南猶他大學孔子學院,李璐要兼顧教學和行政兩方面的工作。這些對她來說,在國內可以輕鬆處理的工作,換到陌生的環境裏,就變得困難重重。

李璐坦言:“剛開始處理這些行政工作時,還不習慣當地人的語言表達方式,加之他們說話語速很快,讓我有種每天都在進行英語聽力考試的感覺。”教學工作也讓她初次體驗到老師的辛苦。

李璐展示中國傳統服飾旗袍和漢服

她說:“第一學期負責小學課後班,第二學期增加了社區成人班的授課和針對中文高水平兒童的教學輔導。由於沒有教學經驗,我需要提前反覆試講,並根據此前課程的反饋及時調整課案,這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孔子學院很注重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在工作上我要和學校的國際交流處、當地中小學的中文班和各國留學生溝通交流,合作策劃文化活動,比如中國新年、孔子學院週年晚會、孔子學院日等。”這些曾讓李璐感到不小的壓力。

李璐與中文班學生家長互動

“前任志願者們都很優秀地完成了工作,他們於我而言是榜樣,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我想把這種壓力轉變爲攻克難關的動力。”李璐總結出了一套解決辦法。她認爲心態十分重要,需要平和地去處理各種事務。

李璐展示國畫的繪畫工具——毛筆

“我一開始常常否定自己,覺得再怎麼努力,也不能彌補工作上的缺憾,那時候真的挺難受的。後來,我慢慢地想通了,消極的心理暗示並不能解決問題。”因語言、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帶來的困難需要時間解決,她給自己設定了兩個月的過渡期來融入新環境。

從學生到老師

“小時候,我並不想從事教師這個職業,沒想到高考時陰差陽錯考取了師範專業。”在沒有被選派成爲漢語教師志願者之前,從小乖巧認真的李璐認爲“教學”是一個重在老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單向過程,“老師”與“學生”兩者之間的界限明顯。

成爲孔子學院的教師後,這種觀念發生了改變。“教中文,我有母語優勢,加上受過漢語國際教育的專業訓練,可以擔任起漢語教師的職責。外國學生喜歡錶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在教學方面,他們對我教育方式和備課內容的反饋,也使我受益頗多。”她說。

這種經歷讓李璐對知識的傳授有了更多的思考,認識到教學應該是雙向交流的過程,每個人是老師,也是學生,這兩重身份是平等的,通過交流,雙方都會有所收穫。

李璐與學生合影留念

教師工作讓李璐對學習有了新的感悟。“到美國後,發現有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在那樣的情境下,我的心態發生了改變,我想爲中華文化的傳播做點什麼,還會思考怎樣才能達到一個好的效果。”李璐說。

曾經不喜歡教師職業的李璐,已經將國際漢語教師設定爲自己的職業規劃首選。她說:“這個經歷讓我找到了當教師的樂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南猶他大學孔子學院

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