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

關注

中國書法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族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傳統。

一般說書法分爲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每一大類又可細分。

瞭解區別有助於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深廣內涵。

(一)篆書

篆字分爲大篆、小篆兩種。

1. 大篆

(1)甲骨文

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殷商時期先民們預測兇吉禍福,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刻在龜骨、獸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在歷史上曾經失傳過。直到公元1899年纔在中藥“龍骨”中被學者發現,以後在河南安陽古殷都廢墟中陸續大量發掘出來,共有十多萬片。在四千六百多個甲骨文單字中,已經辨識了一千七百多個。

(2)鐘鼎文

鐘鼎文是在青銅器時代的商周,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爲金文,鍾代表樂器,鼎代表禮器。周宣王時有位姓籀的太史對當時的文字進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鐘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3)石鼓文

石鼓文是戰國時代秦國刻石。石鼓共十個,形似鼓狀,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2. 小篆

早期文字處在初創階段,尤其是甲骨文還不規範,一個字有多種寫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較多,如其中的“馬”字。

秦始皇統一文字後,小篆的寫法就統一了。小篆字的結構成縱勢,布白對稱勻稱,用筆中鋒圓轉,線條粗細變化不大,具有遒勁、圓潤的美,被稱爲玉箸篆,象玉質的筷子。

(二)隸書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爲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峯,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隸書的起源——秦隸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爲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隸書的繁盛——漢隸

西漢初期仍然沿用秦隸的風格,到新莽時期開始產生重大的變化,產生了點畫的波尾的寫法。

隸書的第二次高峯

魏晉以後的書法,草書、行書、楷書迅速形成和發展,隸書雖然沒有被廢棄,但變化不多而出現了一個較長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在碑學復興浪潮中隸書再度受到重視,出現了鄭燮、金農等著名書法家,在繼承漢隸的基礎上加以創新。

隸書的演變——隸變

隸書的演變過程稱爲“隸變”,隸變承前啓後,對草書和楷書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隸書的名詞:古隸、今隸、秦隸、漢隸、佐書、八分、草隸、魏隸。

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

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爲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隸書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漢《張遷碑》《曹全碑》《禮器碑》《史晨前後碑》《乙瑛碑》《石門頌》等。

(三)草書

草書:爲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未,張芝變革“章草”爲“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爲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

草書分爲章草、今草、狂草。

1.章草的代表作有吳皇象《急就章》《文武將隊帖》、晉索靖《月儀帖》

草書是早於楷書的書體,章草始於篆書向隸書演化的過程中,隸書對章草的影響大些,字體具隸書形式,字字區別,不相糾連;所以又把章草稱爲草寫的隸書。

2.今草起於東漢末期,風格多樣,筆勢秀麗,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晉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孫過庭《書譜》等。

今草是從章草繁衍而來的。漢代張芝對創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稱爲“草聖”。

草書筆畫省略,相互縈帶,便於快捷書寫,以符號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規範性,又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是最善表達書者情感的書體。

3.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張旭《古詩四帖》、唐朝懷素《自敘帖》

狂草字的寫法和今草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寫得狂放,連帶、省略更多,最能體現書者狂放的性情。

“破草”是現代書家中最常見的,它的特點是點劃結體,使轉和用筆,多爲從古到今各書家中的結體演變成自己風格,王羲之書體中學一些,王鐸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孫過庭等等歷代名家中取其長處,集自己之品貌,任意發揮,灑脫自如,這種寫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草行”之說,書體中帶有許多楷法,即近於草書的行書。

(四)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是爲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1. 行楷

如:東晉王羲之《蘭亭序》現代見到的王羲之的很多書法碑帖,並不是他的原跡,多是由後人臨摹或集字而成的。王羲之的原跡多數隨葬在唐太宗墓中。

2. 行草

如:晉王獻之《鴨頭丸帖》《中秋帖》、唐顏真卿《祭侄稿帖》,行書是界於楷書和草書之間最適用的一種書體,接近於楷書的稱爲行楷,接近於草書的稱爲行草。行草是王獻之創立的書體,《鴨頭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行書碑帖衆多。

(五)楷書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於東漢。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頫)等。

古人學書法有這一種說法:“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爲法,中楷以歐爲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爲小楷,以鍾王爲法”。然根據多年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初學寫字,不宜先學太大的字,中楷比較適合。

初唐三大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書,都最適宜作中楷的臨摹範本。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鍾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

小楷字帖甚多,傳世的墨拓中,要以晉唐小楷的聲名最爲顯赫。

大楷:一般情況下,人們把一寸以上、數寸以下見方的真書稱爲大楷。較此更大的真書大字被稱爲“榜書”、“擘窠書”。

楷書是最晚形成的字體,始於漢末。

魏碑和《爨寶子碑》《爨龍顏碑》都屬早期的楷書,以方筆爲主,開雄強古樸之風。

楷書到晉代就完美了。唐朝將楷書規範化,唐楷法度嚴謹,結字端莊。端莊並非橫平豎直的呆板,細心的欣賞者可以看到書者微妙而又協調的變化。

來源:唐詩宋詞元曲

精彩鏈接:

稿

相關文章